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台北 還藏著許多你不知道的地方

松山文創園的畢業展覽

文藝臺北 還藏著許多你不知道的地方

替換高清大圖

建議在每年五至六月份去臺北的松山文創園,地方雖然是很多人都知道了,但是那個時候幾乎全臺灣高校的建築系都會在那兒一較高下,在那裡你可以看見各種富有感情和創造力的設計,你也可以瞭解到臺灣的大學生對於自己生存的這片土地有什麼想法,也算是一種比較可以瞭解臺灣孩子學習生活和思考的一種獨特體驗。如果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可以看到大師評圖。

到the wall聽音樂

文藝臺北 還藏著許多你不知道的地方

一間Live house,位於臺大附近,經常有搖滾樂隊或者一些小眾音樂人在裡面演出,最好是提前上官網查詢有沒有喜歡的藝人的演出。

永康青田街

文藝臺北 還藏著許多你不知道的地方

東門捷運站5號出口沿著信義路二段走兩分鐘便可拐進永康青田街。不似夜市那般嬉鬧繁華,卻也遍佈著臺北地道的美食小吃。路口的天津蔥抓餅永遠大排長龍,不遠處的府城美食可以吃到地道的臺南風味,躲進大隱酒食還真有一種隱於鬧市的感覺。

永康青田街

文藝臺北 還藏著許多你不知道的地方

替換高清大圖

時髦的咖啡館,講究的茶屋,漂亮的服裝店,永康青田街就是每一條小巷都能找到驚喜的地方。青田街的文藝感是融進骨子裡的,連街牌號都透著小清新的氣息。

寶藏巖

文藝臺北 還藏著許多你不知道的地方

替換高清大圖

誰也沒有想到曾經的佛教山寺以及附近的違章建築後來會發展成為臺北最有活力的藝文社區。寶藏巖最初只有一個尼姑一個廟。1960年代開始,臺灣軍方就默許外省人在此定居,到了1980年已發展到兩百多戶,2004年臺北市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將寶藏巖定為歷史建築,不過市政府仍堅持所有住戶需搬離,並於2007年年初完成遷村計劃。

文藝臺北 還藏著許多你不知道的地方

雖然人走茶涼,但寶藏巖保留了四十多年前的聚落形態,並搖身一變成了國際藝術村。當初盤踞于山坡上不利於居住的違章建築,現在卻是藝術家們趨之若鶩的熱門場所。

廈門街

大稻埕

文藝臺北 還藏著許多你不知道的地方

替換高清大圖

大稻埕曾有一個很美的名字叫永樂町,而其中最有名的老街迪化街則被稱為永樂町通。地如其名,這裡有繁華商鋪如紡織布商,南北貨和藥店等,還有各色娛樂場所如永樂座戲院、淡水戲館和江山樓等等。

國立歷史博物館

文藝臺北 還藏著許多你不知道的地方

位於中正紀念堂附近,中正紀念堂車站下車後往南門市場方向出口行至建國中學對面,建議適逢學生上學的早上去,建國中學的紅樓頗有味道,是日據時期的建築。國立歷史博物館本身的展品是前河南省博物館的藏品,有不少陶俑和唐三彩,另外國立歷史博物館經常舉辦一些特展,譬如2014年初莫奈的真跡展就曾經在這裡辦過,另外參觀結束後往南海學苑方向走,有很多晨練的老人,這才是早晨的臺北作為一座城市而不是作為一個旅遊地點最真實的一面。

林語堂故居

文藝臺北 還藏著許多你不知道的地方

位於陽明山半山腰,可以在士林捷運站(或者劍潭捷運站)坐公車到達。半山腰處有一座藍色屋頂的小房子,是為林語堂故居,注意,這座房子是他本人設計的,完好地保留了裡面所有的空間,故居里有林語堂生前的私人物品和一些設計稿(林語堂先生熱愛發明),後花園是他的墓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