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歡迎點擊右上方紅字關注“燃燒的島群”,我們不做他人文章的搬運工,只提供準確的歷史依據和獨到的見解分析,用地緣學、心理學和社會學來講述歷史和旅行的精彩!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麥克阿瑟必須回到菲律賓!

1942年初當他被以總統特令的方式“調離”菲律賓時,他的內心是極度失落的。經過了艱苦的兩年多的奮戰,今天,他總算可以踏著海浪踱步上岸,以貌似輕鬆的語氣提著廣播宣佈:“I am back!”(原文是“I had returned!”)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1. 麥克阿瑟回到菲律賓,本彩繪特意把一種高大上的感覺硬塞給讀者

事實上,麥帥對菲律賓的反攻原因的分析也不無道理,政治上——菲律賓自十九世紀末美西戰爭後就成為美國殖民地,無論是語言基礎還是群眾基礎,菲律賓都要比臺灣好得多;地理上——菲律賓島嶼眾多,美軍可儘早獲得立足點;戰略上——只要美軍登陸菲律賓的任意島嶼,就可以憑藉強大的航空兵將日軍從空中和海上一掃而光,達成切斷日本生存線的目的;戰術上——被眾多內海和海峽分割開的菲律賓群島易攻難守,美軍儘可選擇軟肋攻入,日軍卻必須分兵把守,防線漫長而脆弱。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2. 小林晴久畫作:從文萊出發迎戰美國艦隊的慄田艦隊,前方為重巡,後方為兩艘大和級戰列艦

萊特島就是這樣一個軟肋!此島位於菲律賓群島中南部的東側,遠離日軍力量最強的呂宋大島,又比南部荒涼的棉南老島更靠近關鍵的日本航線(原計劃是先打棉南老島再打萊特島,後判斷日軍實力下降而直接跳島),也是從東方聚力而來的美軍最接近的登陸地。為了打好這一仗,美軍傾巢而出,出動了第三艦隊和第七艦隊兩支大艦隊。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3. 由修復後的老式戰列艦組成的美軍第七艦隊

尼米茲雖然輸掉了與麥克阿瑟的奪島之爭,但是他顯然不會放棄對自己麾下艦隊的主導權。第三艦隊指揮官是尼米茲手下最富有進攻精神的哈爾西中將,他指揮著全部的快速戰列艦和快速航空母艦,是海軍直接指揮的主力部隊。第七艦隊指揮官是金凱德海軍中將,他旗下的艦隻雖然數量非常龐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全部為舊式戰列艦和慢速的護航航空母艦,另有高達57%的艦隻是運輸船或登陸艦(420/738)。顯然,他的艦隊將負責運輸和掩護陸軍的登陸。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4. 熱帶叢林中負隅頑抗的鬼子戰防炮陣地

1944年10月20日,美軍開始在萊特島大舉登陸,當天即有逾6萬人上岸,對島上的2萬日軍形成壓制優勢。同時,鋪天蓋日的美軍艦艇更是掌控了萊特島東岸的海洋和天空,並牢牢扼守住南北兩條重要的海峽通道——北路的聖貝納迪諾海峽,和南路的蘇里高海峽。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5. 萊特島登陸場的美軍艦艇,有序排列且防護嚴密

因為日軍最重要的基地和兵力多半集中在北方的呂宋大島,因此北路聖貝納迪諾海峽被交給實力強大的哈爾西的第三艦隊防守。南部蘇里高海峽靠近萊特島美軍登陸灘頭,由第七艦隊負責直接掩護登陸並保護海峽,包括麥克阿瑟上將、金凱德中將等人都坐鎮在此,等待登陸戰役的勝利。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6. 慄田艦隊下屬的利根號巡洋艦,注意艦橋前方的四座主炮塔

10月24日,兵分兩路進犯的日軍水面艦隊均遭到美軍的空襲,北路的慄田艦隊遭到多次空襲,損失了最新最大的鉅艦武藏號(詳見 ),南路的西村艦隊因為規模較小,美軍只進行了一次規模不大的空襲(詳見 ),而把主要的戰鬥留給在蘇里高海峽嚴陣以待的第七艦隊。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7. 在蘇祿海遭到美軍空襲的扶桑號戰列艦(下)和最上號航空巡洋艦(上)

防守蘇里高海峽的第七艦隊設置了三道防線,第一道由39艘魚雷艇組成,分佈在從保和島南部水域至蘇里高海峽入口處的淺海處。這支不顯眼的小艇部隊面對強敵也毫不手軟,頻繁向西村艦隊出擊,雖然沒能獲得戰果,卻為主力艦隊提供了第一時間的預警。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8. 哈爾西的第三艦隊編入的都是新銳快速戰列艦,包括最新最大的衣阿華級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西村艦隊被第七艦隊的魚雷艇不斷騷擾的同時,慄田健男的中路主力艦隊於25日0時35分順利通過了聖貝納迪諾海峽,沒有遭到任何攔截!——原先應該防守在此的TF34(計劃由5戰艦6巡洋14驅逐艦組成,由瓜島夜戰成名的威利斯·李海軍中將指揮,關於威利斯·李在瓜島夜戰的指揮詳見 )剛好在4小時前被哈爾西集合帶向北方,準備痛擊小澤治三郎指揮下的機動部隊(航空母艦部隊)。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9. 在美國人的計劃裡,第三艦隊的快速戰列艦才是與大和級的同級別的玩家

更要命的是,由於TF34是當天下午3點12分才下令從第三艦隊的第2、4兩個大隊中抽調出來臨時組建,這個電報被負責直接保護萊特島登陸灘頭陣地的第七艦隊司令金凱德中將收到,金凱德想當然地認為哈爾西已經抽調了強大的水面艦隊組成TF34,並且會牢牢守住聖貝納迪諾海峽,因此他放心的從自己的第七艦隊裡抽調出幾乎全部巡洋艦以上的大艦,和多達20艘新銳驅逐艦(佔其驅逐艦總數接近三分之一)南下防守蘇里高海峽,剩下的驅逐艦僅僅夠勉強為護航航空母艦編隊和灘頭陣地提供基本的反潛護航,沒有想過可能遭遇日方強大的水面艦隊,這為25號早上發生的薩馬島海戰留下了伏筆。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10. 蘇里高夜戰第一階段:美軍魚雷艇的攻擊

如果在這個陣雨的暗夜裡,西村和志摩艦隊能夠收到慄田艦隊安全通過聖貝納迪諾海峽的消息,日本人很可能會做出更合理的南北夾擊戰術調整。當哈爾西把第三艦隊的全部力量都帶往北方後,掩護萊特島登陸陣地的只剩下金凱德的第七艦隊,這支艦隊聽起來數量龐大,有6艘老式戰列艦、11艘巡洋艦、18艘又慢又小的護航航空母艦(載機700架)、86艘驅逐艦和25艘主要用於反潛的護衛艦,但如果慄田、西村和志摩三支日本艦隊相加的話,也有7艘戰列艦(含2艘大和級)、16艘輕重巡洋艦、23艘驅逐艦,因此在撞大運的情況下,日軍有機會憑藉主力艦的優勢,擊垮相對較弱的美第七艦隊,並有可能嚴重破壞美軍的灘頭陣地。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11. 小林晴久畫作:在錫布延海被美軍持續空襲中的慄田艦隊

然而這種情況始終沒能發生,當天下午,慄田艦隊和西村艦隊之間的通訊聯繫成了大問題,西村於下午14時10發出過241410號電,通報了自己的方位,而慄田忙於應付美軍空襲,直到16時才回電通報戰況,並且一度折返回頭,這招既欺騙了美國倔老頭哈爾西,也騙住了同夥西村和志摩。此後,慄田就再未通報自己的方位和戰況,以至於當天晚上西村祥治左等右等也沒有慄田的消息,不得不硬著頭皮獨闖蘇里高!(詳見 )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12. 小林晴久畫作:慄田艦隊武藏號戰列艦被集中攻擊九小時後沉沒

如果西村在半夜時分能獲知慄田健男通過聖貝納迪諾海峽的消息,西村和志摩仍有機會掉頭南下,集合成一支更強大的力量,並且計算好慄田艦隊的行程時間,推遲到白天再行北上突破蘇里高海峽。在那種情況下,金凱德將無法攔截全部的日本艦隊,甚至可能被日本人暗算成功,當然,三支日本艦隊可能連一條船都剩不下來!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13. 西村祥治艦隊進入蘇里高海峽後的路線,注意其在半夜0時尚未受損,仍有迴避戰鬥的機會

以上種種架空的閒話暫且擱置,真實的歷史中,直到10月25日凌晨2時16分,美軍魚雷艇隊才受命停止了對西村艦隊的騷擾性攻擊,此時西村艦隊已進入南北向的蘇里高海峽中部,並保持隊形向正北航行。2時53分,擔任側翼掩護的時雨號驅逐艦通過其裝備的二二式對海搜索雷達發現了一個移動目標,並立即報告“發現敵艦艦影,距我方位10°,8000米!”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14. 時雨號驅逐艦屬白露級,是日本首級安裝四聯裝魚雷發射器的驅逐艦

西村此刻遭遇的對手正是美第54驅逐艦中隊的3艘驅逐艦裡米號(DD-688 Remey)、麥高恩號(DD-678 McGowan)和梅爾文號(DD-680 Melvin),蘇里高海戰的美軍現場指揮官奧登多夫海軍少將給鬼子準備的第二道防線,正是由第54、24和56三個驅逐艦大隊組成的魚雷之海!

2時06分,第54驅逐艦中隊指揮官卡伍德上校接到魚雷艇報告後,把中隊分為東西兩隊,其本人率3艦取道東側,另菲利普斯中校率2艦取道西側,意圖對日艦隊實施兩面夾擊。3時,第54驅逐艦隊在煙霧的掩護下衝鋒到西村艦隊附近,在8000米左右距離齊射47條魚雷,而後掉頭在煙幕掩護下高速撤離。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15. 被一條魚雷命中即誘發劇烈爆炸的扶桑號,結構強度之差令人歎為觀止

3時10分,最上號瞭望哨發現了右舷疾馳而來的魚雷航跡並進行了緊急右滿舵迴避,魚雷在其艦首五六米出駛過未能命中。笨重的戰列艦就遠沒有那麼幸運了,扶桑號被梅爾文號發射的魚雷命中右舷,這條老艦失去動力而脫離了編隊。

最上號默默駛過扶桑號滿是烈火的殘骸,跟在山城號之後1000米繼續前行。扶桑號中雷後也許是無線電故障原因,沒有發出任何通訊信息,以至於西村本人都無法獲知其準確情況。30分鐘後,扶桑號的中央炮塔彈藥庫被引爆,艦上迸發出沖天的烈焰,船身也一折為二,繼續漂浮在水面上熊熊燃燒。傳統的戰史一般記錄扶桑號被炸成兩截後,仍各自漂浮了1-2個小時才沉沒,這是包括最上號倖存者和志摩艦隊的部分目擊者的證詞。但是一位扶桑號自己的倖存者小川秀夫(Hideo Ogawa)在1945年被審問時寫道:“25日凌晨4時後,扶桑號慢慢向右舷翻覆,我和其他人都被海水沖走了。”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16. 過分歪曲的艦橋,和中部分離的兩座炮塔是扶桑號的特徵

一般認為,扶桑號被梅爾文號命中2-3條魚雷,其中一條引發了油料起火,由於日本艦隊裝載的原油具有極強的揮發性,很容易引起火災,因此可以認為扶桑號中雷後一直在劇烈的燃燒,引起沖天的大火,這可能就是扶桑號發生“大爆炸”的原型。扶桑號無論結構多差,畢竟還是一條經過現代化改造的戰列艦,很難想象會被魚雷從中間炸成兩截並都在水面上漂浮了這麼久(斷船通常會迅速沉沒,可參考泰坦尼克號)。二戰美國海軍史專家塞繆爾·莫里森的著作裡則寫道扶桑號的船頭半截後來被路易斯維爾號重巡炮擊沉沒,尾部半截則在5時20分才沉沒在卡尼翰島外(Kanihaan Island)。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17. 蘇里高海峽內的日軍沉船位置示意圖,注意扶桑號的前後兩段殘骸位置

無論如何,扶桑號算是在美軍驅逐艦第一輪的雷擊中就交代了。由於扶桑號中雷時動靜還不算太大,西村祥治一時沒有意識到這條姐妹艦的遭遇,而且最上號很快就跟上了山城號,更讓西村錯誤以為扶桑號還跟著旗艦前進。

3時16分,西村用望遠鏡看見前方300°左右有兩個艦影,他下令各艦一齊緊急向右轉舵90°,並開始炮擊美軍驅逐艦。由於夜間視線不良加上美艦施放煙幕的干擾,日軍的炮擊毫無準頭。隨著美艦的退去,西村以為已經避開了魚雷群,下令轉回正北的航路,但是他的回正太早了一點,日本人驚恐地發現魚雷還在接近,此時再度迴避已經來不及了。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18. 朝潮級驅逐艦,裝備6門5英寸主炮,2具四聯裝九三魚雷發射器

時雨號艦長西野在戰後回憶道:“當航向回覆0°時,左邊萊特島的直角位置那裡突然有魚雷迅速襲來,好像有20到30條吧。雖說是暗夜,但是由於被魚雷的尾波攪起了夜光蟲的光,就如同忽然點起了燈,海上啪地亮了起來。”

第54驅逐艦中隊這一輪的齊射還獲得了驚人的戰果:滿潮號及山雲號幾乎是同時中雷!滿潮號左舷機艙被命中,喪失了動力不能航行。山雲號中雷後發生大爆炸,“如同一塊燒紅的鐵塊投入水中般”發出噝噝聲響並且迅速下沉。朝雲號前主炮下方被命中,艦艏被切斷,只能以12節左右的低速航行。旗艦山城號的左舷後部也被魚雷命中,該艦不得不向兩個彈藥庫注水,導致第5、6號炮塔兩個後主炮不能使用。到3時22分,沒有中雷的只剩下最上號和時雨號兩艦。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19. 西村艦隊朝雲號驅逐艦的艦橋殘骸,2017年11月28日由保羅·艾倫宣佈發現

直到此時,西村依然沒有退縮,他向慄田和志摩發出了250330號電:“第二號緊急戰報,蘇里高海峽北口兩側均有敵方魚雷艇和驅逐艦,我驅逐艦兩艘被雷擊中後正在漂流,山城也中雷一發但無礙戰鬥。”他這裡根本沒有提及扶桑號及瞬間沉沒的山雲號,或許是因為他並不清楚此二艦的狀況,也可能是他故意不報告這兩艘疑似沉沒的戰艦。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20. 參戰美軍驅逐艦基本是清一色的弗萊徹級,五座單裝炮加五聯裝魚雷管成為強大武備的保障

大約10分鐘以後,美軍第24驅逐艦中隊的6艘驅逐艦出現在前方,他們同樣分為東西兩側實施夾擊。澳大利亞驅逐艦阿倫塔人號和兩艘美國驅逐艦基倫號(DD-593 Killen)、比爾號(DD-471 Beale)從東側接近日艦隊,對準山雲號爆炸火光襯托出日艦的影子齊射出14條魚雷。基倫號的魚雷又一次命中了山城號左舷舯部,使其航速降到5節,花了好幾分鐘才有所恢復。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21. 扶桑級山城號,1944年狀態

西村知道山城號氣數已盡,故發出“本艦中雷,各艦繼續前進攻擊敵艦”的指令,這個指令使時雨號的西野艦長更加確信先前中雷落伍的為山城號,自己一直跟隨著扶桑號在行動,由於西野是西村艦隊唯一倖存下來的艦長,他的這個誤會在後續戰史研究時曾經誤導了不少人。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22. 弗萊徹級基倫號(DD-593),1944年6月1日在普吉桑德軍港外海

第24驅逐艦中隊的另外三艦哈欽斯號(DD-476 Hutchins)、戴利號(DD-519 Daly)和貝奇號(DD-470 Bache)也在3時29分以後齊射15發魚雷,可惜無一命中。發射完畢後,三艦並不急於返航,而是改變航向用火炮向漂浮在水上的滿潮號和朝雲號射擊。由於雙方艦隻距離較近,後方的美巡洋艦隊不得不發來信號,要求驅逐艦讓出給巡洋艦火炮的射界。

以最小的代價完爆戰列艦,美軍在蘇里高海峽差點玩砸了

圖23. 第24驅逐艦中隊指揮官麥克·梅恩上校戰後在介紹本隊的戰鬥過程

3時50分,哈欽斯號射出其最後5發魚雷,將滿潮號送進了海底。在撤離戰場時,三艦還和最上號相遇,用5英寸主炮與其對射一陣之後,方才轉舵北上而去。

驅逐艦的表演暫時告一段落,接下來該是巡洋艦和戰列艦登場的時間了,可憐的西村艦隊此時只剩下三條戰艦:半條命的山城號戰列艦,命大的最上號重巡洋艦、和著名祥瑞艦時雨號驅逐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