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遗,不仅是凶蛇,也是益鸟

肥遗之名,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共有三种异兽名为肥遗,两种是出现便伴随大旱的凶蛇,一种是吃了能够治愈麻疯病,还能杀死体内寄生虫的益鸟。而古书记载或人们常说的,多是指会带来大旱的凶蛇,或许是其能力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吧,古时以农业为主,对于会带来大旱,影响自身生存之物,会更为关注也是正常的。其次,见则大旱这种能力,充满神秘,而人对于神秘事物,总是充满幻想。

肥遗,不仅是凶蛇,也是益鸟

《山海经·西山经》:“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

译文:“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鹌鹑鸟,是黄身子而红嘴巴,名称是肥遗,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麻疯病,还能杀死体内寄生虫。”

肥遗,不仅是凶蛇,也是益鸟

《山海经·西山经》:“有蛇焉,名曰肥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译文:“山中有一种蛇,名称是肥遗,长着六只脚和四只翅膀,一出现就会天下大旱。”

肥遗,不仅是凶蛇,也是益鸟

《山海经·北山经》:“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

译文:“这里有一种长着一个头两个身子的蛇,名称是肥遗,在哪个国家出现那个国家就会发生大旱灾。”

肥遗,不仅是凶蛇,也是益鸟

其他记载:

明人朱国桢《诵幢小品》卷三一记载【万历丙戌1586年,建昌乡民樵于山,逢一巨蛇,头端一角,六足如鸡距,见人不噬亦不惊。民因呼群往视,亦不敢伤;徐徐入深林去。《华山记》云:“蛇六足者,名曰肥遗,见则千里之内大旱!”戊子,己丑之灾,其兆已先见之矣。】

《京山县志》卷一记载【崇祯六年癸酉1633年,彭杨畈民家沟中见蛇出,长六尺,围尺许,身红绿色,六足如鸡距,不噬人。郝楚望曰:“肥遗也,主千里旱。”果验。】

肥遗,不仅是凶蛇,也是益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