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散文獎獲獎作品129部,被質疑含金量低!

冰心散文獎獲獎作品129部,被質疑含金量低!

近日,第八屆冰心散文獎頒獎儀式在四川眉山舉行。

據瞭解,本屆129部(篇)作品獲獎。四川省一共有10部(篇)作品獲獎,有網友表示,為何獲獎數量如此之多?獲獎作品多是否含金量就會低?帶著這樣的疑問,昨日,成都商報記者聯繫到冰心散文獎主要負責人、中國散文學會常務副會長、著名作家紅孩。

紅孩談到冰心散文獎的緣起和宗旨。他說,冰心散文獎於2000年設立, 1999年冰心先生去世之後留有遺囑,讓家屬拿出一筆稿費捐給中國散文學會,設立一個基金或獎項,以扶持業餘作者,重點是女作家。當時,紅孩擔任的是學會副秘書長,學會主要負責人經過協商,決定設立冰心散文獎。

“這個獎不是精英獎,定位是群眾性的文學獎,更多為廣大業餘散文作者服務。”紅孩表示,冰心散文獎與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不同,後者是精英獎,由國家撥款。而作為一個學會的獎項,冰心散文獎的資金是自籌,與地方政府或企業合作。冰心散文獎更多是鼓勵性的,是對文學新人、業餘作者的肯定和嘉獎。

紅孩認為,把冰心散文獎定義為群眾性文學評獎,有深遠意義,等於是做文學綠化工程,一個國家需要標誌性的文學作品和代表作家,但也必需有廣泛的群眾文學基礎。

評獎後,紅孩也聽到了很多議論,一些人獲獎後,自稱獲得了中國散文最高獎,對此,紅孩並不完全認同。“我們從不這麼看,不是得了獎就達到了很高的高度,即使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茅盾文學獎或魯迅文學獎,也不是沒有爭議,藝術不像體育競技,文學作品很難量化和判斷。只能說,獲獎者大致代表一種水平。”

運營人員:李晨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