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水煎包傳女不傳男,日賣4000月入5萬,食客排長隊致交通堵塞


李新玲今年48歲,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人。“從12歲開始就跟著媽媽賣水煎包,而媽媽的水煎包手藝,也是13歲時跟姥爺學的,姥爺立下了規矩,水煎包手藝,傳女不傳男!我們家的水煎包有百年曆史,姥爺自從小就走街串巷叫賣,趕集趕會,拉車子去賣!”李新玲介紹:“我們店面幾次換地方,但每次顧客都顧客盈門,排長隊,有的等了將近半個多小時。”圖為李新玲緊張地忙碌著,從凌晨4點半起床和麵打餡子,一直忙到天黑。

圖為食客們排長隊等待著水煎包出鍋,人行道和自行車道都站滿了人。“借過借過,讓一下啊!”一位騎電瓶車的人過不去,食客們趕緊讓道。有熟客介紹,只要水煎包店一開門,食客就蜂擁而至,交通經常堵塞。李新玲每天能賣4000多隻,每天賺2000多元,月入近5萬。李新玲介紹,姥爺定下的傳女不傳男的規矩,是為了讓女兒有一門手藝,嫁到婆家不會被輕視和受欺負。

攝影師好奇地問李新玲,生意這麼好,每天至少能賣2000只吧?李新玲笑著說:“不多,大概賣4000多個!5毛錢一個!”李新玲有3個鍋同時出水煎包,聘請的和麵、包水煎包的師傅有4、5個,確保供應充足。圖為白嫩的水煎包,在大火的催烤下,麵粉和鮮肉被炙熟,逼人的水蒸氣裡,麵粉香和肉香撲面而來。


“水煎包關鍵是火候,你看我的水煎包,晶瑩透亮,每一個都帶著嫩嫩的焦!”李新玲裝著剛出鍋的水煎包說。果然李新玲的水煎包賣相很好,水煎包最重要的是水與火的完美結合,大火烤制,其間加水,等水把煎包蒸熟,再加油烤制,每一道工序都嚴格按照火候量身定製,火大了烤焦了,火小了就不熟。長時間的操作,李新玲遊刃有餘。

圖為食客們排著長長的隊伍,靜靜地等待。天氣很炎熱,沒有人轉身離去。由於店面很小,食客們一般都打包帶回去,和家人一起分享,店裡還有亳州特產的辣湯和疙瘩湯、滷雞蛋,每個人3塊錢就足以吃飽,品嚐到百年的手藝。

亳州的老食客,一般都會要求水煎包焊雞蛋,增加營養和口感,這時候李新玲就飛快地打了幾個雞蛋,在水煎包出鍋後,就著鍋底的餘熱,把雞蛋撒了進去。不等雞蛋皮熟透,就把水煎包壓上去,一會兒工夫就可以出鍋了,水煎包的焦香,混合著雞蛋成熟後的糯軟,味道極佳。


圖為一位食客買的水煎包焊雞蛋很多,夠一大家子人吃。黃黃的雞蛋配著白嫩、焦色,食慾大開。

圖為一位食客要了一大盤子水煎包焊雞蛋。李新玲介紹,如果冷了口感就會不佳,拿回家放到平底鍋裡煎一下,效果也不會差。

李新玲起早貪黑忙著做水煎包,已經36年。每天重複著相同的工作,她不煩躁,因為水煎包不僅維持了她們家的生活,創造了財富,而且也提升了她在家庭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傳承了姥爺的百年技藝。

圖為老食客坐在一間屋子的店面裡,耐心地等,外面還排著長長的隊伍。

“不錯,正宗,味道好極了!”年輕人也喝著辣湯品嚐水煎包,直豎大拇指。

不多的空閒裡,李新玲看到食客們狼吞虎嚥,不覺欣慰地笑了起來。你想了解更多亳州百年水煎包信息,請添加微頭條:西楚朗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