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翻盤!習近平先後5次對這塊「不毛之地」作出重要指示,爲啥?

逆风翻盘!习近平先后5次对这块“不毛之地”作出重要指示,为啥?

逆风翻盘!习近平先后5次对这块“不毛之地”作出重要指示,为啥?

咬定綠色聳豐碑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打造踐行“兩山”理論示範區紀實

農民日報記者 何蘭生 吳晉斌 李朝民 李國龍 馬玉

初夏的右玉,長天蔚藍,大地遼闊,綠色沁人。

5月18日,首屆塞上朔州長城國際旅遊節在山西省右玉縣開幕。品塞上風情畫展,走千年西口古道,觀國際馬術比賽,吹吹涼爽的風,吮吸清清的空氣,嘗一嘗塞上生態農品……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和遊客,在嚐鮮休閒旅遊的逍遙愜意中,感受到右玉綠色經濟發展的新活力,尋找到投資興業的新商機。

開幕式的舉辦地殺虎口,曾歷千年干戈,經百年繁華,送昭君出塞,迎晉商榮歸,幾經起落興衰。如今,獨特的歷史文化、優渥的生態環境,引來了眾多遊客。殺虎口所在的殺虎口村成立了旅遊專業合作社,貧困戶拿扶貧資金入股分紅,合作社為旅遊風景區輸送勞務,還辦起了農家樂,提供農家飯、民宿等旅遊服務項目,村民們依靠旅遊產業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殺虎口旅遊風景區,是右玉發展的縮影。近年來,右玉依託近70年來打造的綠色生態優勢,踐行“兩山”理論,遵照習近平總書記對右玉的指示要求,大力弘揚右玉精神,一如既往珍視綠色,依靠綠色發展經濟,補齊貧困短板,築牢鄉村振興基礎,打造全域旅遊經濟新動能。一幅踐行“兩山”理論示範區的多彩畫卷,正迤邐展開。

初夏時節,記者一行來到右玉,與幹部群眾座談,訪合作社、加工廠、農家樂,現場體會右玉精神內涵,感受綠色文化的點點滴滴,見證右玉打造踐行“兩山”理論示範區的探索實踐。

逆风翻盘!习近平先后5次对这块“不毛之地”作出重要指示,为啥?

培厚發展“土壤”,在生態文明時代找準自身座標

——在農業文明時代,右玉生態環境惡劣,風沙彌漫;在工業文明時代,右玉致力彌補生態劣勢,建設綠色家園;歷史來到了生態文明時代,右玉依託生態優勢,迎來了“彎道超車”的機遇

右玉幹部學院展覽館和弘揚右玉精神主題油畫館裡,都在顯眼的位置上陳列著同一張油畫,講述的是右玉第一任縣委書記張榮懷問計於民的故事。

1949年初夏,在調研的路上,張榮懷看到一片莊稼長勢喜人,既驚喜又驚訝,就問在地裡勞作的老鄉。老鄉說:“大道理呀我不懂,我就知道種了樹,才能擋住沙子,擋住沙子才能打下糧食!”

人要在這裡生存,樹就要在這裡紮根。也就是從那時起,右玉提出“右玉要想富就得風沙住,要想風沙住就得多栽樹,想要家家富每人10棵樹。”拉開了右玉綠化的序幕。

位於毛烏素沙地邊緣,昔日右玉是不毛之地,沙進人退,河道乾涸,土地龜裂。近70年持之以恆植樹造林,從第一任縣委書記開始至今,20任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幾代人艱苦奮鬥、接續奮戰,植樹1億多棵,趕走狂沙肆虐,贏得綠色家園。右玉從“不毛之地”變“塞上綠洲”,從“真苦真窮真荒涼”到“好山好林好風光”。林草綠化率從不足0.3%提升到54%。

習近平同志先後5次對右玉作出重要指示。在2017年12月18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塞罕壩林場、右玉沙地造林、延安退耕還林、阿克蘇荒漠綠化這些案例來看,只要朝著正確方向,一年接著一年幹,一代接著一代幹,生態系統是可以修復的。

定睛右玉,有獨特的區位優勢。位於大同、朔州、呼和浩特一小時經濟圈和北京、太原、包頭三小時經濟圈,毗鄰旅遊需求旺盛的城市人群。右玉有綠色優勢和紅色優勢。“塞上綠洲”“右玉精神”早已是右玉耀眼的名片。右玉還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優勢。位於400毫米等雨線附近,不僅擁有農牧交錯帶的大量自然風光,而且人文遺存豐富,域內古堡、古橋、古村、古長城隨處可見。

然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獨特優勢並沒有轉化成發展勝勢。曾經,在煤炭黑色經濟的大環境中,右玉的綠色在三晉大地顯得極為微弱。但發展實踐證明,黑色經濟難以維繫,不僅增長乏力,還破壞了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態家園。山西省委、省政府認識到了經濟轉型升級的緊迫感和必要性,認識到右玉這顆綠色火種的“種子”價值。

把右玉放入文明變遷的時空中觀看,在農業文明時代,右玉生態環境惡劣,風沙彌漫;在工業文明時代,右玉致力彌補生態劣勢,建設綠色家園;歷史來到了生態文明時代,右玉依託生態優勢,迎來了“彎道超車”的機遇。右玉人深知右玉雖然綠起來了,但要富起來,還有一段路要走,最終還得要靠“綠起來”走向“富起來”。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朔州市委書記陳振亮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大力學習弘揚右玉精神、讓右玉精神在朔州率先化為生動實踐,是我們的重要政治任務。朔州市持續深入開展‘右玉精神在朔州’主題實踐活動,讓山川綠起來、群眾富起來、風氣正起來,努力建設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自然生態,不斷深化教育、鑄牢意識,正確選人用人、樹牢導向,堅持挺紀在前、築牢防線,努力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迎難而上、艱苦奮鬥,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右玉精神,成為全市廣大幹部正確的政績觀,成為保持革命鬥志、發揚革命精神的具體行動。”

為進一步弘揚右玉精神,發揮右玉縣在全省綠色發展、轉型發展、生態脫貧中的示範帶動作用,2017年9月,山西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專門印發《關於支持右玉縣綠色發展暨生態文化旅遊開發區建設的若干措施》,架起了右玉綠色發展的四梁八柱。與此同時,朔州市委、市政府也制定了《關於支持右玉縣綠色發展暨生態文化旅遊開發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出臺了40條措施,推進右玉生態文化旅遊開發區建設。

在5月18日召開的右玉“兩山理論與右玉綠色發展”峰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主題為右玉踐行“兩山”理論把脈支招。峰會指出,右玉踐行“兩山”理論,當前最關鍵的是結合右玉綠色經濟所處的發展階段,尋找到一條切實可行的發展路徑,提出要深入挖掘右玉精神在踐行“兩山”理論中的價值意義,要更多發掘自身特色,要科學系統規劃,要引進優勢企業主體,要高標準建設、高質量打造,要加強宣傳推介等建議。

右玉的生動實踐是“兩山”理論的現實註腳。在朔州市委副書記、弘揚右玉精神領導組第一副組長操學誠看來,要把踐行“兩山”理論作為一場深刻的發展革命,讓右玉精神蘊涵的人民立場、奮鬥精神、正確政績觀成為幹部群眾的價值追求和行為規範,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強大精神動力和力量源泉,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旅遊發展和鄉村振興,精心做好紅色文化、綠水青山、旅遊三篇大文章,努力打造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的示範區和綠色發展的先行區。

逆风翻盘!习近平先后5次对这块“不毛之地”作出重要指示,为啥?

扎牢思想“根系”,讓右玉精神再放光華

——把對綠色的渴望、對生態的信仰化為幹部群眾踐行“兩山”理論的價值認同和精神追求;把精神的力量轉化為幹部群眾的實際行動,繼續“一任接著一任幹”,一步一個腳印,把“兩山”理論的深刻內涵落地為右玉發展新篇章

右玉人稱楊樹為“小老楊”,楊樹生長在南方肥沃的土壤裡可直插雲霄、遮天蔽日,“小老楊”卻長得矮矮小小、佝僂著腰。然而50年來,他們倔強不屈,固定住腳下的沙地。在右玉精神主題油畫館中“小老楊”“冬風勁草”“生命不朽”等作品,生動展現了右玉一木一草的生生不息,也詮釋著右玉精神的博大精深。

什麼是“右玉精神”?2012年9月28日,習近平同志在山西省委《關於學習弘揚右玉精神情況的報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對右玉精神進行了進一步昇華和凝練:右玉精神體現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迎難而上、艱苦奮鬥,是久久為功、利在長遠。

在踐行“兩山”理論中,怎樣讓右玉精神再放光華?右玉縣委書記吳秀玲說,應該把右玉人對綠色的渴望、對生態的信仰,化為幹部群眾踐行“兩山”理論的精神追求和實際行動。

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指出,右玉精神是寶貴財富,一定要大力學習和弘揚。右玉精神是右玉的紅色瑰寶,它不僅是右玉黨員幹部艱苦奮鬥的精神源泉,也必將在踐行“兩山”理論中釋放新的更加奪目的光芒。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學習和弘揚右玉精神,2016年10月15日,中共山西省委在右玉召開“學以致用,以用促學,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引向深入”學習交流會,省委書記駱惠寧指出:“要深刻領會習總書記關於右玉精神重要指示的深刻內涵,始終堅持為人民謀利、為人民服務的政績觀,保持迎難而上、艱苦奮鬥的英雄本色,保持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實幹精神,真正把右玉精神運用到實踐中,更好地促進各項工作。”

朔州市委始終把學習弘揚右玉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重要工作抓手。今年年初,調整後的市委常委班子,集體赴右玉縣重溫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右玉精神的重要指示。為進一步加強學習弘揚右玉精神工作,專門成立了由市委書記擔任組長的弘揚右玉精神領導組,市縣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學習弘揚右玉精神、生態文明建設、右玉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等各項工作。

2017年6月,在山西省委組織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右玉幹部學院成立,山西省委黨校第61期中青班、第5期青幹班學員來到右玉,成為右玉幹部學院的第一批學員。他們走進展覽館,觀看右玉近70年的滄桑鉅變,到現場教學點和體驗教學基地,實地感受體驗植樹戰風沙的艱難困苦,回到課堂,聆聽老幹部、專家深入淺出的講座報告。

“學院堅持以黨性教育為重、以右玉精神為魂、以學員為本,為黨培養忠誠、乾淨、擔當的優秀幹部。”右玉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右玉幹部學院常務副院長王悅說。右玉幹部學院是山西省委組織部建設的兩所幹部學院之一,成為中共中央黨校的教學聯繫點。目前,右玉幹部學院已累計開展培訓200多期,培訓13900多人。

“組織”的力量把右玉精神武裝入幹部的頭腦,營造幹事創業的政治氛圍;而“宣傳”的力量,則把右玉精神化為廣大人民的自覺行動,凝聚起共同追夢的精神共識。

“右玉堅持對內增強凝聚力、對外提升影響力,通過新聞媒體平面化呈現,運用文藝作品形象化反映,全方位、多視角、深層次地向外界宣傳和展示右玉精神。”右玉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韓日華說。

對內增強凝聚力——

抬頭仰望南山森林公園的綠化豐碑,感受右玉幹部群眾精神深處的圖騰;走進萬畝松濤園,聆聽一個個平凡而偉大的植樹故事;在右衛糧倉藝術館,品味一幅幅藝術作品,感受右玉人戰天鬥地的凌雲壯志……在右玉,這些都是廣大幹部群眾學習右玉精神、汲取前進力量的重要基地。即使在美麗鄉村的建設中,右玉精神主題元素也被嵌入到文化廣場、文化活動室裡,點點滴滴傳遞力量。

對外提升影響力——

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大型音樂舞蹈史詩《為有犧牲多壯志——右玉和他的縣委書記們》走進北京保利劇院,激發了首都觀眾尤其是青年觀眾的觀劇熱情,使觀者體驗到一種綿延而深沉的感召力。山西省委宣傳部還組織在右玉拍攝了電視連續劇《燃情歲月之右玉和她的縣委書記們》,把右玉精神搬上舞臺和熒幕。右玉還正在打造中央美院的實習實訓基地,引來中央美院的畫家到右玉創作,建立起弘揚右玉精神主題油畫館,右玉精神油畫·攝影展還進京展覽。今年暑期,朔州市委、右玉縣委還將聯合共青團中央學校部等開展“弘揚右玉精神、爭做時代新人”暑期實踐專項行動,組織動員全國百所高校大學生赴右玉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右玉精神成為更多青年人的價值追求。

5月18日,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典範齊聚右玉,浙江省安吉縣、陝西省延安市、河北省塞罕壩林場、新疆自治區阿克蘇市和山西省右玉縣,共同發出“右玉綠色宣言”。“踐行‘兩山’理論不動搖,厚植綠水青山不懈怠,堅持綠色發展不鬆勁,推進共治共享不停步……”從右玉共同再出發,五地將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讓“兩山”理論在中華大地化為更加生動的實踐、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

逆风翻盘!习近平先后5次对这块“不毛之地”作出重要指示,为啥?

創新實踐“莖葉”,靠“綠起來”走向“富起來”

——右玉從“綠起來”逐步走向“富起來”,必須堅持綠色發展,用生態綠色產業支撐脫貧攻堅,為鄉村振興打下基礎,為長遠發展積蓄能量,實現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協調推進

脫貧攻堅是右玉當前的首要任務。在全縣幹部群眾共同努力下,截至2017年底,右玉累計實現126個貧困村退出、15918名貧困人口減貧,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46%,成為山西省首批擬退出的國定貧困縣之一,堅持生態立縣、綠色發展的優勢和成果日益顯現。

右玉決戰脫貧攻堅,特色種植業、生態畜牧業、文化旅遊業和光伏、風電等綠色能源產業挑起了產業大梁,而且在今後脫貧攻堅的鞏固提升過程中,產業支撐還將是重中之重。“右玉把脫貧攻堅深度嵌合入全縣產業的發展中,並從厚植鄉村振興產業興旺基礎考慮,因地制宜制定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規劃。”右玉縣副縣長韓志強說。

祥和嶺上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園區內,萬畝燕麥草種植基地和萬噸牧草加工基地保證了充足的飼草源,無論是羊散養期的自由覓食,還是非散養期飼餵,都從源頭上保障了食品安全。“祥和嶺上”品牌創始人張宏祥介紹:“經過幾年發展,‘祥和嶺上’已流轉土地1萬餘畝,形成了‘萬隻羊、萬畝地’的規模,全產業鏈實現年收入6000多萬元,帶動周邊村莊1000多名農民脫貧致富。”

右玉的產業佈局中,全域旅遊是關鍵。右玉縣長王志堅說:“右玉著力構建以生態文化旅遊業為核心的綠色產業體系,變生態資本為經濟資本,化生態優勢為經濟優勢。”右玉抓住全縣域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這塊金字招牌,突出右玉的綠魂、文氣、涼韻、味趣,發展生態遊、農旅遊、文化遊、康養遊、體育遊等。

2017年5月,經山西省政府批覆,在右玉設立了全省第一個生態文化旅遊開發區,總規劃面積417.38平方公里,由殺虎口-右衛文化創意園、環縣城生態產業園、蒼頭河溼地體驗帶三大功能區構成,著力構建以生態文化旅遊業為核心的綠色產業體系。目前,開發區建設蹄疾步穩。

怎樣把特色農產品打造成為旅遊消費的伴手禮?右玉做足了生態這張王牌。“右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適宜生產優質農產品,右玉的羊肉、雜糧、沙棘等農產品品質很好!”一直陪同記者採訪的右玉食藥監局長許志強說。

沙棘汁是右玉餐桌上常喝的一款特色飲品,由沙棘果壓榨而成,富含維生素,具有養胃、健脾、利肺等養生功效。當初右玉為固沙而種下的沙棘樹,現在已被打造成旅遊特色飲品。在右玉縣農特產品展銷中心,記者看到幾十種旅遊飲食產品,有沙棘汁、沙棘籽油、沙棘酵素等沙棘產品,有苦蕎茶、燕麥片、豌豆糊等各色小雜糧產品,還有精準分割和精美包裝的右玉羊產品,這些產品大都採用了精美的小包裝,方便遊客購買攜帶。

產品要賣出去,遊客要引進來,僅有優美的自然生態還遠遠不夠,還必須有品牌化的產品和項目,而這些產品和項目必須依靠有活力的市場主體來發展。右玉十分重視引導本地企業的轉型升級和引進優質企業項目。

桃花園農莊是本地一名房地產老闆轉型投資建設的鄉村旅遊項目。農莊總經理盧文強說:“一到週末,北京的旅行團就來了。”遊客來到這裡,住上一兩晚,享用右玉特色的全羊宴,採摘各式各樣的水果,動手拼組一簇玫瑰,騎騎馬,跑跑卡丁車,自由自在地享受慢生活、田園生活。

近兩年,右玉旅遊產業的招商步伐在不斷加快。在2017山西·右玉西口風情生態文化旅遊招商系列活動上,右玉縣政府和32家旅遊協會、旅遊企業共同簽訂《右玉縣旅遊戰略合作協議》,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生態文化旅遊產業發展。2017年,右玉縣共簽約項目26個,合同資金112億元,其中文化旅遊類項目10個,合同資金佔到71.6%。2018首屆塞上朔州長城國際旅遊節舉行期間,右玉舉辦了生態文化旅遊開發區建設懇談招商會,中青旅、華僑城、復星文旅、銀河證券等近百家全國知名文旅集團和投資機構的負責人,來到右玉實地考察,開展項目對接、投資貿易洽談活動。

踐行“兩山”理論的實踐正在轉化為遊客人數的暴漲,轉化為旅遊收入的增加。2017年5月至10月期間,右玉的酒店賓館突然較往年緊張了許多,經常出現一房難求的局面。2017年,右玉全縣旅遊總人數達到214.97萬人次,同比增長27.28%,實現旅遊收入20.893億元,增長25%。

在全國第一批13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和首批46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中,僅山西右玉與浙江安吉同時獲得兩項殊榮。右玉能夠獲此殊榮,是因為從右玉的發展軌跡中,人們既可以看到從護佑綠水青山到換來金山銀山的樣本,也可以看到未來美麗中國的範例。

剛剛召開的朔州市委六屆六次全會,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落實重大任務進行了再部署,陳振亮在會上說:“要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朔州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立足點,突出‘大力學習弘揚右玉精神、堅定不移推動轉型發展’工作主題,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實施‘生態立市、穩煤促新’戰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維護生態良性循環,保障生態環境安全,著力打造產業轉型的集聚區、對外開放的先導區、鄉村振興的特色區、宜居宜業的幸福區和踐行‘兩山’理論的示範區,奮力建設發展質量高、城鄉環境美、社會風氣正、人民生活好的塞上綠洲、美麗朔州,把美好家園奉獻給人民群眾,把綠水青山留給子孫後代。”

路漫漫其修遠兮。“塞上綠洲”右玉,從綠色再出發,用紅色右玉精神凝聚人心、鼓舞幹勁,厚植生態優勢,鞏固脫貧攻堅,加快旅遊興縣,正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踐行“兩山”理論示範區的宏偉目標鏗鏘挺進!

逆风翻盘!习近平先后5次对这块“不毛之地”作出重要指示,为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