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诗词探微:千里天犹寒,但有温如故

小寒诗词探微:千里天犹寒,但有温如故

小寒节气,旧岁近暮,房檐冰凌,数九寒天。在这霜雪交侵的时节,土地冻结,河流冰封,大千世界一片冷寂凄清的景象。

不过,仍有腊梅傲枝留香,亲朋围炉煮雪,凛冬饱含温情暖意。本期节气诗词地图话题,我们来探寻古诗词中关于小寒节气的温暖故人情。

一、围炉对饮诉衷肠

故事要从元和十年(815年)说起,报晓晨鼓敲过,天色未明,大唐宰相武元衡即启门户,赴大明宫上朝,未想刚出靖安坊东门,即被刺客射灭灯笼,遇刺身亡。

在关键时刻,白居易第一个上疏请求严惩凶手,陈词恳切,却被权臣嫉恨,宪宗听信谗言,贬白居易为江州司马。

小寒诗词探微:千里天犹寒,但有温如故

点击图片可放大,制图:曹全康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在江州卧病蛰居的诗人,独对寒风瑟瑟,大雪飘飘的傍晚,耐受冷彻肌肤的凄寒,心中更燃起对洛阳故友刘禹铜(刘十九,刘禹锡的堂兄)的思念。

小寒诗词探微:千里天犹寒,但有温如故

暮色苍茫,家酒新熟、炉火渐暖,待君共饮隆冬时,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却体现着温馨炽热的故人情谊。

二、念君情深长相忆

在洛阳挚友中,最让白乐天心心念念的就是元稹了。

遥想文青时期,他们同在长安城永崇坊的华阳观准备公考,又同榜登科,同殿共事(翰林校书郎),旋又同年直言被贬,诗作同收在《元白长庆集》,二人患难之中相互慰藉,情谊最为深重。

小寒诗词探微:千里天犹寒,但有温如故

小寒诗词探微:千里天犹寒,但有温如故

点击图片可放大,制图:曹全康

元稹刚贬至通州(今四川达川)时,不幸染病在身,后得知白居易被贬的消息,一下子惊坐起来,信笺中流露出患难与共的真情: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小寒诗词探微:千里天犹寒,但有温如故

点击图片可放大,制图:曹全康

元稹写过一组廿四节气诗“专栏”,这里摘选其中的小寒诗如下:

小寒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古乐十二律相对应农历十二个月份,黄钟和大吕分别对应冬月和腊月,所以诗中说“小寒连大吕”。

诗中不惧严冬的乐观热情洋溢,春意萌动的征兆逐渐明显,期待春天的心情更加舒畅。

三、寒雨迷蒙访故知

从地图上看,江州名胜众多,除却浔阳江头的感怀,归去来兮的渊明,梵音缭绕的东林,还有历代文人歌咏无穷的庐山胜境。

在小寒时节,大诗人黄庭坚途经庐山,特意停车,派人去后山寻访故友陈德。

驻舆遣人寻访后山陈德方家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

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後山。

小寒诗词探微:千里天犹寒,但有温如故

点击图片可放大,制图:曹全康

诗人独自立于庐山的前山遥望后山,看着迷蒙烟雨的长江水,远眺白雪皑皑的五老峰,寒冬更加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敬重和思念,尤其温暖肺腑。

四、平生相交似管鲍

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常去吴山之巅有美堂酬唱。

在题咏评诗会中,文学爱好者贾收(字耘老)所作的两首诗深得苏轼青睐。后来在湖州知州孙觉的引荐下,两人有幸相识。

一日苏轼专程拜访贾收,他隐迹在苕溪水阁,望眼清风明月,格外风雅别致。贾收吩咐儿子敬上好茶。东坡一见如故,不免席间贪杯,在竹榻上鼾声大作。

坡翁因而常去光顾,交情甚笃。贾收布衣终老,生活贫困,苏东坡常在物资上给予帮助,还常作书画相赠。

苏轼离开后,贾收特意建造“怀苏亭”纪念,其诗集也定名为《怀苏集》。

小寒诗词探微:千里天犹寒,但有温如故

点击图片可放大,制图:曹全康

苏东坡后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致君尧舜的抱负化成了泡影,就连养家糊口都很困难。

小寒诗词探微:千里天犹寒,但有温如故

点击图片可放大,制图:曹全康

他给秦观的信中写道:

“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省,日用不过百五十,每月朔,取钱四千五百,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此贾耘老法也。”

清远舟中寄耘老(节选)

小寒初渡梅花岭,万壑千岩背人境。

清远聊为泛宅行,一梦分明堕乡井。

在困顿落拓时,相互勉励扶持,才是患难中的温暖真情。用这首东坡寄给贾收的小寒诗,一同凭吊千古友情。

小寒诗词探微:千里天犹寒,但有温如故

去公号“长水河山”,看其他精彩知识地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