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金融機構擴大規模增資,大多實現了盈利

就在近日,持牌正規軍金融機構進行了增資,擴大的自身的規模,像捷信、招聯等等。令人驚奇的是,這些正規金融機構,大部分實現了盈利。

持牌金融機構擴大規模增資,大多實現了盈利

首先,第一種在初期主要是線下渠道商模式。這種方式主要應用在線下大額信貸業務中,持牌機構在前端獲客環節依賴各個渠道商來進行,藉此在線下各個地區迅速展開業務。比如中銀和渠道商的合作較深,其業務開展主要是通過渠道商來進行。而中郵消金、錦程消金等則除了跟渠道商合作外,也藉助母公司的網點開展線下業務

第二種則是在線下以自主獲客的自營模式切入消費金融。這種模式是相對於線下渠道商模式的,它主要是通過自身的力量自主經營。捷信和馬上就是這一模式的代表,為了分羹利益,捷信在各地鋪設團隊;而馬上緊追不放,擠兌捷信,燒錢大戰等等。這兩家公司的線下自營業務大戰,一度引發行業熱議。

第三種是以純線上模式切入。招聯最早做了嘗試,僅僅兩年多的時間裡,做了超400億放貸餘額,超2000億累積放貸額的積累。

隨著三種模式的興起,和逐步發展成熟,持牌金融機構的發展模式也出現了從單一到多元的交融和調整。

而隨著持牌金融機構經營模式的日趨完善,不少新玩家出現,出現了多種模式並存的新的金融融資模式,一般剛剛起步的持牌消金機構,在前期多采用助貸模式提升業務量,在風控模型逐步完善之後,再逐漸進行深入的探索。

與非持牌消金企業不同,持牌機構開展業務的核心始終強調“合規”與“風險”。相反,也有敢於嘗試渠道模式的持牌消金機構,在渠道模式上積極探索,希望破題渠道風險,將渠道模式獲客省心、放貸規模擴張迅速的優點發揮出來,真正實現渠道商降低消金公司獲客成本、降低客戶貸款成本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