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梧州美食,談梧州與桂、粵的故事

梧州是古蒼梧郡、古廣信縣所在地,是粵語的發源地之一,嶺南文化(廣府文化)發源地之一。有“綠城水都“ 、“百年商埠” 、“世界人工寶石之都”之美稱,還是是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全國雙擁模範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品梧州美食,談梧州與桂、粵的故事

在廣西,長期流傳著“食在梧州”的說法。梧州人的飲食,主要以粵菜為主,粵味極濃,特別講究色、香、味。梧州人素有飲茶習慣,市內茶樓甚多,一些飯館亦設茶市。茶市以早晨為主,亦有午、晚間茶市的。自三四十年代以來,茶市還備茶點供應,茶點以各類包點、糕點和燒買為主,兼營其他。酒樓飯館用餐之前,必先上茶,飯後亦上茶供飲、漱。梧州的風味小吃有紙包雞、艇仔粥、糯米餈、艾餈、炒田螺、豆漿、龜苓膏、神仙缽、及第粥、腸粉、裹蒸粽、蘿蔔糕、倫教糕、馬蹄(荸薺)糕、蕉葉餈等。

品梧州美食,談梧州與桂、粵的故事

一、紙包雞

紙包雞傳世150年,起源於清代,始創於梧州民間。清代起,紙包雞就被列為梧州府府臺宴請賓客的主菜。紙包雞做法非常獨特,將三黃雞切件,用老抽、八角、枸杞、茴香等各種調味醃製,再用玉扣紙包裹用,以花生油入鍋浸炸而成。吃的時候只需要在紙上畫一個十字即可,不用一層一層拆開紙。

品梧州美食,談梧州與桂、粵的故事

二、冰泉豆漿

梧州的冰泉豆漿聞名海內外,相信不少人都曾喝過袋裝的冰泉豆漿。來到梧州,更不能錯過正宗的冰泉豆漿,正所謂“不飲冰泉豆漿,不算到過梧州”。位於風景秀麗的白雲山下的梧州冰泉豆漿館,自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了。其經營的冰泉滴珠豆漿,用當地名泉"冰泉"井水浸泡黃豆,經磨、濾、煮,製成,以湯匙舀而滴下如串珠,譽為"滴珠蜜味",以“香、滑、濃”三大特色馳名。

品梧州美食,談梧州與桂、粵的故事

三、和味龍蝨

前方高能,接著要介紹一道比較獨特的菜市——和味龍蝨。龍蝨又名水鱉蟲,據說有滋陰補腎、降血脂等奇效,還專治小兒夜尿。梧州的龍蝨食用已經有幾百年歷史,是梧州人的家常小菜。黑溜溜的外形有點嚇人,但味道鮮美,膽大的朋友不妨一試。梧州龍蝨常見於騎樓城小攤檔,感興趣的遊客們不妨去碰碰運氣,還能體驗騎樓的濃郁的嶺南風情。

品梧州美食,談梧州與桂、粵的故事

四、牛腸酸

在廣州吃蘿蔔牛雜吃得多,但是酸的牛雜你吃過嗎?牛腸酸是梧州人最愛特色美食之一,用特製的酸湯泡煮牛肺、牛腸、牛肚、豆腐泡、海帶等,再蘸上又酸又辣的醬料,別有一番風味。牛腸酸最大的特色在於一個“酸”字,用山楂、檸檬等酸果熬製的酸湯,不添加一滴醋,格外清新、開胃。

品梧州美食,談梧州與桂、粵的故事

五、龜苓膏

一說起梧州特產,很多人都會立刻想起龜苓膏。龜苓膏是歷史悠久的傳統藥膳,相傳最初是清宮中專供皇帝食用的名貴藥物。顧名思義,龜苓膏主要以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再配生地等藥物精製而成。其性溫和,具有清熱去溼、滋陰補腎、養顏提神等功效,因而備受兩廣一帶以及東南亞人的喜愛。

品梧州美食,談梧州與桂、粵的故事

提起梧州都會想到這裡有漂亮的騎樓還有好吃的早茶,但是一直不解為什麼梧州為何會有如此厚重的粵文化?其實梧州與廣西和廣東兩地的關係密不可分。

品梧州美食,談梧州與桂、粵的故事

品梧州美食,談梧州與桂、粵的故事

由於和廣東緊密的聯繫,甚至有些梧州人竟以廣東人自稱,可梧州實打實的是一個廣西城市?在建國之初進行區域規劃的時候,就將梧州劃撥給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國家戰略發展的需要。自古以來,梧州便被稱作“三江總彙”,一直是中國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梧州港吸引著南來北往的客商,逐步發展成為西江流域商品集散地,廣東大批商人沿著西江這條“黃金水道”進入梧州從事貿易。梧州劃入廣西主要也是為了平衡兩省的經濟水平,促進對廣西的開發。

品梧州美食,談梧州與桂、粵的故事

很多人都說,梧州近代在衰落,除了水路交通的重要下降,缺少鐵路聯繫、發展動力不足之外,廣西和廣東都各自有了首府。但這樣卻使梧州成為了一個更加怡然自得的城市,這裡沒有北上廣巨大的生活壓力,人們都不緊不慢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千百年來這裡一流的水質孕育出的自然食材,除了讓梧州有美食之都的稱號,也讓這裡成為真正的長壽之鄉。

品梧州美食,談梧州與桂、粵的故事

梧州打出“騎樓之城”的旗號,也使它在旅遊資源上被越來越多人關注,這裡不僅有騎樓、小吃,有那些揮散不去的古城韻味,有源遠流長的粵文化,也有民族風情的壯文化,無數的精彩都薈萃在這座迷人的城市。其實有時候並不需要糾結一個城市到底屬於哪裡,早起與老友飲上一頓早茶,爬一爬白雲山,品嚐梧州的特色美食,幸福就在走腳下這片土地上。

品梧州美食,談梧州與桂、粵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