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晶片和作業系統就這麼難研發媽?

國產芯片和操作系統就這麼難研發媽?

縱觀世界手機行業,絕大多數的手機廠商都在用高通的芯片,除去蘋果公司用A系列之外,就剩一小部分的聯發科。國內的行情也是如此,品牌的,比如:OPPO、vivo、華為、小米、魅族等等,基本上都是在高通和聯發科之間遊走。

國產芯片和操作系統就這麼難研發媽?

聯發科的芯片雖然在不斷的進步,但總體上是與高通有一定距離的,高端手機的市場基本上屬於高通,蘋果除外,就連有自主研發的華為與小米,也只是極少的使用自己的芯片,華為的麒麟,在產能上也是個問題,別說供應其他廠商,自己都得用高通的驍龍,小米的澎湃就更別說了。

再說操作系統,目前全世界的電腦操作系統基本上被微軟windows壟斷,蘋果os的佔有率並不高,更別說它是基於linux,unix這些系統開發的。而手機平臺基本上是安卓和蘋果的天下,基本上消費者吧賣微軟的賬,安卓瓜分了一半以上的天下。

如果完全獨立自主,中國的手機和電腦基本上是無法生產的,電腦cpu基本上就AMD和英特爾獨霸天下,可能有人會說威勝、龍芯、兆芯,但市場上你見過嗎?還有內存芯片,雖然紫光的內存已經出來了,那可是相差一大截啊?

國產芯片和操作系統就這麼難研發媽?

那麼國產芯片和操作系統就真的那麼難研發嗎?不是的,其實依照中國現在的科技能力,想要研究自己的芯片和操作系統是不難的,那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我們遲遲見不到自主研發的國產芯片和操作系統呢?

首先,要研發一款全新架構的芯片和操作系統,是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投入相當多的資金和人力,然而經過這個過程得來的成果,回報是個未知數,可憐怕本錢都賺不回來,因為芯片和操作系統這兩個傢伙,不是生產出來就能賣錢的,必須要有一系列的生態體系和產業鏈,一整套的支持,軟件的兼容性,等等很多的問題。

因為全世界的人都在用現成的系統,所有的應用軟件都是在Windows平臺編寫的針對Windows的,請問你有新的系統有什麼用?不能安裝現在市面上的所有軟件,誰會用?哪家公司會丟棄一切再來基於你的系統開發軟件?還有所有的硬件廠商,他們會放棄現有的架構來從新基於你的架構研發新產品的機會有多大?

國產芯片和操作系統就這麼難研發媽?

而如今什麼企業都是商業化的,都是以最快盈利為目的,誰會捨得花那麼大的資金、時間、人力去研發一個極具風險的項目。linux一樣。為什麼沒有普及,沒有人願意輕易的去改變已經習慣了的事物。

打個比方就好理解,比如說,現在的建築,基本上用的材料都是鋼筋水泥,混泥土,磚,在建築這個行業已經建立起一系列的配套產業,如果你要來一個顛覆 ,發明一種新的建築,原來所有的這些建築配套材料都不用了,試問能成功嘛?整個建築行業都已經習慣了這麼多年,所有的材料廠家怎麼去轉換?一大堆的問題無法解決,你將很難在建築行業立足。

所以不是國產芯片和操作系統難研發, 而是有沒有必要去研發的問題,當一種技術已經成熟,我們沒有必要再來從頭研究,直接買過了用就得了,省去很多金錢時間,芯片和系統牽涉的是整個的產業鏈,是難以以新替舊的,就好比讓美國個全部吃大米一樣,是不現實的,也是沒必要的。

而今的國人基本上都是金錢價值觀極強的,看看現代人,最關心的是怎樣賺錢,讀藝術學院和電影學院的人多,因為明星賺錢多又來得快,做網絡和遊戲的鋪天蓋地,因為賺錢,而搞科研的人少了,也沒什麼人願意去搞科研,因為耗費時間,投入大,回報慢。

所以真正做技術的公司沒有多少,圖經濟利益的大有人在,只不過是通過美國對中興制裁事件,使得更多人明白了一件事情,完全依賴別人是不行的,哪天失去依賴,所有的一切都將停止,所以像馬雲這樣的企業家也開始了重視這樣的問題。會有更多企業投入到技術研發產業中來。這樣的中國才不會受牽制,不受他國威脅。

國產芯片和操作系統就這麼難研發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