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建「小網絡」奏響美麗鄉村「協奏曲」

北小營鎮前魯村黨支部堅持黨建領航,不斷完善特色、打造亮點,以大力落實“疏整促”攻堅任務為突破口,著力打造村風正、民風淳、黨建和、幹勁足的特色村莊,助推美麗鄉村建設在村內全面開花。

支部建在網絡上,疏解整治無“盲區”

前魯村黨支部“三級網絡”全覆蓋“疏整促”重點工作。突出支部主體,夯實戰鬥堡壘。支部書記認真對照鎮黨委下發的責任、任務、問題“三張清單”,進一步明晰第一責任人職責,切實擔負起抓黨建、促發展的主體責任;班子成員主動認領“疏整促”工作任務,研究學習相關政策文件,細化具體工作落實方案,形成了層層傳導壓力、層層壓實責任的黨建引領中心工作合力。

基層黨建“小網絡”奏響美麗鄉村“協奏曲”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支部黨員亮身份踐承諾

強化黨員身份,確保服務到位。黨員、村民代表將服務觸角延伸至“最後一公里”。“疏整促”工作落實上,支部將全村688戶分成3個片區,“兩委”班子成員包片,黨員、村民代表包組、包戶,按時按點走訪入戶摸排,詳實記錄“疏整促”工作臺賬。同時,將政策講解、問題收集等責任具體到人、明確時限,確保中心工作責任落實到位。

築牢群眾觀念,實現全民參與。注重著力提高群眾思想認識水平,通過村民代表參與決策、組織群眾觀看專題宣傳片等形式,充分發動廣大群眾主動投身到“疏解整治”工作中來,把村內低端業態“疏解”化被動為主動,為實現村內“品質提升”拓展發展空間、奠定堅實基礎。

美化村莊環境,黨建與鄉村發展“同頻共振”

設崗定責幹實事,黨員率先垂範。在村內設置環境保護崗、環境監督崗,將全村劃分為12個小片區,每2名黨員為一組,對片內衛生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建立環境衛生臺賬。開展黨員志願服務,組織黨員集中對村中亂堆亂放進行清理,共清理堆放點23處,春季栽樹560餘棵、種矮植2000棵、綠化面積達6500平米。

基層黨建“小網絡”奏響美麗鄉村“協奏曲”

黨員志願服務隊清理村內河道垃圾

深入挖掘歷史元素,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通過深入挖掘以農耕文化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推動實現了“前魯鴨場”到“農耕文化園”的華麗轉身。同時,前魯村黨支部積極爭取區鎮支持,新建了村史館和文體活動中心、打造了佔地約250畝的油菜花田等。環境的持續改善為“美麗新村”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基層黨建“小網絡”奏響美麗鄉村“協奏曲”

深挖水稻歷史,開展水稻文化節活動

全力服務百姓,黨建與改善民生“唇齒相依”

美麗鄉村既要美出環境,又要美在人心。建立解決問題臺賬,做到“利民當先”。黨員、村民代表定期走訪入戶,隨時記錄自己聯繫、走訪的村民反映的問題或提出的建議,做到真正把村級事務的各項權利交給群眾,確保村級各項工作合民心、順民意、暢民情,實現黨群幹群一條心。

基層黨建“小網絡”奏響美麗鄉村“協奏曲”

強化文體娛樂,滿足村民精神文明需求

前魯村黨支部黨建領航中心工作呈現出嶄新局面,“疏整促”成效顯著。大街小巷添加了幹部責任區、黨員示範戶的標識,幹部包片、黨員包戶等黨建元素隨處可見,村內各項工作都步入了良性互動的局面。村史館、百畝油菜花、觀賞荷花、水稻插秧等一幅幅美麗的農村生活畫卷改善了村內人居環境,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鄉村振興正在逐漸實現。

基層黨建“小網絡”奏響美麗鄉村“協奏曲”

前魯村黨支部開展水稻插秧體驗活動

基層黨建“小網絡”奏響美麗鄉村“協奏曲”

水稻文化節上宣傳黨建歷史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