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为何如此喜欢裹脚布 用了上百年今天都没换掉 就是气味太酸爽


如果提到俄国军人,那么有一个东西不得不提:裹脚布。哪怕是今天,很多俄罗斯军人都没有使用袜子的习惯,而是继续打上古来的裹脚布。为何这种堪称古典的军事装具今天仍然让俄国军人不愿放弃呢?实际上原因很简单:俄国军队的特殊环境使然。严寒和泥泞让俄国军队从古到今都偏向长筒靴。

而一般的袜子在军靴当中并不合适。一方面是军靴的构造,二方面是军靴的尺码不一定合脚,而且材质偏硬。穿普通的袜子,脚很容易起泡。在艺术作品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片段就体现了这个功能。一些新兵觉得裹脚布脏,而且不舒服,都穿上了自己带的袜子。结果在出发之前,指挥官命令其把靴子脱下来检查,然后把众人痛骂了一顿:你们不打裹脚布,走山路走不了多久,脚就起泡了,还怎么打仗!

另一方面,在防寒、促进血液流通方面,裹脚布也有自己的优势。总之,其和恶劣的战场环境以及俄国的特殊实际是适应的。虽然看上去很土,但能起到实际作用,俄国人的装备哲学就是如此。不过对于普通俄国士兵而言,裹脚布给他们最大的印象恐怕就是酸爽的味道了。其臭味比袜子绝对是要上一个档次的。对于很多俄罗斯士兵而言,这恐怕就是军营里最具代表性的味道。从沙俄到今天的俄罗斯,裹脚布用了上百年,这样的味道也持续了上百年。


在很多俄国士兵的战场回忆录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有味道”的片段:结束了一天的战斗,在战壕里、掩体里,俄国士兵脱下笨重的靴子,然后把已经被汗水或是雨水、雪水浸透了裹脚布,几十号人集体在火堆旁烤了起来……不得不赞叹俄国军人的忍耐能力,这味道在密闭空间内,的确是令人“终生难忘”的。打裹脚布、烤裹脚布,在今天的俄罗斯军营里仍然随处可见。熟练而且牢固地把裹脚布捆好,同样需要一定技巧。

实际上,在俄罗斯军队中,今天仍然保留着大量在许多西方国家眼中“可以进博物馆”的装备。如长筒靴,如裹脚布,如麻袋背包,甚至连工兵铲也是老样式的。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老装备之前存量太大,二方面也是俄国人认为,合用就好,没什么好搞花哨的。我们再讲一个俄罗斯军队通讯的例子。

俄军野战部队中今天仍然保留着大量的老式电报机、有线电话,每年都会训练大量的发报员。许多通信部队甚至还拥有不少信鸽。这不是因为没钱换新一代通讯设备,而是俄军独特的装备思维。新装备固然需要,但老装备也不能丢,关键时刻可以发挥奇效。一旦遭遇电子战干扰,电报机和有线电话受到的影响最小,对方的很多先进破译设备也派不上用场。而信鸽、传令兵等方式,更是可以在通讯彻底失灵的情况下救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