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必讀丨那些能成功的人,都有這三個習慣,你有麼?

史蒂芬·柯維的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體現了變化的世界,不變的規則。他提出的人生原則對於個人成長有重要作用,

無論打工,還是創業,都能從中得到啟示,應用於實踐,達到1+1>2的效果。

創業必讀丨那些能成功的人,都有這三個習慣,你有麼?

想要成為高效能的人,到底應該如何做?這裡,我們重點來分析其中三個原則:

一、主動積極,對自己負責

主動積極的含義不僅僅是採取行動,還代表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比如,當工作上領導有任務分配時,你的第一心態是主動迎擊,還是抱著“儘量不給自己找事”的心態。

一個樂於接受挑戰並且積極完成任務的人,與一個喜歡逃避問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人,領導更願意選擇哪個?

必然為前者,那麼具體怎麼做到“主動積極,對自己負責”?這裡推薦可以通過擴大你的「影響圈」來實現。

史蒂芬提到,人們對自己時間和精力的分配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為「關注圈」,一為「影響圈」。

「關注圈」:每個人都格外關注的問題,比如健康、薪水、人際關係、婚姻等。

「影響圈」:關注圈內的事物,有些能夠被掌控,有些則超出我們的能力範圍。那些能夠被掌控的事物,皆歸入影響圈。

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做事,專注於影響圈。由於主動者的能量是積極的,所以能使自己的影響圈不斷擴大,掌控越來越多的事物。

創業必讀丨那些能成功的人,都有這三個習慣,你有麼?

如果消極被動則效果相反,總是專注於影響圈之外的關注圈,盯著他人弱點、工作消極面等超出能力範圍外的事情不放,結果便是越發焦慮,加之對能掌控事情的忽略,導致能力越來越差,影響圈越來越小。

創業必讀丨那些能成功的人,都有這三個習慣,你有麼?

拿工作來講,最直接關注的是薪水、發展空間、工作環境。那麼這些雖然在一定時間內不受我們掌控,但是可以通過我們自身努力來實現,比如工作能力提升、工作表現突出,這些需要自我不斷精進。

如果能夠把關注點放在自我提升上,而不是將過多精力分散在琢磨領導的想法、盯著他人的問題等事情上。做好自己當下的工作,想方設法在工作上做出成績,提升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水到自然渠成。

二、以終為始,擅於拆解目標

“以終為始”強調的是以目標結果為導向,確定目標——拆分計劃——具體執行方法。

最簡單的理解,如果你計劃一次自由行,你把最終目的或者效果確定為:想要玩得好,逛的全面。

那麼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你需要籌劃到達目的地以後去逛哪些景點,最後根據各個景點計劃具體路線以及先後順序,包括遊玩細節和注意事項。

如此規劃以後,不用發愁到時像無頭蒼蠅一樣亂撞,也會節省很多遊玩過程中不必要的問路、再規劃時間。

再比如,前幾天一位朋友,作為新手,剛入職了一家公司的人事部門,向我求助說:正在為做一個人才培養保留的項目方案發愁。

看到這個問題,如果項目方案是你來做,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

首先,我幫她簡單分析了一下,這個需求其實是有兩個:一個是培養(重點突出人才計劃),另一個是保留(重點是提高員工留存)。明確最終目標以後,再做下面的分析:

關於培養,可以從員工培訓、員工考核、員工晉升、專業等級等方面來寫。

關於保留,則可以從員工福利、團隊建設、文化建設、員工歸屬感等方面來寫。

最後,具體每個方面再去細化,比如員工培養,可以有:

新入職員工培訓(重點突出新員工引導,公司文化宣傳等);

員工統一技能培訓(比如時間管理技能,辦公工具使用技能等);

員工專業技能培訓(銷售技能,客服技能等等)。

這樣一來,項目方案的框架是不是已經出來了?然後再去填充內容,會變得清晰簡單,而且最終結果絕不會偏離目標導向。

三、不斷更新,自我提升

創業必讀丨那些能成功的人,都有這三個習慣,你有麼?

人生最值得投資的就是磨練自己,工作本身並不能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最近經常聽到一個詞——焦慮感。張愛玲曾說過:“人到中年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所謂中年危機,其實都是年輕時埋下的伏筆。

所以,趁還能拼,趁還有機會,就要不斷更新自己,給自己充值。比如通過合理的時間管理和讀書學習來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一次課程結業典禮上,一位小夥伴分享說:

學習很苦,我也想下班後,看看電影刷刷劇。抱著西瓜看電影!但是我們通過學習獲得了成長,我們用一部電影的時間去學習,用一集電視劇的時間去琢磨。當你回頭的時候,會看見自己已經超越同齡人太遠了。

所以,高效利用你的時間,學習才是硬道理,自己強大了到哪都有底氣!

總結

1、主動積極,對自己負責,通過自身努力,不斷擴大影響圈,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2、以終為始,擅於拆解目標。以結果為導向,目標清晰,計劃周全的做事會事半功倍。

3、不斷更新,自我提升,當你用別人看電影消遣的時間來學習,已經跑在了他們前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