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的未來~理論的突破

物理學的未來-理論的突破

一百多年前,兩朵烏雲引發物理學一場偉大的革命,一群具有探索精神的時代偉人,激烈的探討著物質的本質和宇宙的結構,他們的努力使得現在物理學的兩大支柱-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建立。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已經足夠成熟,它們在這一百多年裡極大的推動了科技的發展,科技的發展讓我們更多的認識這個世界,認識的越多,就會有一些現象是現有理論所無法解釋的,這將會是新理論產生的前兆,物理學將會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

我們正處於物理學發生變革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大膽探索,尋求傳說中的統一理論,我們暢所欲言,說出你理解的宇宙,讓我們一起行動,形成一股物理學探索的潮流,我們突破現有理論的枷鎖,形成一種更加全面的新理論。在自由探討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有科學精神,是真正的科學探索,不是為名利,2要有一顆包容的心,因為有的理論並不成熟,我們不能因為理論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就忽略其中的精髓,3對於任何觀點我們都要有嘗試的心態,只有這樣才能發現這種觀點的可行性。

下面我來說一下我眼中的宇宙,量子力學是研究微觀世界的重要理論,然而它卻無法解釋引力,對於這一點,我認為現在的理論之所以無法解釋,是因為現有理論描述的微觀世界還不夠小,還不夠完整。所以我的第一假設就是,像電子這樣的基本粒子也是有內部結構的,電子也是由更小的粒子構成的,我們再大膽點,電子就像地球一樣,由原子這樣的極小的粒子構成的,我把這種級別的粒子稱為“空間粒子”,(關於空間粒子是如何構成物質,使的不同物質之間是如何具有不同的性質,容我先買個官司,文章最後會提一下,因為那個想法太匪夷所思),由於空間粒子的相互作用,空間粒子大量聚集就構成了物質,比較分散的就是真空,物質和真空兩種結合就是空間,所以空間粒子是構成空間的基本單位,相對論所描述的時空彎曲就是空間粒子分佈不均勻的表現。(似乎也能解釋一些現象)

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物理學概念,我們對它本質的描述往往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這樣的描述讓我們感到它是虛無縹緲的,它只是我們探索世界的一種工具而已。通過上面的假設我們可以對力的概念重新定義,力是空間粒子作用在物質上的表現,引力是大質量星體對周圍空間粒子的吸引,電磁力則是空間粒子構成電子、光子等標準粒子後,一個標準粒子或多個標準粒子會形成一個整體或者系統,電磁力就是兩個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至於強力和弱力則是空間粒子在構成原子核是所表現出來的力。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²,告訴我們質量與能量的轉換關係,核變是已知的質量轉換成能量的方式,至於能量轉換成質量的方式,也是我們一直探索世界的方向。通過上面的假設,就可以理論上解決這個問題,當物質長期處於高溫高壓的環境中後,原子就會變成比較重的原子。其實在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環境,那就是地球內部,地球內部的高溫環境就是能量轉換成質量的場所,同時為了保持這種高溫環境 地球內部必須去吸引周圍的能量,這就是引力,所以我提出第一個驗證實驗,當物質長期處於高溫高壓的環境下時,能量會逐漸轉換成質量,同時也會產生引力。

說了怎麼多,其實這些觀點都是從一個大膽的想法中產生的,銀河系就是一個原子,原子內部的結構就像銀河系,銀河系中央的巨型黑洞就是原子核,小型黑洞就是電子,恆星就是光子等等,光子對應著恆星,所以光子之間是相互排斥的,兩束光交叉後,光子不會碰撞在一起,不疊加也不減弱,但並不是完全沒有影響,它會影響到光的光普,所以現在提出第二驗證實驗,一束弱光在傳播的過程中受到強光的干擾後,弱光的光普會發生紅移,這也就是哈勃紅移。

這就是我眼中的世界,你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哪?請大膽的說出你的觀點!

(其實還很多要說的,只是篇幅已經很長,只能挑重要的寫,寫的太多你也不可能全部接受,水平不高,進請原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