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殺開始!三四線樓市再無未來!

這兩天,一則傳聞驚壞了開發商,嚇到了股市。

說是,“棚改”或被全面叫停,也有傳聞稱國開行將收回棚改項目地方審批權。

要知道,棚改以及棚改貨幣化安置,是這一輪房價暴漲的助推器,尤其是對於三四線城市而言,力量更為強大,傳聞著實嚇到了不少人。

對此,國開行昨晚(26日)急忙公開解釋:

  • 最近兩週,國開行才將審批權限收回,主要是出於兩方面的考量:一是,這兩年國開行分行在審批時,違規現象嚴重,國開行總行擔心後期的風險隱患就比較多;第二點是,中央對棚改有一定的看法,棚改的貨幣化推高了房價,中央對這個有一個嚴謹的考量。

該負責人還進一步表示,貨幣化安置已經是推高房地產價格的元兇之一,此後貨幣化安置的比例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按照目前的回應,可以坐實的是:

1、棚改項目審批權上收總行;

2、未來貨幣化安置的比例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資本市場對此早已洞若觀火,地產股已經連續領跌多日,深耕三四線城市的碧桂園尤其受影響,兩日連跌,跌幅超過13.51%,市值減少了465億。

至此,懸在三四線樓市頭頂上的核彈終於炸了!

獵殺開始!請各憑本事,各自逃亡!

棚改是如何成為暴漲主力的?

去年5月在三四線樓市暴漲的時候,本君就寫過一篇《老家的房子,瘋了!》其中對棚改刺激下的房價有過分析:

這個改變民生的棚改計劃是需要很多錢的,這筆巨資要從哪兒來呢?

央行曾經在2014年推出過一個很創新的政策工具叫做PSL(抵押補充貸款),來解決棚改貨幣化安置的資金問題。

這個PSL是個啥?

其實也很簡單,用本君人話來說就是:

央媽先把錢借給地方ZF補償給拆遷戶,ZF把拆遷的地賣給開發商,然後把錢再還給央媽,而拆遷戶就拿著拆遷款去買這些房子,整個就形成了一個資金流的閉環。

也就是說,ZF借錢也得在鄉間地頭把樓房蓋起來,再來些炒房客搞搞氣氛,剛需恐慌的搶一搶,三四線的房價就起來了。

然而,借了錢總要還的,棚改總會完成的,房價漲幅越大,市場風險就越大。

一旦這一循環無法維持,三四線樓市就容易陷入多米諾式危機。

這場轟轟烈烈、針對三四線城市定向放水、把三四線房價推到天花板的全國性運動,在今天,終於碰觸到了它的導火線。

三四線的狂歡快到頭了

必須承認,棚改是民生工程。問題不在於棚改,而在於過多的貨幣化棚改,在於將普通房子搪塞其中的大拆大建。

2018年年初,“棚改大省”山東省的住房城鄉建設會議上就提出了房產新政,提出棚改安置補償鼓勵實物安置,取消貨幣化安置獎勵;而安徽省也開始要求控制貨幣化安置的比例。

拆遷補償從“給錢”到“給房”,本身就是一個暴雷的信號。

隨著眼下國開行對棚改項目審批收緊、監管趨嚴,決策層對地方政府隱性債務擔憂上升。

對棚改安置方式從強調貨幣化重回以實物安置為主,都預示著棚改熱潮已站在了十字路口,三四線樓市的狂歡快到頭了。

狂歡將結束於2020年

按照棚改計劃時間表,全國將在2020年完成這一大工程。

如今全國棚改項目已經完成大半,未來的存量已經沒有多少剩餘,棚改顯然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

眼下,棚改貸款大收縮,已經給三四線城市警示了風險。等到棚改完成之際,那麼風險就會一一釋放。

屆時,基本面一塌糊塗的三四線城市,房價怎麼漲的,很有可能怎麼跌回去。

這個時間點,不會超過2020年。

購房者該何去何從?

在資產配置荒的情況下,從三四線城市逃出的資金肯定有部分流入中心城市,對一二線城市來說則是利好,剛需的看官也不要再等待了。

建議要買房的看官,可以上當地的統計局網站了解你所在地區的人口變化情況。

人口淨流入的城市:會有更多的居住需求,流動性也會比較好,這一點可以參考最近成功搶了50萬人口的西安,房價在2017年也直線漲了74%。

人口淨流出的城市:無論畫多大餅來誘惑人,終究都是一場空,尤其像一些人口流入疲乏的三四線城市,將面臨價格橫盤甚至下跌,有價無市的困局之中。

總的來說,現階段買房,請做好長期接盤的準備,不要老想著升值了就賣。

要知道,買房最大的風險不是崩盤,是政策風險導致的流動性鎖死!

崩盤大不了一起死,政策風險因城施策可是各個擊破,房價雖然沒崩,但你想賣也賣不出去。

買房跟著政策走、跟著權力走、跟著大城市走,這個道理最好記在心裡。

最後說一句: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房子,是藉助房子這個時代——吃好、喝好、玩好,終究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