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行并序

河东行并序

山西绛县 落笔升蝶

农历丁酉新秋,黄花满地、绕篱飘香之时;白柳横坡、疏林如画之际,偶游盐湖,感我河东大地历史渊源,文化悠久,人才风流,兹作《河东行》一首以记。

河东行并序

千年古称是河东(1),

华夏文明耀长空。

盐邑旧迹明史载(2),

表里山河今犹雄。

己卯仲月名大运(3),

陕豫隔河两岸近。

北依吕梁接平阳(4),

东峙条山临泽郡(5)。

黄河回首向东流,

诚可踏浪向天问。

河东行并序

臧延生 摄

炼石补天(6)济尘寰,

清角一曲(7)去荒蛮。

蚕丝旋绕(8)农桑喜,

百谷丰足(9)稼穑闲。

舜坪(10)躬耕百川汇,

禹门(11)镌迹今犹在。

世纪曙猿(12)乙亥闻,

匼河遗址(13)篝火殆。

古都车厢(14)晋国垣,

昔时曾为故绛根。

周氏(15)遗陶惊世现,

环壕聚落龙山魂。

苍茫大地岁月久,

文化积蕴得积厚。

河东行并序

臧延生 摄

先贤圣德代代传,

蒲东春色年年有。

文公重瞳纳智士,

称霸春秋居中央(16)。

子推割股不言禄,

山中寒食诚可伤(17)。

清谈玄学(18)难再复,

霓裳轻掩马嵬霜(19)。

子安(20)摩诘(21)与之涣(22),

志高才逸诗名扬。

新城魅力(23)影如故,

盐湖(24)落霞染硝露。

东风吹雨洗纤尘,

处处美景引人驻。

普救寺(25)中花易见,

莺莺塔前泪痴流。

鹳雀楼(26)头观天晓,

欲穷千里上层楼。

关圣遗世云中魄,

武庙之祖(27)忠义脉。

更有海鹏(28)驭神舟,

览尽太虚无穷碧。

河东行并序

臧延生 摄

悠久文化自相承,

先辈功业须再兴。

大江东去浪拍岸,

历尽千帆志尤弘。

树高百丈根永系,

我辈英雄岁岁增。

鸿鹄展翅凌风起,

河东故地育龙腾。

河东行并序

注 释

(1)河东,河东地区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上古尧舜禹时代的都城皆在河东。秦汉时的河东郡地,即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

(2)《明史·地理志》中记载,运城在当时称为“司盐城”。

(3)运城,1939年4月置运城,辖安邑、襄陵、汾城、万泉、荣河、临晋、猗氏、曲沃、翼城、解县、虞乡等20县。

(4)平阳,临汾的古称。

(5)泽郡,指晋城,古称泽州。

(6)炼石补天,即女娲补天,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创世女神女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抟土造人,并化生万物,使天地不再沉寂。

(7)清角,曲名,由轩辕黄帝而创,因此引起轩辕蚩尤之战,以轩辕大获全胜、百姓安居乐业告终。

(8)嫘祖,又名累祖。中国远古时期人物。为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她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1926年发现的夏县西阴遗址,其最著名的发掘物是“半个人工切割下来的蚕茧标本”。分析认为,距今约6000年,是家蚕的祖先,以中国养蚕缫丝的历史起源,提供了重要证据。

(9)后稷,姬姓,名弃,天帝之子,据山海经记载实为帝俊之子,按照诗经记载实为天帝之子。母姜嫄,尧舜时期掌管农业之官,周朝始祖。后稷出生于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被称为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神)。

(10)舜王坪,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传说是上古时代舜帝耕作的地方。舜王坪是历山自然保护区的主峰,海拔2358米。

(11)禹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龙门的别称,相传为夏禹所凿。境内有著名的禹门口在山西河津县城西北12公里的黄河峡谷中。禹门原为龙门,据《水经注》载:“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后人怀念禹的功德,称为禹门

(12)世纪曙猿,1994年中美科学家又来到山西省垣曲县考察。在这里,曾发现了中国科学史上第一块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1995年5月,他们在黄河北岸寨里时,发现了众多的世界上最早的具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特征的猿类化石,主要是牙齿化石和颌骨化石,并且命名为“世纪曙猿”。

(13)匼河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又被命名为匼河文化,是旧石器时代的遗址。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现。1960至1980年,先后5次发掘,出土有肿骨鹿、披毛犀、扁角鹿、对丽蚌、德氏水牛、二门马、野猪、师氏剑齿象、东方剑齿象、纳玛象、三趾马等动物化石。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晋文公之父晋献公,于公元前669年定都于绛(今绛县),并历“惠、怀、文、襄、灵、成”八代国君。《史记·晋世家》:“聚,绛县东南城只车厢城”,今绛县仍有“车厢路”以铭记历史。

(15)周家庄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横水镇周家庄、崔村之间。是一处以龙山时代遗存为主(分布面积约450万平方米),兼有仰韶、庙底沟二期、二里头、二里岗、东周等时期遗存的大型遗址。还是一处罕见成人与儿童混杂的大规模墓地。2007年开始发掘,发现的遗存、遗迹有灰坑和墓葬两种。从出土陶器的质地、颜色及形制特征看,具有典型的仰韶庙底沟文化类型的特征。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初步确认是一处龙山文化时期的大型环壕聚落,距今约4300年。根据以往的调查资料,如此大规模的人类聚落,无疑是当时本区域的最高统治中心,是一处“古都”。

(16)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17)介子推,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介休市)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

(18)卫玠,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朝玄学家,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世说新语·文学第四》:卫玠始度江,见王大将军。因夜坐,大将军命谢幼舆。玠见谢,甚说之、都不复顾王,遂达旦微言,王永夕不得豫。玠体素赢,恒为母所禁;尔夕忽极,于此病笃,遂不起。

(19)杨玉环,号太真。姿质丰艳,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霓裳羽衣曲》唐代宫廷著名的舞蹈,传说是唐玄宗李隆基所作,由他宠爱的贵妃杨玉环作舞表演。

(20)子安,即王勃,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代表作有《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1)王摩诘,即王维,出身河东王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其善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22)王之涣,字季凌,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早年由并州(山西太原)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河东十景之鹳雀楼因其诗《登鹳雀楼》被称为北方名楼,可以与江南三大名楼并肩媲美。

(23)运城市,在2004年中央电视台为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而举办的城市形象推广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之一。

(24)运城盐湖,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由于其盐含量类似中东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誉为“中国死海”。地质研究表明,运城盐湖诞生于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时期,约有0.5亿年历史,自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30千米,宽3千米~5千米,湖面海拔324.5米,最深处约6米,总面积132平方千米。

(25)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运城地区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这座塔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中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和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

(26)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

(27)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地处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北靠盐池,面对中条。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总面积22万平方米,共有房舍200多间,分为正庙和结义园两部分,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和武庙,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庙内悬挂有康熙御笔“义炳乾坤”、乾隆钦定“神勇”、咸丰御书“万世人极”、慈禧太后亲书“威灵震叠”等匾额,代表建筑是“春秋楼”。“关公信俗”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公文化节”被评为中国十大人物类节庆活动之一。

(28)景海鹏,山西运城人,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 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获得“英雄航天员”称号。2016年10月17日-2016年11月18日期间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任指令长,获得圆满成功。


河东行并序

落笔升蝶,本名刘莉莉,曾用笔名舞雪,山西绛县人。沉醉阅读,痴迷红楼,愿折一支素梅,燃一瓣心香,奉一杯清茗,以红会友,以文交友,温暖每一颗喜欢文学、喜欢《红楼梦》的心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