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菜」蕎頭,能通上中下三焦的寒滯

“清明菜”荞头,能通上中下三焦的寒滞

蕎頭,僅在清明節前後才能吃到,又叫“清明菜”。

它賞味期很短,

卻能調節體內的陰陽平衡,

通陽散結,理氣寬胸。

“清明菜”荞头,能通上中下三焦的寒滞

蕎(jiào)頭,又稱“藠(jiào)頭”,古人謂之“薤(xiè)”。

蕎頭:能通上中下三焦的寒滯

“蕎頭”是味辛散的植物。

“散則能使在上寒滯立消;味苦則降,降則能使在下寒滯立下;氣溫則散,散則能使在中寒滯立除;體滑則通,通則能使久痼寒滯立解。”

——《本草求真》

也就是說,積攢在上中下焦的久痼寒滯,它都可以幫助打通消散。

所以,腹瀉痢疾可除,瘀血可散,喘急可止,水腫可敷,胸痺刺痛可愈,實通氣、滑竅、助陽佳品也。

“清明菜”荞头,能通上中下三焦的寒滞

這是剛從農莊採回來的蕎頭。

乍眼一瞧,有點像我們平時最常見的蔥。細看就會發現,還是非常不一樣的。蕎頭比蔥白,更加肥美,更為白嫩。

“清明菜”荞头,能通上中下三焦的寒滞

這小小蕎頭,就是專通寒滯的通陽妙品呢!

中醫治心梗時就用中藥薤白(蕎頭白色的部分),薤白曬乾辛味更重力道更大,可以通胸陽。

用蔥、薤通陽時,一定要用“白”

如果不是日常做菜,凡用蔥、薤,皆去青留白,因為白冷而青熱。

用這兩種材料來煮大米粥,或者煮湯麵吃。加入米麵後更養胃氣,有寒溼困擾、四肢怕冷,陽氣不通,胃寒腹脹腹痛、或氣滯時,煮一碗來吃。

熱騰騰的早春美味。

“清明菜”荞头,能通上中下三焦的寒滞

每年清明,這道蕎頭炒肉,是清明餐桌上最應景的菜式。

蕎頭炒肉

可選用燒肉,臘肉,五花肉,皆可。

“清明菜”荞头,能通上中下三焦的寒滞

【材料】蕎頭400克,五花肉100克,生薑10克,紅黃菜椒各半隻(青椒皆可。嗜辣的仙女們,還可以用二荊條、小米椒。)生抽、蠔油、鹽、白糖

【做法】

1、蕎頭切成小段。蕎葉和蕎頭分開擺放;五花肉切薄片;生薑切片;菜椒切條。

“清明菜”荞头,能通上中下三焦的寒滞

2、鍋燒熱,倒油,再倒入五花肉,反覆翻炒至逼出豬油。五花肉炒至有一點金黃色即可,不可太焦,不然成油渣了。

3、盛出五花肉,把油留在鍋中。倒入生薑片,爆香;再倒入蕎頭和菜椒條,大火翻炒,再倒入五花肉和蕎葉。迅速倒入少許生抽和蠔油,繼續大火翻炒,最後加少許鹽,白糖調味。關火,裝盤即可。

蕎頭炒五花肉,關鍵在於火候的掌握。大火翻炒,手速要快。整個過程,絕不拖泥帶水,需一氣呵成。火勢不夠,或炒太久,蕎頭就會沒有精神,蔫蔫的。

“清明菜”荞头,能通上中下三焦的寒滞

好吃的蕎頭炒肉,尤其是那截白嫩的蕎頭,清爽鮮甜,入口無渣,春天之味,躍然口中。

蕎頭炒雞蛋

“清明菜”荞头,能通上中下三焦的寒滞

【材料】蕎頭100克,雞蛋3只,紅黃菜椒各1/4只(沒有黃菜椒也可,不影響味道),鹽。

【做法】

1、蕎頭切碎丁;紅黃菜椒切碎丁。雞蛋攪拌成蛋液。將三者倒入一起,加入適量鹽攪拌均勻。

“清明菜”荞头,能通上中下三焦的寒滞

2、鍋中倒油,燒熱後倒入蕎頭蛋液,注意火不要太大,注意底部容易糊。

3、慢慢顛勺,蛋液即將成形,用鏟子鏟動。兩面炒熟即可。

“清明菜”荞头,能通上中下三焦的寒滞

蕎頭的鮮脆爽,再輔以紅黃菜椒,爽滑可口。口感比韭菜炒雞蛋更豐富一些。用來拌飯,超好吃。

【薤的禁忌】

1、如果是用來驅風寒,汗出了就達到效果了,此時就不要用了。以免發汗過多氣虛。

2、所以平素氣虛、稍微動一動就容易出汗的人,不宜吃太多蔥、薤。

3、陰虛、舌紅、經常感覺熱,有熱證的人,也不宜吃太多。

用這一口清明菜,感受這個沖沖的春天。

-==72物候元氣生活==-

節氣物候草木菜蔬自然療法

“我希望,這裡有你想去的四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