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鲁:形式问题

石鲁:形式问题

生活可以给形式风格提供一些因素,但生活并不具备艺术形式。所谓不单纯指笔墨技巧而是包括一切表现对象方法。工笔、写意是形式,但也非我要讲的形式。我的意思是指如何表现具体对象的特殊形式。要求每张画都有不同的形式。我比较熟识“四王”的形式风格。但如果我在北京画的画和在西安、四川画的东西都和“四王”画的一样,那我就是“如法炮制”,就等于没有艺术形式,要是对具体不同对象找到不同形式,这是习作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有一张画的思想内容感情具备,就是长期找不到表现形式的事儿是有的,如我画宝塔山就是如此。形式一定要考虑,要使之与你的感受相适应,在形式上也要“有法到无法”。古人有曰:“如以法为之(以成法画画)万张相同,”如以意(不同思想感情)为之,一格万变。“可以这样讲:形式在画上决定一切,因为观众要通过形式看你的内容。如何发现形式?最重要的是要我们的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方法不等于形式,但只有通过表现方法包括(章法、布局、色彩、笔法等)才能表现出形式来。

中国艺术的民族形式与外国形式之不同,也由于表现方法不同,中国人死了穿白,外国人死了穿黑,少数民族讲团结杀鸡为誓,我们是握手,这都是方式,方式之不同。有些中国画技法与外国也相似(某些洋画也勾线,中国石涛的画有些用色也像西画),但表现方法不同,仍不能把中外艺术的特点搞含混。

中国艺术表现方法的最突出的特点,也是中国画最突出的特点,这就等于利用(非公式化),这是很好的方法。他可以把主观和客观,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中国画不论在章法、布局、笔法……等方面都是程式化的并以这些来再造自然,这是中国古代绘画、诗词、戏剧共有特征。只有用了一套完整的“程式化”方法,才能恰当的表现中国画的内容。不可能只用中国笔法外国章法或用外国笔法画中国画,因中国画表现方法的各种因素都是完整而有机的统一,在一起不能分割的,使人感到非常协调舒服的。画一定要叫观众感到协调、舒服。形式的完整与内容是一致的,这才能使人“一见钟情”。

我们要学国画各家的表现程式,同时要找整个国画的程式规律,我们的创作中有时有很不协调!要克服它就要解决许多问题,花很大的苦功。例如画上山水与人物怎样才能协调,这一定要逐步探索,不断创造形式,使之日渐完整。突破再创造更新的形式,已达到更高的完整。

在形式的创造中不只有“内功”(高度思想修养,能感受不同的对象并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还要有“外功”(艺术技巧、笔墨等),这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技巧与形式及内容的结合是很完善的。如倪云林的画,他用疏疏落落的笔墨、章法,表现疏疏落落的景物,并以此来发他的“逸气”(思想感情)。这一整套都非常统一、和谐,才能有感人的艺术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