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爲何只對中國強硬?我們一旦誤判日本,後果非常嚴重

安倍为何只对中国强硬?我们一旦误判日本,后果非常严重

筆者因為工作關係經常去東京,對日本有比較深入的瞭解,有幾個方面中國人對日本人有嚴重的誤解。這是相當危險的。

第一點:認為日本右翼政客只是少數,不受歡迎,錯!

2011年筆者在日本,親眼目睹到挑起釣魚島爭議的始作俑者石原慎太郎第四度問鼎東京都知事。那場選戰令人十分訝異,石原沒辦造勢活動,卻輕鬆連任成功,票數還遙遙領先各黨候選人。

東京是日本首善之區,住了超過全國四分之一人口。整個日本的政治取向與東京都非常相近——目前,日本右翼早已跨過主流的分水嶺成為絕對多數,所謂右翼是少數早已經是過去式了。

安倍被視為當前日本“極右鷹派政治家。他一再敦促日本政府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並主張要在釣魚島建港灣與駐軍,就是要踩中國的紅線。

安倍長期呼籲日本應廢止和平非戰憲法,將不能對外宣戰的條例取消,使日本擁有主動宣戰權。

他還主張自衛隊大幅擴編,成立攻擊性的陸戰隊,用於解決與鄰國間的紛爭,並解除海外用兵的限制。安倍還倡議對朝發動先制攻擊。也認為應該要撤回1995年村山發表對亞洲國家侵略的道歉聲明。

安倍之所以能有如此多人支持,正好說明了日本整個國民的右傾化,日本也會越來越快速朝向軍國主義道路邁進,所謂右翼在日本不受歡迎等言論毫無根據。

安倍为何只对中国强硬?我们一旦误判日本,后果非常严重

資料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第二點:認為日本人怕中國經濟制裁,錯!

媒體說:制裁會讓日本的經濟會倒退20年。

但日本媒體訪問發現,除了旅遊業與工商大佬較為憂心外,一般日本人對中國經濟制裁未必那麼在乎。他們認為日本的重心製造業雖然面臨中國抵制。但日本精品營銷全世界,在各地都有廣大的市場。而中國不是世界的全部,抵制無效。

關於遊客的議題,日本專家也樂觀表示,中國人的性格無法貫徹到底。從美國轟炸中國使館兩週內就平息,就顯示中國人的情緒一向無法持久。不用多久,銀座、日本橋又能見到滿街的中國遊客,這就是中國人的悲哀!

第三點:認為日本媒體傳出檢討的聲音,錯!

面對釣魚島問題激化,日本主流媒體每天報道多少中國海警船與多少漁船“入侵”領土。每天單方面報道日本廠商受中國民眾欺壓,企圖走悲情的老路,一如日本把自己塑造成二戰受害者。

所以中國人的抗議內容日本人一無所知,主張完全無法觸及日本民心。就像他們從來不在教科書上說二戰侵略史一樣。

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日經濟新聞駐華記者森安健,說:日本人幾乎都認為,中日關係的緊張情緒,全是因中國人而起。

日媒不斷將時局描述成攸關生死的議題,讓兩國人民情感嚴重對立。煽動民意從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就是個中高手。日本人中極少數和平呼籲則完全沒人重視。

安倍为何只对中国强硬?我们一旦误判日本,后果非常严重

資料圖:安倍檢閱日本自衛隊

第四點:認為日本人沒有膽量也沒決心對中國開戰,錯!

日本媒體在打悲情牌讓民眾產生對中國一定程度的厭惡後,又開始用開戰前夜的字眼當頭條,內容充滿了好戰論調,並指責日本政府沒有積極以武力響應中國的“入侵”。

日本政客近年打著民族受到威脅的大旗已經生效,萬一開戰,日本民眾怎麼想呢?

一位德國亞洲專家說:戰爭對中國人來說是為了爭一口氣,對日本人來說是存亡之戰。一旦開打日本人是豁出去不要命的。

日本會害怕中國嗎?

一位專家說的好:日本人講武士道,自古就養成了習武弄刀的尚武精神,同時也崇拜強者,臣服強者成為民族天性。

時至今日,日本人仍然堅持武士性格。

所以他們寧願臣服對他們使用原子彈的美國,卻瞧不起以德報怨不求賠償的中國。

說日本人沒有率先開戰的勇氣,讓人想起甲午戰爭前中國也有同樣的誤判。

安倍为何只对中国强硬?我们一旦误判日本,后果非常严重

資料圖:日本自衛隊

醒悟吧,我的中國同胞!

日本正在累積下一波更大沖突的能量。中國人如果不敢正視中日關係已經發生質變的現實,拒絕調整心態、決心和意志,恐怕未來演進和結果會出乎預料。

如果某天一早看到新聞緊急廣播:日本對我們先發制人地發起一場珍珠港式的突襲,筆者也不會特別驚訝。

因為日本人一直在做準備,中國人一定要提高警惕!


安倍為何只對中國強硬?我們一旦誤判日本,後果非常嚴重

感謝您抽出

· 來閱讀此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