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三年學費,再辛苦四年,那讀研的回報率有多高?

你考研的動機是什麼?

是為了開拓自己的眼界,擴充自己的學術知識,讓生活更加充實?

還是逃避就業壓力,再讀三年書,讓自己起點更高,壓力不會像本科生文憑那麼大?

還是跟風隨大流,看著同學考自己也要嘗試一下,反正不吃虧?

付三年學費,再辛苦四年,那讀研的回報率有多高?

可是,你們知道讀研的回報率有多高嗎?

先來算算投入吧。三年的學費外加四年的精力,為什麼說是四年的精力呢?因為讀研三年,無論是學碩要學習很多的專業知識,專碩要參加許多的實踐,想要學到東西就得憑本事、憑自覺,所以說讀研是很累的;而考研的複習週期基本會在一年左右,所以基本上來說,讀研會花費掉四年的精力。除開這些之外,也有所謂的“機會成本”。意思就是,考研、讀研的時間基本是沒有工作的,而這四年的時間都將利用在學習上面,出來工作的時間較晚,在這四年裡收入會少了很多這倒也是事實。

那麼讀研,你能收穫到什麼?

付三年學費,再辛苦四年,那讀研的回報率有多高?

首先最直接的便是收穫到一份碩士文憑。在這個越來越看重學歷的年代,拿到研究生的文憑,無論是找工作的起點,還是進國企的工資,都比本科生來的要更好一些。

其次,考上研之後獎學金、助學金和各種福利補貼都會紛紛向你招手,每個省份和高校的政策不同,獎學金劃分標準也不同,更有一些學校能做到獎學金百分百覆蓋,每個人都能拿到獎學金。

最後,也就是未來的機遇了。要知道現在很多工作的要求都是研究生起步,因為本科裡面學到的知識並不足以勝任該工作,所以拿到研究生文憑,畢業之後起點會比別人高出一大截,未來獲得的回報可能會更多。

但是,有付出才會有回報。如果考研僅僅只是一紙空話,不拿出實際行動來努力的話,那麼說再多都是白費。研究生本身就是提高自身價值和競爭力的階段,為了未來更好的發展,努力吧!

付三年學費,再辛苦四年,那讀研的回報率有多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