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王麓水與麓水縣的故事

麓水縣舊址

坐落在山亭區西集鎮風景秀麗的巨龍河北岸、馬莊村內的西集糧所,其前身是麓水縣機關。

棗莊:王麓水與麓水縣的故事

麓水縣,位於滕縣東部山亭一帶,東鄰費縣,西連泗水縣,南至棗莊市,北與蒙陰縣、新泰市交界。1945年12月13日,在解放滕縣縣城的戰鬥中,山東軍區第八師師長王麓水同志不幸光榮犧牲。1946年1月,為紀念王麓水同志,黎玉同志批准,滕縣易名為麓水縣。4月份,經山東省政府批准,麓水縣複名滕縣,將雙山縣改名麓水縣。雙山縣縣委書記孫振華繼任麓水縣縣委書記。至年底,全縣共有黨員2069人。轄11個區委和區公所、一個鎮和鎮公所。1950年5月撤銷,其轄區併入白彥縣,其轄區劃入滕縣、鄒縣、平邑三縣。先後隸屬魯南三地委、魯中南五地委,建國後隸屬臺棗地委。機關先後駐山亭、徐莊、西集。

2008年,山亭區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現了坐落在西集鎮馬莊村的麓水縣機關舊址,並對其進行了詳細的測量、定位、登錄。舊址南距巨龍河約100米;東距s345省道(棗濟公路)300米,原為當地財主老宅,1949年以後改建為國家糧庫(西集糧所),現為木材加工廠,周圍是民居。東西長80米,南北寬50米,共有房屋40餘間,總面積4000平方米。其地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平原地帶,海拔93米。

經山亭區文物管理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麓水縣機關舊址進行多次考察、論證,一致認為其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獨特的古遺址藝術價值,並得到了較好的保護。首先,麓水縣機關舊址其遺址風格具有當地特色。雖然現存不好,但如整修後,亦可作為山區較為典型的歷史性聚落遺址,歷史價值較高。其次,保護狀況較為完整。其三,“四有”工作基本完成。專家認為麓水縣機關舊址作為魯南地區紅色政權的代表性舊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

1999年,麓水縣機關舊址被山亭區人民政府公佈為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被列為棗莊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麓水縣設縣始末

棗莊:王麓水與麓水縣的故事

王麓水,又名培嶽,1913年出生於江西萍鄉縣蘆溪區長豐鄉宗裡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8年參加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9年進入井岡山紅軍學校湘贛蘇區第四分校學習,畢業後分配到軍委警衛連,先後任班長、連長、連指導員。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調任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第二師第五團政委,參加了蘇區反圍剿鬥爭和二萬五千里長徵。

長征後期曾先後任第五團團長、政治委員。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五團政治處副主任。參加平型關戰鬥中負重傷。l938年傷愈後任第一一五師補充團政治委員。在風凌渡戰鬥中,率部擊潰3000餘日軍的進攻。後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晉西支隊政治部主任,1940年率部入魯,歷任第一一五師教導第二旅政治部主任、山東縱隊第一旅政治委員。1943年夏至1945年任中共魯南區委書記兼軍區政治委員。

在魯南抗日根據地極端艱難的時期,率領魯南軍民打垮了入魯反共的國民黨頑固派李仙洲部第一四二師,指揮了殲滅李子瀛的坊前戰鬥,消滅了慣匪劉桂堂,從根本上扭轉了魯南的鬥爭形勢。爾後又發起了討伐偽第十軍軍長榮子恆,討伐周侗、王洪九、張裡元等戰役,在率部攻取閆村的戰鬥中,活捉保安二師師長申憲武,使魯南根據地得到鞏固和發展。

抗戰反攻開始後,擔任山東野戰兵團第八師師長兼政治委員,率部連克臺兒莊、嶧縣、宿羊山、鄒縣、官橋等重要城鎮。年僅32歲的王麓水,身經百戰,屢立戰功,直至血灑滕縣,為國捐軀,用年輕的生命譜寫了一首為人民、為革命光榮獻身的壯麗詩篇。

棗莊:王麓水與麓水縣的故事

棗莊:王麓水與麓水縣的故事

棗莊:王麓水與麓水縣的故事

王麓水犧牲後,中共中央領導人董必武、謝覺哉等中央領導同志先後來電弔唁挽悼,其中謝覺哉的輓詞是:“十七參軍卅二死,功在人民名在史”。魯南區黨委、行署、軍區及八師成立了治喪委員會。新四軍兼山東軍區首長陳毅、張雲逸、黎玉等專程到八師舉行追悼會,向全師官兵表示慰問,號召指戰員學習王麓水的革命精神,堅定勝利信心。

1946年3月1日(農曆一月二十八),魯南區黨政軍機關和萬餘群眾於滕縣城北關的廣場上舉行隆重悼念大會,送別王麓水靈柩移至趙鎛縣文峰山安葬。送靈儀式上,魯南區黨委副書記張雨帆,行署主任李樂平、軍區司令員張光中、參議長彭畏三等分別在會上講了話,張雨帆作為主祭人高度讚揚王麓水同志為魯南人民解放事業做出的重大貢獻,號召魯南軍民團結起來,化悲痛為力量,堅決保衛勝利果實,與國民黨反動派鬥爭到底。八師政治部主任劉春宣讀祭文時幾至泣不成聲。魯南軍區張光中司令員嗚咽不止,萬春圃副司令員老淚縱橫,親扶靈柩送至趙鎛縣文峰山安葬,與原魯南區黨委書記趙鎛一起,同眠在文峰山前。趙鎛縣委、縣政府負責人和各界人士迎接靈柩的到來,靈車經過的路旁,沿途群眾自發地擺臺設祭,虔誠叩拜,很多人悲痛欲絕,追趕著靈柩,哭喊著魯南人民的好書記、好師長王麓水。這是繼1941年趙鎛英勇就義以後,時隔四年,魯南又一位人民愛戴的區黨委書記捐軀疆場。

為紀念王麓水,華東野戰軍第三縱隊把軍報命名為《麓水報》,滕縣,易名為麓水縣(1946年5月,經山東省政府批准,麓水縣複名滕縣,雙山縣改名麓水縣),滕縣中學改名為麓水中學。滕縣人民還在龍泉塔旁、荊河岸邊建造了王麓水烈士紀念碑亭。全國解放後,魯南人民將王麓水烈士的忠骸由文峰山魯南烈士陵園遷葬於臨沂華東烈士陵園,修建了陵墓,雕刻了塑像。中共中央領導人朱德、董必武和陳毅等分別為王麓水烈士墓題了詞。其中董必武的題詞是:“身是萍鄉一僱工,參加革命顯英雄。魯南解放開新局,痛惜城郊未競功”。(趙連友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