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生物質能向熱電聯產轉型發展

“實現清潔供熱,是我國目前及未來的重大戰略任務。在此背景下,熱電聯產成為了可再生能源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生物質能源的最佳發展方向。”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理事長陳小平在近日召開的“2018中丹可再生能源清潔供熱高峰論壇”上表示,生物質能清潔供熱在中小型區域民用、工業供熱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大力發展生物質熱電聯產,能夠有效減少對化石、煤炭能源的依賴,為打贏藍天保衛戰作貢獻。

近年來,我國生物質發電的年發電量約為800億千瓦時,佔我國年總髮電量的1.4%,雖然佔比有限,但從環保、民生角度來看,生物質能源產業不可或缺。“建設一座2.5萬千瓦的生物質發電廠 (熱電廠),每年可消耗農林剩餘廢棄物30多萬噸。

按300元/噸收購價計算,每年可形成9000萬元的生物質收購市場,民生、環保意義重大。”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大勇表示,毋庸置疑,我國生物質能源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據統計,2018年一季度,我國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99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575萬千瓦,同比增長24%;一季度生物質發電量達到17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1%,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勢頭。

“接下來,我國生物質能源產業應由單一的生物質發電向生物質能熱電聯產或生物質供熱(冷)方向轉型升級發展。在此基礎上,再向綜合能源服務方向升級發展,探索提供電能、熱能及相關的增值服務等。例如為用戶提供設施優化解決方案。”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以供熱為例,當前,我國明確支持發展生物質能供熱,根據相關指導意見,到2020年,生物質熱電聯產裝機容量超過1200萬千瓦,生物質能供熱合計摺合供暖面積約10億平方米,年直接替代燃煤約3000萬噸。

“未來,生物質能源要多供熱,少發電,要向供熱為主、發電為輔的運營模式發展,要大力發展生物質熱電聯產。”張大勇說,從自身特性,以及國外的應用實踐來看,發展熱電聯產,實現清潔供熱,是生物質能源產業最優的發展方向。在這一方面,世界上能源效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丹麥,已有可借鑑經驗。

目前,丹麥63%的家庭是區域供熱,約60%的電力來自效率高達92%的熱電聯產。使用熱電聯產發熱和發電,其整體能源效率遠高於分別發熱、發電,效率可高達85%~90%,與單獨發熱、發電相比,可節約30%的燃料。

“區域供熱和熱電聯產已經成為並將繼續成為丹麥綠色轉型的一個關鍵因素。”丹佛斯供熱事業部中國亞太及印度區總裁、丹麥區域供熱委員會中國分會主席於泳溟告訴記者,這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生物質能源項目。他還介紹,丹麥目前已經實現了按需供熱、按平方米收費。

“在我國,生物質能在清潔供熱、大氣汙染防治、精準扶貧等方面,將有新的更大的作為。生物質能源行業要加強與能源、財政、價格、生態環境等部門的溝通協調,促進生物質熱電聯產、生物質供熱(冷)加速發展。”張大勇說,生物質能源產業涉及廢氣、廢水排放等,國家相關部門要加強監督,行業、企業也要加強自律,保持信息透明,與周邊居民良性互動,從而促進產業良性發展。

《中國能源發展報告》、《中國能源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月報、年報)、《中國能源互聯網報告》、《能源研究》(月刊)、《能源週報》、《中國天然氣市場運行監測週報》、《中國天然氣市場運行監測月報》等刊物徵訂通道皆已經開啟,訂閱請關注中能智庫並回復“訂閱”,或電話010-88825998或發郵件[email protected]申請訂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