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長治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新聞發布會召開

6月7日,長治市召開了2018年長治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新聞發佈會。會上,長治市文化局局長楊建平就該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的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楊建平指出,為更好地展示長治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增強全社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在全國第二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長治市將於6月8日至10日在長子縣長子會堂舉辦2018年長治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並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展演。近年來,長治市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門設立了“非遺”機構,將“非遺”保存、保護資金列入財政預算,併為“非遺”項目及傳承人的發展創造條件、提供平臺。截止目前全市有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項目19項、104項和285項;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傳承人15名、74名和285名;省級、市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2個和34個,省級非遺專題博物館、大師工作室、非遺傳習所各1個,非遺數量名列全省前茅。

據悉,此次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包括了長治市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示、展演、展銷,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晚會。長治縣立新手法正骨、布貼畫、仿古青銅器、太行陶瓷等32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參加現場展示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珍稀劇種曲種壺關迓鼓、沁源秧歌、耍牙、武鄉韾書、襄垣秧歌、長子鼓書、上黨樂戶等將在專場晚會精彩亮相。屆時,市民可以近距離領略長治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