寫作方法|寫作立意,與其面面俱到,不如化大爲小

作文立意時,可以表述觀點,可以歌頌讚美,可以宣傳贊揚,可以揭露批判。但以下三點要注意:

寫作方法|寫作立意,與其面面俱到,不如化大為小

1、要善於“化大為小”

近幾年中考作文的開放性質,使有的同學“天馬行空”,有的同學又“無從下手”。前者在一個話題中信手走筆,穿梭於幾個子話題中,什麼都寫了,什麼都不可能寫好、寫細;後者卻只能望題興嘆。為此我們必須樹立“化大為小”的意識,要善於在一個大的、寬泛的範圍內,“擇其一點,不及其餘”,也就是隻寫“大範圍”中的“某一方面”,給自己提供了一個充分發揮、具體表現的好舞臺,這樣才能在600字左右的篇幅內寫出立意鮮明集中、內容具體充實的好文章。如面對話題“熱”,如果力求面面俱到,顯然不行。自有擇其一來談,作文才能寫細、寫透,從而達到“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的效果。

寫作方法|寫作立意,與其面面俱到,不如化大為小

2、要善於“以小見大”

這一點其實是對“化大為小”的進一步要求,即從小處著筆,而從大處著意,從小的方面表現深刻的主題。這樣才能避免就事論事,原地打轉。這就要求我們在選擇“小的方面”的時候,注意所選方面的“現實性、針對性、典型性”,注意從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典型而有意義的材料,同時多在行文結尾處由此及彼、以點帶面、因事見理、見微知著,從而使主題得到昇華和深化。

寫作方法|寫作立意,與其面面俱到,不如化大為小

3、要善於“獨闢蹊徑”

在立意角度上,考生多以現實中的人和事為切入口,多著眼於材料的整體或佈局,思維品質的靈活性和廣闊性體現不夠,如能變換視角,或以物喻人、託物言志,或故事新編、借古諷今,或老話重談而逆向立意,或著眼於材料的局部與起因等等,多角度思考,想人所未想、“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未言”、“論人之所欲論,論人之所未論”,力求立意創新,習作便會因個性鮮明而令讀者耳目一新。文學史上有許多求異創新的成功範例。

【例如】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就是“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寫成的名篇。一樣的詠梅,兩者迥然不同。陸游筆下的梅花,處境偏僻,心情寂寞,飽受風吹雨打,極度消極孤苦,然而互相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目空一切,孤芳自賞;而毛澤東筆下的梅花,不怕狂風暴雨飛雪,敢於傲雪開放,並且昂然向上,向百花報春,充滿了樂觀主義精神。因此,我們要培養學生辯證求異正反說理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