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後富人將從城市遷往郊區或鄉村,而窮人卻再沒有能力遷出來

城鎮化的初期會有很多富人遷到城市,但是隨著交通和通訊的發達,再加上城市空氣的汙濁和環境的嘈雜,富人又會漸漸遷往郊區或鄉村,而窮人卻沒有能力遷出來,只好留在城市。

記得去年清明節假期,我坐在灑滿陽光、綠意濃濃、鳥鳴雞也鳴的院子,家裡大黃陪著我看著這詩一般的遠方和田野,享受著浮生這半日閒,鄰居突然從城裡回來了,說是清明節回老家來上墳的。

我爺爺建國前就一直在當老師,叔叔接了爺爺的班去了國企當了工人,後來分了房子並娶了城裡的媳婦,現在由於拆遷分了幾套房子,也得到不少拆遷費。而我爸爸在恢復高考後,考上了某大學,卻因為爺爺在文革期間捱過批鬥還沒被平反,再加上村支書的阻撓,沒有上成大學,就留在了農村,後來就當了當地老師,娶了農村媳婦。

幾年後富人將從城市遷往郊區或鄉村,而窮人卻再沒有能力遷出來

我從小便生活在農村的這樣一個半耕半讀的家庭,童年生活真的既充滿了田園的樂趣,又受到了文化的薰染。人生也因此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春天和小夥伴去田野採花、嬉戲,有時大家沿著鐵軌走向一個不知目的地的遠方,傍晚再沿著鐵軌回來;夏天去池塘游泳、捉魚、採蓮蓬;秋天和小夥伴去田裡偷玉米、大豆烤了吃;冬天裡堆雪人、滑冰、過年,下大雪的時候坐在家裡熱炕上讀紅樓夢,感受大觀園的姐妹們開詩社是一種什麼樣的樂趣,思考琉璃世界白雪紅梅那一回寶玉和妙玉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這些美好的回憶是城市長大的孩子所不會有的。

幾年後富人將從城市遷往郊區或鄉村,而窮人卻再沒有能力遷出來

而鄰居來了之後唯一的話題便是相親與買房問題,說現在結個婚,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要在城裡有房子。現在要想找到媳婦,沒有房子是不可能的,要想娶個城市的姑娘那就更要買房了。對於我來說,要想買房子就必須用光家裡的積蓄付首付,然後每個月拿出工資的一部分還房貸,淪為一個不折不扣的房奴了。

我不同意這個觀點,於是我就想對鄰居解釋,我們家就在外環路附近,離工作的地方也這麼近,即使騎電動車從城市的這一端到另一端也才用30多分鐘,以後再買輛汽車,有了錢可以蓋更新更漂亮的房子,居住在一個單獨的大院子裡,房間也比樓房大而且多,不是比居住在城市的蜂窩煤、馬蜂窩裡更舒適嗎,特別是交通越來越發達,交通工具也越來越先進,通信系統更完善,農村的環境和空氣都很好,更適合生活。

幾年後富人將從城市遷往郊區或鄉村,而窮人卻再沒有能力遷出來

記得上中學時,老師也在地理課上說過,城鎮化的初期會有很多富人遷到城市,但是隨著交通和通訊的發達,再加上城市空氣的汙濁和環境的嘈雜,富人又會漸漸遷往郊區或鄉村,而窮人卻沒有能力遷出來,只好留在城市。我知道這樣是說不通鄰居的,更說不通那些待嫁的姑娘和丈母孃,他們的價值觀裡只要在城市擁有或買了房子住在那樣的馬蜂窩裡就是體面的城市人,不買房住在農村裡,就算離城市再近,院子房子再大也是不光彩的農村人。但我打算鐵了心和這樣的價值觀反抗到底了,索性也就不解釋了,只好一直保持沉默。

幾年後富人將從城市遷往郊區或鄉村,而窮人卻再沒有能力遷出來

他們這樣扭曲的價值觀也正是開發商、多房一族通過電視、網絡、各種文藝作品所極力宣傳和灌輸的。中國的房地產騙局就源自這樣沒有任何邏輯像魔咒一樣的愚昧的價值觀。再加上炒房者把房價炒得這麼高,讓人們覺得擁有了價格高的東西就是有錢人了,而沒人真正的靜下心來去考量其實際價值和財富。

一夥人之所以拿一種教條式的價值觀去給別人洗腦,根本目的就是讓人們無條件的去淪為這種價值觀的奴隸,進而成了價值觀宣揚者的廉價奴隸。人生要想不做別人的奴隸,唯一的途徑就是不要相信教條,而是要儘量多讀各方面的經典書籍多觀察多思考社會的各種現象,去發現隱藏在各種現象背後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規律,去遵從這些規律,而且要有自己獨立的價值觀和信仰,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和信仰及生活方式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才能不淪為既定教條和別人價值觀的奴隸。魯迅先生說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我想真的猛士還要敢於堅守自己的價值觀,敢於追求自己的不同於別人的生活方式,敢於面對不買房的歧視和閒言碎語,甚至敢於直面沒有婚姻的人生。

幾年後富人將從城市遷往郊區或鄉村,而窮人卻再沒有能力遷出來

中國房地產的瘋狂的本質是價值觀層面的洗腦,而現在隨著人們漸漸具備了一種獨立的思考能力,就越來越發現了這場騙局,房地產也漸漸陷入了一種危局。

目前的房地產投機屬性遠遠大於商品屬性,投機品的唯一需求動機是投機者對投機品價格普遍看漲的預期,就像限購反而讓房地產越來越熱,最近一連串救市優惠政策也許會釋放一定剛性需求,又會多了點房奴,但最終會導致整個社會看跌的悲觀價格預期,抑制甚至驅趕支撐房地產的投機需求,無益於房地產危局。

幾年後富人將從城市遷往郊區或鄉村,而窮人卻再沒有能力遷出來

如果再像前幾年流動性大放水,只會更加剝離房價和社會普遍真實購買力,造成購買力枯竭,加劇通貨膨脹和更加懸殊的貧富差距,放大泡沫的規模,加劇泡沫破裂時的動盪,無非是飲鴆止渴,擊鼓傳花,只不過傳的是定時炸彈,炸彈將在泡沫破滅前最後一批接盤者手中爆炸,到時候崩潰的肯定不僅僅是房地產市場。

中國房地產的唯一出路是穩住房價的同時加快產業結構轉型,通過普遍提高百姓收入來消化房地產業過剩產能,但太漫長而又無利可圖。

文/顧子午(略有刪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