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商學院——減少棉花蕾鈴脫落,要多措施並進

棉花生產中經常出現大量蕾鈴脫落現象。蕾鈴脫落的原因有很多,如生長習性、品種原因、田間管理不當、病蟲害危害、授粉受精條件不良、營養物質分配不平衡等等都會造成蕾鈴脫落,造成減產。預防或減少棉花蕾鈴脫落,應當採取綜合措施,才能達到棉花高產的目的。

紅日商學院——減少棉花蕾鈴脫落,要多措施並進

1、選擇優質高產落蕾鈴低的品種。應選用現蕾多、結鈴性強品種。其次,盲椿象、棉鈴蟲喜歡在“多茸毛品種”上產卵,且“多茸毛品種”使卵的附著力增加,不易被風吹落和雨水沖掉,因受害嚴重而造成大量蕾鈴脫落。

紅日商學院——減少棉花蕾鈴脫落,要多措施並進

2、合理密植。當前,“密度過大”是十分突出的問題,這往往造成植株生長過旺、封壟過早。因田間鬱閉、通風透光條件差,引起蕾鈴大量脫落。同時可引起病蟲害加重、後期早衰。應當根據地力水平和所種品種的特點,做到合理稀植。按播種時間早晚分:夏播棉宜密,春播棉宜稀;按株型分:緊湊型棉花宜密,鬆散型宜稀;通過合理密植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輕蕾鈴脫落。

紅日商學院——減少棉花蕾鈴脫落,要多措施並進

3、合理施肥和澆水。氮肥不足會造成植株弱小,導致外圍和頂部的蕾鈴脫落嚴重;而施用氮肥過多,加上水分過多,會造成植株徒長,營養物質過多地消耗在頂芽、側芽等營養器官上去,蕾鈴由於缺少充足營養而導致脫落。使用低含量的複合肥或假冒的磷酸二銨等,導致土壤中有效磷不足,使植株營養生長瘦弱,蕾鈴脫落偏多。鉀肥缺少,會誘發“紅葉莖枯病”和“凋枯病”,造成蕾鈴嚴重脫落。抗蟲棉比非抗蟲棉的需鉀要多50%以上。

棉花施肥底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化學肥料為輔,追肥要根據棉花的生長習性、土壤肥力和天氣條件來追肥,要輕、偏或不施苗肥,穩施現蕾肥,重施花鈴肥,補施蓋頂肥。根據棉花長勢適時進行澆水,夏季降水多,溫度高,溼度大,是棉花蕾鈴脫落最嚴重的時期,此時要加強田間管理,通過施肥和水分管理協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係,確保棉花生長髮育均衡、不旺長、不早衰。及時挖溝排水,降低地下水分,防止蕾鈴脫落。

紅日商學院——減少棉花蕾鈴脫落,要多措施並進

4、根據棉花長勢適時進行化控。肥水條件較好,長勢旺的棉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噴施縮節胺調節生長。化控掌握少量多次原則,切忌一次化控過量,尤其苗期、初花期和蕾期應嚴格掌握藥量。如果超過藥量,植株生長緩慢,果枝縮在一起,葉片展不開,會造成大量蕾鈴脫落。

紅日商學院——減少棉花蕾鈴脫落,要多措施並進

5、適時打頂摘邊心抹贅芽。適時打頂、摘邊心、抹贅芽能有效防止無效果枝與花蕾的滋生,調節棉株內部物質分配,減少蕾鈴脫落。

紅日商學院——減少棉花蕾鈴脫落,要多措施並進

6及時預防病蟲害發生和危害。棉鈴蟲、棉椿象、棉蚜、紅蜘蛛、煙粉蝨、枯黃萎病和紅葉莖枯病等能直接或間接造成蕾鈴脫落,要及時噴施殺蟲劑、殺菌劑防治病蟲害。棉鈴蟲做到“重點防二代,治在三齡前”,噴藥必須及時全面,噴霧徹底。

紅日商學院——減少棉花蕾鈴脫落,要多措施並進

7、噴施赤黴素與葉面肥混合液。在高溫乾旱等不良氣候條件時,在棉花上噴施赤黴素與葉面肥混合液,提高棉花抗逆性,可明顯減少蕾鈴脫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