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瑞麗:讓愛滋養每一個孩子

謝瑞莉,駐馬店實驗小學語文教師、河南省骨幹教師、河南省名師、河南省教師教育專家、兒童閱讀推廣人。2015年7月,她被河南省教育廳確定為中原名師培育對象。讓愛惠澤每一個孩子,關注孩子的自然生長、情感體驗、內在幸福,這是謝瑞莉從教18年來孜孜不倦的追求。

謝瑞莉,1983年出生在上蔡縣齊海鄉申趙村一個農民家庭。兩歲時,父母離異,她和姐姐跟隨姑姑生活。謝瑞莉說,她自小性格憂鬱,多愁善感,卻非常熱愛讀書。她從不會要錢去買書,就在課間活動時,趁同學們出去玩耍的間隙,小心翼翼、如飢似渴地捧讀家庭條件好的同學從家裡帶來的書籍。

謝瑞麗:讓愛滋養每一個孩子

初二時,母親的病逝,使本就內向的謝瑞莉意志更加消沉,成績一落千丈。班主任送給她一本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完後,謝瑞莉恍然明白,一個沒有精神的人是沒有希望的!她決心要像保爾那樣,做一隻凌空翱翔的雄鷹,勇敢地朝著既定目標飛去,接受風雨洗禮,絕不言棄。1997年,謝瑞莉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上蔡師範學校。

師範時期,謝瑞莉極其熱衷學習心理學、邏輯學、哲學。無數個夜晚,謝瑞莉一邊秉燈夜讀,一邊寫讀書筆記。她暗下決心,將來要當一名公平公正、普惠眾生的有建樹的老師,讓愛滋養每一個孩子。

2000年8月,謝瑞莉來到上蔡縣第三小學任教。她積極引導學生閱讀,並建立班級圖書角,開展各種閱讀活動,充分調動孩子的閱讀熱情。每天早晨,她都早早來到學校,在黑板上抄寫《論語》、唐詩、宋詞等。幾年下來,學生們積累頗豐、受益匪淺。

謝瑞莉認為,教師要有靜氣,要靜下心來閱讀,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她自取網名為“靜老師”。她在教課之餘大量閱讀教育類的專業書籍,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能量。在大量讀書的同時,她還積極撰寫教學筆記,並致力於讓孩子在習作中說真話、寫真事、抒真情,切實讓“真實性”走進孩子們的作文。

一個好老師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2016年7月,謝瑞莉曾教過的上蔡籍學生賈明麟考入清華大學。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他迫不及待地給謝瑞莉打來報喜電話。他說,雖然謝老師只帶過他一年,但那是他改變最大的一年,從一個調皮、字體較差的孩子成長為一個熱愛閱讀、習作能力較強、字跡工整的少年,為以後的初中、高中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謝瑞莉說,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要想讓教育有生命力,就應因材施教、尊重學生、以學生為本。她把和孩子的相處經歷寫成一篇篇教育札記,其中《來自星星的孩子》被評為駐馬店市優秀教育敘事文,《親歷的美》被評為駐馬店市優秀教學隨筆,《紅領巾道德銀行》、《走過青春那閃亮的日子》兩個教育案例結集出版在《春風化雨》一書中。

謝瑞麗:讓愛滋養每一個孩子

2015年,對於謝瑞莉來說,是其教育職業的一個轉折點。這一年,她被省教育廳確定為中原名師培育對象。同年7月,她以筆試第一名的好成績通過市直教師引進人才考試,被招聘到駐馬店實驗小學。從熟悉的上蔡來到陌生的駐馬店,謝瑞莉依舊受到學生愛戴。精通心理學和邏輯學的謝瑞莉總能將課堂設計得多姿多彩,並賦予學生無窮無盡的想象空間。她創造性地開展了“靜老師邀你來喝下午茶”、“靜老師微課堂”等活動,受到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在謝瑞莉帶的夢想班裡,很多孩子都親切地稱呼她“老師媽媽”,也有孩子喊她“小豬媽媽”,說她像動畫片《小豬佩奇》裡的小豬媽媽一樣,說話永遠都那麼溫柔動聽。光憑聲音和笑容就能俘獲學生的心嗎?回眸謝瑞莉的成長足跡,答案可不是這麼簡單。

作為全市小學語文教育界的領軍人物,謝瑞莉為提高我市小學語文教育素質作出了巨大貢獻。2010年,她被聘為上蔡縣繼續教育培訓講師團成員,為廣大一線教師做崗前培訓和各項專題培訓,同年被評為駐馬店市文明教師。

謝瑞麗:讓愛滋養每一個孩子

18年的教師生涯,謝瑞莉不忘初心,一直堅持用心經營教學,用愛溫暖童心,做孩子學習生活上的良師益友。身為班主任,她每天早上7時出門,在學校的時間經常超過12個小時,晚上下班後還要處理各種事務。作為一個妻子,她有時無暇照顧家庭,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她也渴望多陪陪自己的孩子。每天早上出門前,上幼兒園的兒子總是緊緊摟住她的脖子說:“媽媽,別走,再抱一分鐘,再抱一分鐘……”她是一個時間觀念很強的人,雖然有萬分不捨,但絕不會停下腳步,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我不能遲到,還有幾十個孩子在等著我!”

謝瑞莉一直很喜歡道格拉斯的一句話:如果不能成為山頂的一株松,就做一叢小樹,生長在山谷中,但須是溪邊最好的一小叢。因此,為人師,她拒絕平庸,為人班主任,她選擇用心追求,時刻銘記把愛的陽光雨露灑向每一個孩子,讓自己的課堂像陽光一樣帶給學生們溫暖與希望,願每一位學生能在踏出校門時驕傲地發著光,並擁有持久遠航的能量,也希望這份師生情能在共同經歷中彼此滋養,成就每一個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