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凉,避暑胜地

夏日清凉,避暑胜地

寻一处幽凉避暑之地,拍一番秀美风光和人文古迹,想必是很多摄影人在炎炎夏日的愿望。庆幸的是,我国幅员辽阔、景观多样,即使在酷热难耐的夏天,也有许多温度舒适、环境良好,同时又有丰富精彩的内容可拍的景区景点,足以让摄影人兼顾避暑与拍摄,让夏日行摄之旅变得充实而舒适。

无论是拍山拍水,还是聚焦人文古迹,拍摄无定法,用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呈现画面就是最好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避暑地游人较多,如何将游人不喧宾夺主地巧妙安排进画面,让人物成为画面的点睛之笔,还需摄影人在按下快门前仔细琢磨。——本文选自中国摄影报2018年第48期11版

夏日清凉,避暑胜地

磐安:奇峰飞瀑灵江源

夏日清凉,避暑胜地

灵江源高空玻璃桥 傅军良 摄

都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位于浙江省磐安县盘峰乡马家坑村的灵江源森林公园,就是这样一个好山好水的所在。

灵江源森林公园被称为“森林氧吧”,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由于森林的光合作用,氧气源源不断地被释放出来,所以空气中负离子含量特别高。夏日来此避暑不仅可以放松身心,更有益健康。

远离闹区,森林茂密,沟涧遍布,所以这里的山谷犹如世外桃源般幽静,偶尔几声鸟叫,更显“鸟鸣山更幽”的意境。经过一块酷似指路仙人的岩石和几个古代窑址,就到了神龟瀑。再往上走,就到了七折瀑,此瀑布辗转七折,故名七折瀑。此处有个特色体验就是爬瀑,穿上特制的草鞋,抓住悬崖上的铁链,溯溪而上,刺激又清凉。七折瀑尽头,泉水层层叠叠,分为三个阶梯奔流而下,名为“三叠泉”,也叫“三叠瀑”。瀑布宽宽的,就像是垂下的窗帘一样。再往上走,就到了灵江源第一大瀑布——飞龙瀑。这道瀑布藏在仙源谷的深处,崖高水急,水流一泻而下,形如飞腾出海的蛟龙,故名“飞龙瀑”。

灵江源的崖壁陡峭险中有奇,但最令人惊叹的还是有一棵从崖壁中直接长出来的树。树身与岩壁一相触,就借力岩石,攀岩而上,形成树抱石的奇观,展现了“山容万物,坚如磐石”的磐安精神。后来经植物学家鉴定,这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因首先发现于灵江源景区,故命名为“浙江大果朴”。景区将这棵顽强的大树取名为“生命树”,视为镇园之宝。

灵江源高空玻璃桥桥面全长365米。长度与拥有多项“世界第一”的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相比,仅差了10米,为“华东第一高空玻璃桥”。桥面距谷底相对高度约189米,桥由98块全透明玻璃铺设,每块玻璃长3.5米、宽2.8米、面积将近9平方米,“隐形”于山水天际之中,两侧与悬崖连接,且中间没有支撑,人在桥上,桥在景中,站在桥上如同悬空于万丈深渊之上,十分惊险刺激。远观蔚为壮观的风车阵耸立在四周山巅,上接万仞云空,下连千里山海,组合成一条壮丽的风景线。▣傅军良

罗平:那色峰海“甲天下”

夏日清凉,避暑胜地

壮观的那色峰海 毛虹 摄

炎炎夏日,我来到云南省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那色峰海的大补懂村,清晨早起就爬上村后的观景台。放眼望去,山峦叠翠,莽莽苍苍,空气清新悠然。百鸟鸣唱,成群野猴上蹿下跳。忽然间,云雾缭绕,仙气飘缈,一会儿笼罩在山头,恰似戴在少女头上洁白的纱帽,一会儿缠绕在山腰,又似系在山间的一条条玉带。恍惚间,你会觉得这一切宛如《西游记》里神仙逍遥的仙境一般。

那色峰海海拔达1500米,这个海拔高度是世界公认最适宜人类居住的。这里冬暖夏凉,全年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夏天是雨季,但这里的雨不会没完没了地下个不停,通常是阵雨,对出行没有太大的影响。对游客来说,雨后能享受更宜人的气温,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欣赏到更纯净的美景,因此成为有名的避暑胜地。

大补懂村地处罗平喀斯特峰林的核心地区,是峰林最为集中的地方,堪称“世界喀斯特峰林博物馆”。这里层峦叠嶂,峰林如海,奇峰呈潮,其山峰呈塔形、尖锥形、浑圆形,层层展布,峰高十数米到百余米,奇突挺拔,千姿百态,被当地彝族人称为“那色峰海”,意为天下最美峰林、世界山峰之都。

那色峰海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65%。这里山清水秀,古树参天。大补懂村旁的野猴谷内,生活着2000多只野生猕猴,游客经常能在村旁的山上遇到猴子。谷底的黄泥河流经野猴谷遇阻,巨大的岩石经过千百年的冲刷,被自然雕琢成一件件艺术品。石头或大或小,奇形怪状,有的如同马蹄印,有的如同水缸,十分壮观。枯水季节,河床上的一潭潭清水星罗棋布,碧绿如玉,散落在谷内,是徒步爱好者最爱光顾的地方。

夏日清凉,避暑胜地

那色大补懂村 毛虹 摄

大补懂村是彝族文化发祥地之一。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彝文历算书籍《玄通大书》是一部研究彝族文化的重要彝文典籍,在全国尚属罕见。村后山崖上的古彝文石刻,已经无法追溯其久远的历史。这里的彝族群众居住的房屋民族元素浓厚,墙面、房檐上雕饰了多个彝族图腾吉祥物,寓意深刻。彝族群众热情好客,常会自发组织篝火晚会接待来客。村里还有不少特色美食:纯天然的土鸡醇香味正,是游客的最爱;豆腐是采用村民们自己种的黄豆为原料,石磨手工磨制而成;小黑药、刺包头、老哇花、罗鬼菜、棠梨花、苦刺花等野菜,只有到这里才能品尝。

摄影、观光、徒步、骑行、露营……到那色峰海避暑,度过一个凉爽愉快的夏天。▣毛虹

永春:牛姆归来不看林

夏日清凉,避暑胜地

牛姆林山林云海 刘俊华 摄

“海上蓬莱岛,人间桃花源,山中牛姆林,快活胜神仙。”诗作所赞美的牛姆林,位于福建省永春县下洋镇境内,距县城约70公里。据《永春州志》记载:牛姆林“势若牛姆,孕崽怀宝,树木苍翠,石皆灵秀,因而得名。”1958年,它被划为森林禁伐区,1984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规划建设生态旅游区,面积约1000公顷,是闽南地区保留最完好、最具特色的一处原始森林地带,有“牛姆林归来不看林”之说。

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夏季月平均气温25-28摄氏度。地势自东南偏西北逐渐倾斜,山脊呈长条状脊梁高地,梁顶形成和缓起伏的丘鞍相间地形。境内主要有溪塔溪、浪溪两溪,汇合注入晋江西溪支流。整个景区常年云雾缭绕,堪与庐山媲美。尤其是在盛夏时节,双脚一迈入景区大门,一股沁人心脾的凉爽清风迎面扑来。扎堆的古松、成片的翠竹、蜿蜒的小道、清澈的溪流、多姿的彩蝶、灵性的猴子,无不吸引着游客的眼球,让人情不自禁地敞开胸襟拥抱绿色,放飞心情回归自然。

牛姆林被称为“自然博物馆”,缘于景区内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内有维管束植物214科717属1800多种,其中有钟萼木、红豆杉、水松等一级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二级类30多种,三级类60多种,其中百日青、青钱柳、深山含笑、黄檀被列为全省珍贵树种;区内野生脊椎动物57科99属400多种,其中蟒蛇、穿山甲、苏门羚、大灵猫、小灵猫等11种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另有野生蝶类73种,其中金斑喙凤蝶属国家一级保护。

夏日清凉,避暑胜地

畅游牛姆林 刘俊华 摄

历史上,许多文人都曾赞美牛姆林。宋朝永春籍进士陈知柔诗云:“山前水落石岩出,海上潮来秋渚平。”明朝泉州籍陈绍功写:“霜后绿筠仍旧色,云中金磬出新声”,都是描写牛姆林的旖旎风光。朱熹出任同安主簿时,与挚友陈知柔同游牛姆林,称赞这里是“海涛天风”。历代文人墨客还巧设了“牛姆凌霄、水松引鹤、红豆折桂、修竹滴翠、南园杜鹃、素兰出圃、平盘芳草、鸟道迎云、竹坞流泉、灵猫拜月”等十景,为景区增添了无穷魅力。

春天那郁郁葱葱的林木和漫山遍野的花朵,夏日那跃出山巅的日出和映红天际的晚霞,清秋那挂满枝头的野果和攀援跳跃的灵猴,冬时那散落满地的红叶和凝结枝丫的冰凌,都将挤进你的镜头,让你流连忘返。你还可以入住景区若干时日,遇晴日赶早登临山巅,架设脚架拍摄远山处蓬勃日出,遇雨天次日晨拍云雾缭绕的牛姆林晨韵,白天于古松林海里用广角镜头仰拍放射状的光影,山间小道旁边追拍翩翩起舞的飞蝶,日落时分择一高处拍摄景区蓝调,或者入夜之后选个没有光污染之处遥拍星空星轨,感受无限惊奇,留下无限收获。▣ 刘俊华

凤凰:苗族风情醉游人

夏日清凉,避暑胜地

古城游船 汤铸维 摄

如果在湖南湘西地区选择一处夏日避暑纳凉的好地方,非凤凰县莫属。这个美丽的小城拥有早已名声在外的凤凰古城,以及众多自然景观秀美和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的村寨,是摄影人拍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绝佳之地。

夏日的凤凰古城被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怀抱,青翠欲滴。沱江水绕城而过,清澈碧绿,给古城披上一层清凉的薄雾。人们光着脚在河边水里蹚水纳凉,成了夏日最美的风景。古城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纷至沓来,特别是暑期旅游旺季,更是避暑纳凉、体验凤凰魅力的最佳时节。穿行其间,不仅可以欣赏古城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还可以体验古村落的苗族风情。

夏日清凉,避暑胜地

苗寨风情 卢惠云 摄

老家寨位于凤凰县山江镇,距古城2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寨子坐落在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良好的栖凤坡下,四周青山环绕,倒映在如镜的湖面。按照八卦图式建成的寨子布局精巧,寨内清一色的青瓦古墙,曲径通幽。传说此地为神鸟凤凰栖身之地、凤凰女诞生之处,也是苗家青年男女寻找真爱的胜地。

尖朵朵瀑布位于凤凰县柳薄乡禾排村北部,瀑高236米,是中国落差最大的瀑布之一,被列入湖南最美十大瀑布。瀑布处于群山环绕中,峡谷内重峦叠嶂,沟谷纵横,飞瀑悬泉,飞珠溅玉,蔚为壮观。周边林竹葱茏,云雾变幻,犹如仙境,是一个负氧离子天然氧吧。每到春夏多水时节,这条从悬崖上凌空飞泻的瀑布吞云吐雾、声若巨雷,像一条巨龙自半峰的洞心狂啸而下。在秋冬少水时节,高空落下的瀑布就像轻纱拂面,温柔秀雅,朦胧飘逸,别有一番风情。

腊尔山镇是苗族聚居的乡镇,是乾嘉苗民起义的策源地和主战场。骆驼山村距离腊尔山约1公里,途中要经过“天下第一石桥”乌巢河大桥,桥东是大马山,桥西就是骆驼山村,因山貌似骆驼而得名。小山村只有40余户人家,大部分房屋仍是土坯石砌建成的外墙,竹木结构沿山势而立。户户相连,面向溪流,掩映在树丛里。骆驼山村是湘西典型的苗家古村落原始面貌。

漫步在千年的古城里,徜徉在古朴苗寨里,或者穿行在溪水飞瀑间,呼吸着苗岭新鲜空气,感受那份清凉,让人沉醉流连,不忍离去。▣ 张寒烟

南靖:源远流长云水谣

夏日清凉,避暑胜地

悠悠云水谣 郭建生 摄

闻名遐迩的避暑胜地——云水谣景区,位于福建省南靖县境内,原名“长教”,因电影《云水谣》在此取景拍摄而得今名。当地政府巧借《云水谣》之盛名,将穿越村中的一条10余里长的古道,用鹅卵石重新修复,并命名为“云水谣古栈道”。

《云水谣》是根据作家张克辉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寻找》改编而成的爱情片,讲述了一段跨越海峡、历经60载时代动荡的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故事。许多人因为看了这部电影而记住了这个地方,但是对于这个古镇的历史可能知之不多。其实,这里不仅是一处风景秀丽的避暑胜地,而且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贵楼、怀远楼,还有百年老街、千年古道,更有福建省内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古榕树群。树群分布于溪岸旁,犹以13棵百年以上的古榕最为壮观。而那条千年古道,据考证是长汀府(今福建省龙岩市)通往漳州府(今漳州市)的必经之路。

夏日清凉,避暑胜地

远眺云水谣 郭建生 摄

据史料记载,这里的土楼是从元朝中期就开始建造的。目前保存完好的有53座。除了堪称“天下第一奇”的和贵楼,以及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土楼——怀远楼之外,还有吊脚楼、竹竿楼、府第式土楼等,可谓形态各异、不拘一格。

云水谣古镇还是闽南闻名的侨乡。简氏族人从第四世(明宣德年间)至十六世陆续向外迁移,大多是到台湾和东南亚一带谋生。目前,祖籍长教的台湾同胞就有20多万人,每年都有许多人回乡寻根谒祖。景区内的一些客栈就设在土楼里,还有些客栈提取土楼和《云水谣》的各种元素来改造居住环境,让台胞和游客零距离地感受古镇的魅力。

如果说白天的云水谣展现更多的是古朴端庄,夜晚的云水谣则让人领略了时尚芳姿。每当夜幕降临之后,古榕树群旁的桥下广场,不时有游客参与燃放五光十色的烟花,给人一种过节的感觉。

尽管每个时节都适宜来云水谣行摄,但夏季前往你将收获更多的美景。即使遇上雷阵雨天气,也是不错的拍摄时机,说不定还能拍摄到雨后那低垂在古道、溪岸的彩虹呢。若是晴天,在日出或日落的一个恰当时分,你可择一高点架设脚架,以景区里的土楼为前景,将层峦叠嶂的远山纳入镜头之中。假如运气好的话,你或许还能将那些在夜空中轻盈飞舞、忽明忽暗的萤火虫一并摄入镜头,把天空中的星星缓慢行走的轨迹和地面上的萤火虫飘忽徐飞的痕迹相互交融,增添有趣元素。▣郭建生

辉腾锡勒:草原漫漫觅清凉

夏日清凉,避暑胜地

辉腾锡勒风光 陈峰 摄

辉腾锡勒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中旗中南部、阴山北麓,属于世界上稀有的高山草甸草原、鲜花草原,且保存非常完好,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内蒙古大草原。辉腾锡勒草原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平均最高温度为18℃,是绝佳的避暑圣地。每年5月至9月,这里鲜花遍地,成为花的海洋。

夏日的辉腾锡勒草原弥漫着花草清香。当你静静躺在蓝天白云之下、秀美的草原之上,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一切都那么美好。耳畔传来悠扬的马头琴声,犹如天籁,心头的烦躁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天然湖泊点缀在碧绿的辉腾锡勒草原上,既有牧区苍茫雄浑的格调,又有水乡明媚清秀的色彩。当地流传着九十九泉的传说,天旱湖水不减不降,天涝湖水不增不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九十九泉像母亲的奶汁喂养滋润着辉腾锡勒的生灵万物。

夏日清凉,避暑胜地

夕照辉腾锡勒 陈峰 摄

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拍摄骑马、乘驼、射箭、射击,还可以参观蒙古式摔跤,登敖包山,到牧民家做客,品尝民族风味的奶食和奶茶,吃手把羊肉,观赏日夜草原美景,感受草原游牧民族的豪迈,甚至参与隆重的“祭敖包”仪式。立足敖包,或许会偶遇《敖包相会》中的恋情,发现游牧民族的生活历程。夜宿蒙古包,侧耳倾听阵阵牧歌,抬头试数点点繁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辉腾锡勒是建设风电厂最理想的场所,众多巨型风力发电车矗立在无垠的草原之上,与日出日落一起,形成一幅壮丽的美景。▣ 陈峰

夏日清凉,避暑胜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