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5千萬建造的「天下第一門」 高達50米 創多項世界之最!


素有“華夏第一都”之稱的山西省臨汾市,是上古賢君堯的都城,4000多年前堯定都平陽,劃定九州,形成了中國最早的格局。當地為紀念堯的功績,耗資5千萬元修建了一座高達50米的華門,象徵中華民族的文明之門由堯舜開啟。

華門建成於2005年,總佔地150畝,由基座、主門及門樓三部分構成,是全國唯一以門為主題的旅遊景區,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門建築,比之前世界上最高的法國巴黎凱旋門還要高0.4米,堪稱“天下第一門”。

臨汾人說:“不看凱旋門等於沒去法國,在中國不登臨華門也將是一大遺憾。”登上華門的臺階,正前方一道長達25米的瀑布牆順流而下,象徵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高懸而下,華夏文明由此淵源。

華門大廳內,八根高達14米的青銅龍柱頂天立地、氣勢雄渾,為目前全國最高的龍柱。值得一提的是,龍柱上的盤龍造型是根據4700多年前臨汾陶寺出土的陶製龍盤上的中國最古老龍形而設計,無角無爪,柔如流水,飄逸騰昇。

在大廳頂部,一個由九道藍色光環圍繞的巨型水晶太陽,與8顆火焰星球相互映襯,構成了“九日同輝”的壯美畫卷。它象徵著堯舜時期傳說中“羿射九日”的宇宙空間。八根龍柱支撐的圓頂,顯示了各個朝代的中華疆域圖。

高2.9米、寬2.4米的青銅“連環九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尊九鼎合一的國之重器。它由一尊主鼎和八尊副鼎相互銜接,構成了一鼎撐九鼎、九鼎融一鼎的造型,被譽為華門的鎮門之寶。

華門的大門兩側懸掛著一幅由紫銅精製而成的“天下巨聯”。該聯長10米、寬1.8米,由500字組成,是世界上規制最大、字數最多的楹聯。楹聯內容由多位聯壇名家共同策劃,融史學、文學、書法藝術為一體,讀一聯而知五千年,堪稱聯中珍品。

華門的“中華祖壇”供奉著中華民族先祖:燧人、伏羲、女媧、炎帝、黃帝、帝堯、帝舜的青銅雕像。對“三皇五帝”的尊奉,體現了中華民族尊崇祖先的歷史傳統和世代傳承的民族文化根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