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的東西,有多少是值得回憶的呢?

文:古岸雲沙

近來和初中高中的同學聯繫,常常回憶起以前的純真時光,然而這還不到四十,已經靠著回憶來打發時間了,未免太早了一點。

學生時代的東西,有多少是值得回憶的呢?

學生時代的東西,有多少是值得回憶的呢?

記得在上學時,有一個同學,常常喊我小閨女。雖也有十幾年未見過面,電話裡依然喊我小閨女,我說我已經不再是二十年前的那個小閨女了,而是小小閨女的娘了。她發了福,一百四五十斤,是正常年齡階段的發福,容顏卻沒怎麼變化。在我眼中,不變的也許只有幾個時常見面的閨蜜。看著一個人蒼老應該是一件讓人無奈卻安慰的事情。假如一個人,在如花似玉的年齡離開,再回來卻不復舊時容顏,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歲月如此無情,完全體現在這種倏不及防的相遇上。

與老同學小聚,說是小聚,也實在是小,只有我們三個人。曾經年少愛追夢,一心只想往前飛。我們三個人曾是那麼要好,就算放假也要見幾次面,家裡收了瓜果要相互送一下。

後來各自上學,戀愛,結婚,面臨生活不同的境況,掙扎與努力,雖距離很近,卻難得一聚。二十多年,重聚首,難免感慨萬千,一醉方休。

學生時代的東西,有多少是值得回憶的呢?

人這一生最多的也許就是同學。小學的,初中的,高中的,大學的。大家都在路上走。每一個人都在走,走著不同的路。是誰在驅使著你?象一支鞭,抽打在身上,使你不由自主地往前走,不能回頭,也幾乎沒有時間停下來看一看。這就是命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命運。然而途路同歸。這是不諍的事實。

聚會就象命運的小駐,停下來,發一陣感慨,回到自己原有的軌道上,再接著上路。

我們在路上總是寂寞的。永遠在寂寞中奔走。我們需要這種溫暖。

然而在稍事停留的時候,我們還是無意中丟掉了一些朋友,一些同學,失去了聯繫,再不會有機會見面。

有一晚聚會回家,與老公發感慨,他說他的同學已經走了好幾個了。這樣的事情總在發生。我們總以為日子很長,一切記憶都還清晰地停留在昨天。高中時我最好的同學是展,她已經走了差不多二十年了。高中畢業,補習一年,沒有考取,她喝了敵敵畏自殺身亡。她是我高中時期最好的朋友,從高一到高三,我們吃在一起,床對著床,玩一起,每天傍晚一起去野地裡讀書。

學生時代的東西,有多少是值得回憶的呢?

同學很多,然而真正聊在一起,一起相儒以沫地陪伴著走到今天的卻不是太多。

多年來,聯繫最多的還是那幾個貼心的人。

同學每年都有不同範圍的聚會。大範圍有大範圍的熱鬧,小範圍有小範圍的溫暖。

歲月一年年的流失,也許歲月已經打動不了我們的心,能夠打動的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淳厚的情感。

少年時的青澀,成長的煩惱,成長之後的不自在,為生活奔波的無奈,如今更是上有老,下有小,老人一個個身體欠佳,小的一個個有著成長與教育的煩惱,都是心事。有道是煩惱人生,煩惱人生,或許人生就是有許許多多的煩惱組成的,沒有了煩惱,什麼都一帆風順,或許就無聊,甚至失去活著的動力了。雖然,我們一直努力的結果就是要不停地從這些煩惱裡解脫出來。

說到底,煩惱怎麼樣,不煩惱怎麼樣,都是要一口三餐,一天二十四小時,誰也不會比誰多活一分鐘。

所以一直陷在回憶裡,大約是對現實的無奈的逃避。

回憶裡,沒有痛苦,只有歡樂與輕鬆,被歲月過濾了,就有傷痛也淡了,那時候傷筋動骨的傷痛,在現在看來早已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了。

學生時代的東西,有多少是值得回憶的呢?

最多的回憶還是小時候在父母懷裡撒歡的時候,如今父母老的老,走的走,再也不能給自己一個擁抱,一絲溫暖了,他們開始需要我們來溫暖來贍養了。這是回報,也是甜蜜的負擔。就象我們曾經是他們活著的一切希望一樣。大多數中國人,都是在為下一代活著,而很少有人為上一代活著。所謂天倫之樂,是對老年人而言,非對成人而言。

小孩子的快樂與老年人的快樂是對等的。

我很佩服丁克的家庭,並不是為了減除負擔,而是為了更好地負責任,對這個社會,還有自己。在漫長的兩個人的生活中,要克服很多的孤寂,自我奮鬥。其實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只不過更多的人把那份孤獨寄託在了孩子的身上,需要孩子去理解與支撐。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帶來很多負面的對於人生的理解與認知。然而想想,人生有什麼呢?親情,友誼,人世冷暖。就算有傷痛,也是這些關係處理不當帶來的。沒有情動的傷害,無法傷害到你脆弱的心,只能使你變得更加堅強。

那些成長的傷痛,又算得了什麼呢?只是人生的長河裡,一些細微的漣漪罷了。

所以無論是學生時代的回憶,還是家庭生活的回憶,都變的賦予了溫度,有質感,被美化的東西了。愈回憶,愈純淨。

回憶於是成了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還不能言老,雖然我常常陷在回憶裡。

其實日子還只走了不到一半,回憶還早。

學生時代的東西,有多少是值得回憶的呢?

慢慢走,慢慢回味。或許走得越遠體味越深。

這回憶,還只是一個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