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看新評選出的鹽城「十景」吧(附高清大圖)

鹽城歷史上曾有過著名的鹽城“八景”,可惜時光荏苒、滄海桑田,這些古景大多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被人們所遺忘。

為振興本地旅遊業,旅遊資源豐富的鹽城市高瞻遠矚,策劃了現代"鹽城十景"推薦評選工作,歷時半載,最終由廣大市民和國內知名專家共同審定推出了鹽城旅遊"新十景"。

快來看看新評選出的鹽城“十景”吧(附高清大圖)

一、海天鶴鄉——射陽丹頂鶴自然保護區

射陽丹頂鶴保護區全稱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又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鹽城生物圈保護區”。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於1983年批准建立,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人與生物圈協調理事會批准為生物圈保護區,成為中國第九個“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1999年被納入“東亞——澳大利亞遷徙涉禽保護網絡”。

射陽丹頂鶴保護區是丹頂鶴的主要越冬地。目前,世界野生丹頂鶴總量不足2000只,與大熊貓一樣珍稀,每年來此越冬的達1200只左右,佔60%以上。丹頂鶴體態秀逸,能歌善舞,被譽為"仙鶴",是吉祥的象徵。保護區內生物物種豐富多樣,動植物達750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類動物78種。每年秋冬有200多萬隻岸鳥飛經此地停歇覓食,有20多萬隻水禽在此越冬。保護區面向大海、背靠裡下河平原的獨特地理環境,形成了海天一色、葦草蒼茫、百鳥翔集、四季皆景的美麗畫卷,生態環境極其優美。區內還建有海洋館、蝴蝶館、遊客接待中心等景點和服務設施,與鄰近的林場、鹽場、近海養殖、生態觀光農業等景點相銜接,已成為中國知名的生態旅遊目的地,每年都吸引十幾萬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快來看看新評選出的鹽城“十景”吧(附高清大圖)

二、金灘珍鹿——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

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黃海之濱的溼地灘塗,總面積7.8萬公頃。該區創辦於1985年10月,1995年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1997年12月8日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麋鹿,俗稱"四不像"。它的角似鹿非鹿,頸似駝非駝,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相傳,《封神榜》中姜太公的座騎即為"四不象",給這種珍稀動物增添了神秘色彩。這種與大熊貓齊名的世界珍稀動物原產於中國,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戰禍使麋鹿在中國絕跡,漂落在異國他鄉的麋鹿也瀕臨滅絕。直到1986年8月,由英國倫敦動物園無償提供的39頭麋鹿重返故鄉,在大豐市放養,它的身影才又重現中國。經過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麋鹿數量已繁殖至500餘隻,是世界上最大的麋鹿野生種群。

保護區豐富的物種資源,擁有動植物近800種,其中震旦雅雀、白尾海雕等7種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皮書,是一所天然的海濱生物博物館。區內港汊縱橫,海天相接,鹽蒿遍野,葦草茫茫,是太平洋西岸生態環境保護最完好的原始溼地之一。美麗的自然景觀,廣闊的灘塗草原,便利的交通條件,不僅使保護區成為珍稀動物棲息的樂園,而且成為全國頗有影響的生態旅遊勝地,被國家旅遊局、環保總局等單位聯合確定為中國生態旅遊15個精選項目之一,年接待國內外遊客達10萬人次。

快來看看新評選出的鹽城“十景”吧(附高清大圖)

三、枯枝奇豔——便倉枯枝牡丹園

枯枝牡丹園,位於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區便倉鎮。南宋末年,陝西參知政事卞濟之辭官歸隱,從洛陽攜回紅、白牡丹二株,於"卞氏支祠"西側闢園種之。抗戰前夕,卞氏花園有枯枝牡丹九十餘株。日偽統治時期,牡丹園成了牢房。1952年,中央文化部派人調查《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及其表弟卞元亨生平,建議重建牡丹園。後上級撥款,從鄰鄉移回老根十多株,方才恢復舊觀位於鹽城南郊的

鹽城枯枝牡丹園,已有七百多年曆史,雖歷經滄桑,幾經戰火,但花中珍品的枯枝牡丹仍以其枯枝綠葉、色豔香濃和奇、特、怪、靈的獨有風姿而聞名於世,被稱為江蘇奇花和中國一絕。自1983年起,牡丹園幾經擴建,成為佔地110多畝,建有隔串場河相望的東西兩園,景點九處,各種牡丹數千株的大花園。每年穀雨時節,牡丹花放,標領群芳,萬卉爭豔,遊人如織,年接待中外遊客近二十萬人次。一年一度的枯枝牡丹節影響深遠。原國務院副總理、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等書寫的名人楹聯、字畫和收集的文物展覽,更為名園增輝。

快來看看新評選出的鹽城“十景”吧(附高清大圖)

四、縱湖秋色——大縱湖旅遊度假區

大縱湖位於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泰州市興化兩地,當地又名平湖,為古射陽湖經分化解體後的殘跡湖之一。東西長9公里,南北寬6公里,面積30平方公里。度假區內不僅擁有一望無垠的湖蕩水面、清澈透明的二級水質、保存完好的生態環境、四季分明的宜人氣候等良好的湖蕩溼地生態資源,而且擁有“二十四孝”之一的王祥臥冰處、東漢末年“建安七子”之一的文學家陳琳之墓、明末清初著名書法家宋曹的故居、“揚州八怪”之一的書畫家鄭板橋教書館等獨特的人文資源。

大縱湖自古為鹽城名勝,縱湖秋色列入鹽城新十景之一。她以寧靜致遠的意境、恬淡秀美的風光、清雅綺麗的魅力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觀光。大縱湖旅遊度假區以大縱湖水面為核心、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基礎、以厚重的裡下湖文化為底蘊,重點發展特色旅遊項目,進一步豐富人文內涵和湖蕩景觀,建設成集湖蕩觀光、休閒度假、民俗採風、生態教育、科考探秘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生態型旅遊度假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 首期核心區開發面積3.5平方公里,已於今年“十一”對外開放。建有入口廣場、水上風情、歷史人文、佛教文化、蘆葦迷宮等功能區,形成溼地生態、興湖晚照、江楓漁火、綠嶼隱秀、禪寺鐘聲、荷影伏波、蘆蕩驚雁、仙島瓊閣八大景觀,其中蘆葦迷宮為世界之最,已申報了吉尼斯記錄。

快來看看新評選出的鹽城“十景”吧(附高清大圖)

五、九龍戲珠——建湖九龍口風景區

九龍口位於建湖縣蔣營鎮(現九龍口鎮)西南部,處於射陽湖腹部,由蜆河、林上河、錢溝河、安豐河、新舍河、溪河、莫河、澗河、城河等九條自然河道彙集而成,故名"九龍口"。2011年年初,依據《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國家標準,由建湖縣商務局(旅遊局)初評和推薦,經江蘇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九龍口風景區被批准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九龍口境內資源十分豐富,藏壘水禽野 味,廣植柴蒲菱藕,盛產魚蝦蟹鱉,故有"金灘 銀蕩"之美譽,九龍口湖水為國家一級水質, 被專家學者謄為"裡下河的明珠"。九龍口以其燦爛的歷史人文,秀麗多姿 的風光,得天獨厚的資源贏得了中外遊客的青睞。

九龍口的自然風光十分迷人,春則綠柳垂絲,碧波澄徹;夏有莢蓉出水,十里荷香;秋見蘆花萬頃,雪片飛舞;冬至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四時變幻,天然勝景,令人心曠神怡。最使人流連忘返的,要數登永安墩九龍樓遠眺。永安墩是一個小島,四周有九水分流,不論湖水漲多高,總淹不了這個島,故稱為永安墩。永安墩上舊有龍王廟,早已不存。如今墩上興建一座宮殿式建築。取名九龍樓。此樓共三層,黃牆碧瓦,畫角飛簷,甚是壯觀。人們登樓觀景,只見碧波浩淼,煙水蒼茫,這裡沒有汙染,湖水如水晶一般,一眼可見湖底水草及游魚;滿湖荷葉像無數把綠傘,亭亭玉立,萬朵蓮花似帶雨海棠,絢麗動人;湖面上的鴨群和鵝群,如白雲飄忽;時有漁歌從蘆葦叢中飛出,漁舟掠過水麵,划起一大片放射形的波紋四面散開,使人想起"船行明鏡中"的詩句;秋冬時節,雁陣南飛,寒鷺嬉戲,還有那丹頂鶴、白天鵝、鴛鴦、蘆雁等候鳥在此越冬,更增添了幾分情趣。

快來看看新評選出的鹽城“十景”吧(附高清大圖)

六、鐵軍豐碑——鹽城新四軍紀念館

新四軍紀念館由主館區、重建軍部紀念塔和重建軍部舊址(泰山廟)三個部分組成,佔地100餘畝,俗稱鹽城的"新、馬、泰"。主館區位於市區建軍東路,由綠化廣場、群雕區、碑林區、展覽館、人工湖、園林區、國防園等景點組成,環境宜人、風景如畫。坐落在市區建軍廣場的重建軍部紀念塔,是一座新四軍戰士策馬東進的青銅塑像,神采飛揚,栩栩如生。位於市區建軍西路的泰山廟氣勢雄偉,古色古香,是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重建軍部的舊址,為當年新四軍司令部駐地,曾為當年抗日的指揮中心。新四軍紀念館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史料最多的新四軍紀念設施,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澤民總書記1990年5月為該館題詞"江淮英傑、衛國干城",2000年5月8日,江總書記又親臨此館參觀視察。

新四軍紀念館,這座"鐵軍豐碑",以其感人的事蹟,詳實的史科,壯麗而優美的環境成為鹽城重要的旅遊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來此參觀的國內外遊客達10多萬人。

快來看看新評選出的鹽城“十景”吧(附高清大圖)

七、施公遺蹤——大豐施耐庵紀念館

施耐庵紀念館,坐落在大豐市白駒鎮 (曾隸屬興化)西郊花家垛上,傳為施耐庵當年著書之所。此處四周環水,蘆葦茂密,有著濃郁的《水滸》氣息,遊人到此,會疑心真的到了梁山水泊蓼兒窪。紀念館位於花家垛中央,為前後三進、東西兩廂徽式青磚小瓦古民居建築,四周有粉牆,第一進為門廳,朱漆大門上方是書法大師啟功手書"施耐庵紀念館"匾額。

施耐庵死後,他的十二世孫施奠邦發起,將其在白駒鎮上的故居改建為施氏宗祠。後來幾經修復擴建,遂成前後三進,旁有偏殿之禮堂。第一進為門廳,內設茶坊;第二進為書坊,供藝人說《水滸》;第三進為福廕堂,供奉遷興始祖施耐庵及其後裔的靈牌,每年春秋二季在此祭祖。施祠不幸毀於抗日戰火。九十年代初,國家文化部、江蘇省暨大豐縣人民政府多方籌措資金,參照上海復旦大學喻蘅教授繪製的施氏宗祠復原圖,由著名古建築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陳從周教授主持設計,於1993年8月20日建成"施耐庵紀念館"。

快來看看新評選出的鹽城“十景”吧(附高清大圖)

八、西溪古韻——東臺西溪古鎮

西溪古鎮位於江蘇省東臺市,西溪曾是歷史上鹽稅的主要徵集地,北宋時期的三位名相呂夷簡、晏殊和范仲淹早期都曾在東臺的西溪做過鹽稅官員。在新石器時代的中晚期,西溪就有先民生存。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劉邦平楚,次年封劉賈為荊王,東臺為荊國東陽郡廣陵縣地。漢高帝十二年,劉邦封劉濞為吳王,建都廣陵(今揚州市),東臺屬吳國,因其地高阜且傍海故得名"海陵"。西漢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建海陵縣,領海安、西溪兩鎮,西溪之名也始見於此。

海春軒塔初名為"孝母塔"。相傳唐代開國元勳尉遲敬德幼時隨母逃難曾住過西溪。那時,西溪為海邊漁村,漁民出海捕撈,每遇濃霧或風浪,便有海難發生。此時,海灘上老弱婦孺,哭聲一片,十分悽慘。尉遲母是一位心地善良的老人,每見此景,總是淚流滿面,但又無力相助,只好囑咐尉遲敬德:"今後如有出頭之日,定要在這裡建座塔,塔上點起大燈,讓漁民出海能辨個方向,少出人命事故,這是你的為人之道啊!"尉遲跪拜答道:"孩兒謹遵母命,銘刻在心。"

泰山寺,位於東臺城西郊的晏溪河南,通聖橋下,與海春軒塔毗鄰。據《西溪鎮志》記載,泰山寺始建於北宋仁宗嘉佑年間(1056年),迄今已有940年。它是東臺13叢林之一,也是蘇北地區的名剎。泰山寺殿宇巍峨,氣勢恢宏,與唐海春軒塔遙相對應,形成唐宋風格的古建築群,每年都吸引眾多善男信女前來朝拜和觀光。泰山寺佔地面積3.9萬平方米,殿房99間半。寺院建築宏偉,建有天王殿、東嶽殿、地藏殿、碧霞宮四座正殿,碧霞宮中供奉著水神一泰山神女"碧霞元君"像。兩廂為十殿閻王、關岳、華佗、神農、魯班諸廟,故有一寺五廟之說。

快來看看新評選出的鹽城“十景”吧(附高清大圖)

九、金塔流輝——鹽城農行大廈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位於解放南路與大慶中路交匯處的農行大廈,流光溢彩,金碧輝煌,恰似市區的一顆耀眼的夜明珠。這座高26層的大廈,是鹽城市最高建築物。它八面形寶塔式主體樓與典雅的古羅馬式裙樓及中西合璧的金字塔樓頂渾然一體,集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和先進建築技術以及現代都市氣息於一身,是鹽城市首座集金融、展覽、旅遊、觀光、住宿、餐飲於一體的綜合性大廈。其敦厚、穩健的造型和直插雲霄的氣勢,正如鹽阜人民純厚朴實,艱苦創業,奮發向上,不斷推進現代化建設的象徵,是一座標誌性特點較強的大型建築。

大廈頂端兩層設有環形觀光廳和休閒茶座等旅遊設施,在此極目遠眺,市區全貌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大廈內將設鹽城市地方高新技術產品展覽中心,展示鹽城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新成果。它又是一座鹽城市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具有辦公、通訊、安保、消防自動化,以及具有背景音樂系統、衛星電視接收系統的智能化樓宇。大廈周圍的綠地園林建設正在規劃、實施中,建成後綠樹鮮花簇擁著大廈,使之更加絢麗、多彩,成為人們理想的旅遊、觀光、休閒的好去處。

快來看看新評選出的鹽城“十景”吧(附高清大圖)

十、迎賓集賢——鹽城迎賓公園

迎賓公園位於鹽城市區串場河兩岸,總面積4.85公頃,由上海同濟大學和上海市園林設計院聯合設計。公園以休閒為主體,以遊步道為主線,通過綠化和建築小品的風格及功能變化,保持各景區的相對完整和相互關聯,既濃縮再現了鹽城悠久的歷史文化,又具有強烈的現代氣息。

公園分四個景區,第一個景區位於南城河路南、串場河北段,佔地2.09公頃。主要景點有鹽城歷史文化名人長廊、世紀廣場、旱地噴泉、弧形入口廊、迎賓石等。第二景區位於串場河以南、沿河東路北,佔地0.74公頃.。主要景點有鹽城古八景之一的"鐵柱潮聲"等。第三景區位於東閘半島,佔地1.46公頃。主要景點有鹽城古八景之一的“楊樓翠藹”和世紀寶鼎、氣浮噴泉、小香舟等。第四景點位於迎賓橋東、串場河北,佔地0.56公頃。主要景點有九曲橋、浸雲亭、怡賓亭等。

公園地形略有起伏,綠化以草坪、樹木為主,並適當點綴花卉。園內建築和草坪設有眾多的彩色燈光,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火樹銀花,一片通明。登臨楊樓,極目遠眺,沿河兩岸高樓林立,綠樹成蔭,煙藹浮動,車船穿梭,一派繁華而美麗景象,令人流連忘返。公園自2000年12月開放以來,已先後接待遊客70餘萬人次,取得良好的社會和環境效益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的一致好評。

快來看看新評選出的鹽城“十景”吧(附高清大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