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據說在考古界有句俗語: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陝西。就是說地上文物山西比其他地方要多很多。此話不假,開車自駕過山西的人都有這種印象,隨便進個古村落,都能看到歷史悠久的廟宇、碑刻、老樹、古塔。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大同是個不錯的地方,周邊值得遊覽的地方很多。雖然我的路書做的不是太詳細,好在我每住在一個旅店賓館都會詢問當地的老者,好地方自然不會錯過。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大同的善化寺俗稱南寺,位於山西大同城內西南隅。始建於唐。玄宗時稱開元寺。五代後晉初,改名大普恩寺,俗稱南寺。遼代遺構大雄寶殿坐落在後部高臺之上。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門前非常開闊,開闊的以至於人都顯得渺小,大同到底是全國的九大古都之一,許多地方都顯得很大氣。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但是八十多年前梁思成攜林徽因到來時確實另外一番景象。“荒敗不堪寓目,現唯頑童奔逐諸殿中,援柱攀梁,探鴿巢,獲卵為樂。”從梁思成遺存的照片上看去,目前的廣場當時是棟民居,院中飼養著黃牛。隔壁的操場上還傳來軍人出操的吼聲。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大雄寶殿乃是善化寺之最大殿宇,前有月臺,左右設有鐘鼓二樓。大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殿內正中供有五方佛像,從東往西依次排列: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生佛、中央毗盧遮那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殿內東西兩側磚臺之上置有二十四諸天塑像,神態各異,性格鮮明。殿內西、南兩壁之上,存有清朝康熙二十五年至四十七年所繪壁畫,內容均為佛教故事。三聖殿是善化寺中殿,建於金代天會至皇統年間。正面佛壇之上供有“華嚴三聖”佛像三尊,中為釋迦牟尼,西為普賢菩薩,東為文殊菩薩,故而此殿稱為三聖殿。普賢閣,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乃是一座三間見方重簷九的兩層樓閣,高高聳立於寺院之內,建於金代貞元二年。樓閣坐西向東,閣內置有木梯,可登閣遠眺。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據考證善化寺始建於唐。玄宗時稱開元寺。五代後晉初,改名為大普恩寺。遼末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大部毀於兵火,大同也是戰略要道、兵家必爭之地,所以歷史上也是戰火不斷,許多廟宇都飽經離亂、兵災侵擾。金初,該寺上首圓滿大師主持重修。自天會六年(公元1128年)至皇統三年(公元1143年)凡十五年始成。元代仍名普恩寺,並頗具規模。元史記載,曾有四萬僧人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在此寺集會,作佛事活動。明代又予修繕,明正統十年(公元1445年)始更稱今名善化寺。寺亦為官吏習儀之所。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正如歷史上的審美環肥燕瘦、各有不同。善化寺內的雕塑大都遺留了唐代的風格,以肥虞唯美,凡是正面人物的塑像都保留了肥嘟嘟的小臉蛋,仔細看來引人發笑。如果當今的麻桿雞胸以瘦為美的女子倒回唐朝豈不悔死?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善化古寺:院裡老人養著牛 孩子上房掏鳥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