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新媒體文章標題

谈新媒体文章标题

手頭有兩本書,分別是《民國語文課》《人生第一課》。

《民國語文課》,顧名思義,就是民國時期,學生們的語文課本文章合集;《人生第一課》,是民國名家回憶自己家庭教育所寫的文章。這兩本書中的文章,如果看作者名字,你一定不陌生。

諸如胡適、林語堂、朱自清、郁達夫、葉聖陶、茅盾、豐子愷、魯迅、錢鍾書、傅斯年、張愛玲、梁啟超、巴金、郭沫若、老舍、沈從文、陶行知、戴望舒、周作人、陸小曼、蔡元培、林徽因、徐志摩、王國維等,都是當時的“大腕”,後人眼中的大師。

這兩本書的文章,從標題來說,最大的特點是短。標題最長的一篇文章,是馬相伯的《我的孩童時代與宇宙觀與家教》,共13個字;標題最短的文章是2個字。兩本書一共121篇文章,我粗略估計了下,標題是2-5個字的文章,起碼佔60%;標題是10字以內的文章,大概佔98%。

這些文章標題是這樣的:

《初戀》——周作人

《蝶戀花》——王國維

《霸王別姬》——張愛玲

《人間四月天》——林徽因

《泰戈爾在我家》——陸小曼

《沒有秋蟲的地方》——葉聖陶

《早年的教育和環境》——陳衡哲

《從我怎樣學國文說起》——朱光潛

而新媒體文章的標題,萬萬不敢如此“節儉”,除非特別牛逼。新媒體文章的標題,大概是這樣的:

娛樂類:《合影殺手某某某,娜扎、熱巴、劉亦菲、范冰冰在她面前都黯然失色!》

社會類:《22歲單身女凌晨回家,電梯一幕讓她尖叫不斷,看監控才知道多可怕!》

文史類:《為什麼三國沒有提及趙雲老婆?這裡面竟然隱藏一個驚天大秘密!》

搞笑類:《當著別人男朋友的面做這種羞羞事!小姐姐的騷操作,我要笑死了,哈哈》

財經類:《喜大奔普!沒房子的人要偷著樂了!剛剛,國家突然發佈!》

遊戲類:《宅男福利!王者榮耀這四個大胸妹竟然可以這麼玩,王昭君簡直6翻了!》

時政類:《重大變化!特朗普突然會見他,釋放出三個信號,每一個都意味深長!》

育兒類:《婆婆給孩子吃了一個東西,30分鐘後,兒媳瘋了,婆婆痛哭!》

養生類:《這5中蔬菜不要再吃,已經有10萬人中招,火速轉發!》

超長型標題:《他好色、酗酒、喜歡爆粗口,還喜歡幹架,還曾經讓金庸佩服過!你肯定不知道他是誰,但是知道後你肯定要跪下膜拜,今天,我們都要銘記他》;

半吊子標題:《這3個新規定將影響所有南京人,第一個是……》

有沒有發現有趣的細節?

傳統媒體文章的標題中,幾乎沒有標點符號,頂多也就是逗號、冒號或者引號,語氣平淡;而新媒體文章則會盡可能的用問號和感嘆號,即便沒有感嘆號或問號,也是感嘆或者疑問的語氣。

以經典書籍中或者名家筆下的文章標題與新媒體文章的標題作對比,或許不是很公平,但也足以看得出,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文章區別。

簡言之,一個在意的是標題;一個注重的是文章。心思都花在標題上的文章,註定成為不了經典。

不信你可以問問自己:還記得一週前,朋友圈裡出現過哪些爆文嗎?恐怕標題你都不記得了!更不要說一月、一年甚至更早了,而民國時期的文章,至少也有幾十年了,至今仍然流傳。

其實,如果把民國名篇改成新媒體式標題,應該很有趣。

《雨巷》改之後:

《一個死肥宅的意淫:雨天偶遇旗袍大長腿小姐姐,還要像這種花?》

《狂人日記》改之後:

《水太深!發現吃人秘密的他,卻被判定為精神病?網友已經吵翻了》

《背影》改之後:

《送兒子去火車站,父親一個舉動,兒子頓時淚流滿面!有爸爸就轉發!》

為了讓自己的文章經典永流傳,我決定做出改變,文章不再起“新媒體式”標題,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