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

【摘要】:創設教學情境對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民主氣氛、創設成功情境、設置問題情境、創設體驗情境、創設競爭情境,都有助於形成良好學習氛圍,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字】:教學情境、學習氛圍、因材施教

創設教學情境對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民主氣氛、創設成功情境、設置問題情境、創設體驗情境、創設競爭情境,都有助於形成良好學習氛圍,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我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注重創設教學情境,形成良好學習氛圍,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一、淡化角色,創設民主氣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揚民主,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教師與學生都要減少角色意識,尤其是教師要依不同場合、不同條件有意識地變換角色,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良師”是與學生進行正式交往的角色,“益友”則是與學生進行非正式交往的角色,教師角色變換,亦師亦友,會融洽師生關係,使學生心情愉快,思維靈活,積極主動地學習。

奧地利教育家貝爾納曾強調:“沒有情感的教育不會成為成功的教育”。教師只有誠心誠意地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承認學生具有獨立的人格個性,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創設民主的教學氣氛,讓學生敢於參與教學,樂於參與教學,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平等、和諧、信任的師生關係,寬鬆、民主、融洽的課堂氣氛是喚起學生學習興趣並促使其主動學習的基礎。

我在計算機課程的教學中,始終堅持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在課下我會與他們加強溝通,瞭解他們的興趣愛好,瞭解他們的個性特點;在課上,我會及時給他們操作上的指導,及時肯定他們取得的點滴進步,我用鼓勵的話語,讓學生感受到我是真誠地對待他們。即使他們犯了錯誤,我批評他們的時候,我也會讓他們感受到我既是“嚴師”,又是“益友”。亦師亦友,會融洽師生關係,使學生思維靈活,積極主動地學習。

二、因材施教,創設成功情境

所謂成功的情境,就是能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使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得到滿足,從而體驗到學習的快樂之情境。在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讓能力不同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要把握教學內容的深度,將深度確定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他們能“跳起摘桃”,感受到成功的歡樂和自豪。充分運用各種評價手段,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要求,使水平不一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為,成功動機是最普遍、最有效的一種。實踐證明,給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體驗成功的過程,能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強化他們的學習動機。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尤其我們中職學校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與現狀,掌握好分層教學的尺度。通過創設成功情境,使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中都能有所收穫,體驗成功的喜悅。

我在計算機課程的教學中,上機作業的評定採取分類批改的方法,尖子生重在鼓勵獨特思考,培養創新思維上;一般學生重在引導自我糾錯,提高思維速度上;學困生重在樹立自信,完成基本操作上。成績評定中,採用不同標準,對學困生採用表揚評價,尋找其閃光點,及時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對一般學生採用激勵性評價,肯定成績的同時指明努力方向。對尖子生採用競爭性評價,充分肯定成績,鼓勵他們不斷超越自我。為各類學生都創設了成功情境,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巧妙設疑,設置問題情境

古人云,“學貴有疑”、“疑是思之端”,思維活動由問題的產生開始,問題是學習的起點,問題是點燃學生創造思維的火花。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思維規律提出有啟發性的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並把巧設問題情境,解決疑難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使課堂教學成為“生疑—質疑—釋疑—激疑”的環環相扣的過程。教師可抓住學生具有強烈好奇心的特點,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幾個有趣的問題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西人有諺:“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鋪的都是錯誤的鵝卵石。”教學中可以故意創設“搭錯梯子爬錯牆”的錯誤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探索與發現,直至走出錯誤的迷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帶著問題學習,慢慢的就會成為學習的主人。正如波利亞所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在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又活躍課堂氣氛,還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我在計算機課程的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法,先將例題效果給學生展示,然後,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課。在聽課過程中,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另外,在應用幻燈片展示教學內容時,設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走進教學內容的問題情境中。作為教師,我們應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做到精心設疑-鼓勵質疑-巧妙釋疑,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提高教學效果。

四、動手實踐,創設體驗情境

如果我們用傳統的智力理論去衡量中職學校的學生時,普通會感覺到學生的整體素質較差,然而我們處在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視角下,我們也會驚奇地發現中職學校的學生都有自己的智力強項,當我們注重他們的智力強項並創設適當的情境時,就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潛能,挖掘出學生的潛力。計算機課程的特點就在於實踐性較強,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多創造動手實踐的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靈魂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心理學研究也認為:“智慧出於手指尖。”科學研究領域也有句名言:“聽來的忘得快,看到的記得住,動手做更能學得好。”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創設更多的動手操作的情境,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共同感知所學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在計算機課程的教學中,首先讓學生瀏覽製作好的各種效果,然後,進行操作方法和各新知識點的講解,講清操作方法後,立即讓學生進行實踐,每位學生在上機時都有很具體的上機任務,學生製作過程中給以必要的指導,學生們通過動手實踐不但解決了實際問題,而且還提高了操作水平。利用課程結束前的幾分鐘,對學生作品進行點評,肯定學生成績的同時,指出不足之處,佈置課下的修改任務。通過動手實踐,創設體驗情境,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

五、鼓勵先進,創設競爭情境

鼓勵先進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用到的一種方法,它對激勵先進、激發後進,以及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鼓勵能使學生的好見解和好思路得到及時肯定,同時,要注重引導學生用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此時,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個人思維不同的敏捷性以及靈活性都能表現出來,教師應該抓住大好時機因材施教、因勢引導,充分運用鼓勵來創設良好的競爭情境。

國內及國外的許多研究表明,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競賽是非常重要的。布魯納就在他的發現學習理論中強調:學生的最好學習動機是對所學內容有興趣,獎勵以及競爭這些外在刺激有助於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有意識地創設競爭情境,運用競爭教學模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在計算機課程的教學中,結合每次課的教學內容,充分利用下課前的幾分鐘,對學生完成的上機作業進行點評,對做得好的個人和小組進行表揚,鼓勵先進,激發後進,把競爭情境引入課堂。通過個人評比、小組評比、男女生評比等方式,創設一種適合學生的競爭氣氛,有效地防止了中職學生極易產生的懶惰思想和厭學情緒,使絕大部分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的競爭中,較好完成上機作業。同時,也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意識與專業操作水平。

現在的中職學校中,學生普通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也參差不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合適的方法,創設多種情境。適宜的情境,不僅可以使學生興趣盎然,提高教學效果,而且也能使學生感到自己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遨遊於知識的海洋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