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壇佳作之黃梅戲《天仙配》

《天仙配》是一個神話劇,但它與某些神話劇不同,它的特點是既傳奇浪漫而又富於平凡的生活氣。戲的矛盾在天上,但故事的清節卻在人間展開,又詞通俗易瞳,劇清流暢明快,所以它雅俗共賞,色彩絢麗,使黃梅戲這一劇種的特色得到了極大的發揮。

《天仙配》戲中的主要人物是七仙女與董水,他們二間充滿著清感與糾結,他們雖然一個是天上的神女,一個是人間的窮漢,二人卻是一對無比相愛的夫妻。他們不斷追求著幸福與自由,卻始終面臨著強折的險境。剛剛獲得解放的一天卻偏偏是二人分離的一日。

劇壇佳作之黃梅戲《天仙配》

劇情在幾個愉悅的細節中向前推進,而在一瞬間跌入深淵,從而催人流淚,令人惋惜。如果與所謂的樣板戲相比,《天仙配》的劇本中雖然一時難找出哪一場是重點,場次也未必有什麼重點唱段,但場場都有戲,戲中都有好唱段。每一場戲都有一個小懸念,它是大懸念串著小“包袱”,故而劇情跌宕多姿,趣味無窮而又悽美無限。筆者以為,在一個充滿著懸念的悲劇之中又有許多能讓觀眾輕鬆愉快的情節是《天仙配》一劇麼本中最大的特色。

且看第一場“天宮歲月”。首先,帶給觀眾的就是神話色彩。天宮寂寞,七個仙女卻去鵲橋遊玩,忽然看到人間美景,眾姐妹頓時笑逐顏開——歡笑之中發現董永,仙女們因同情而冷靜下來——催歸鐘聲又響,天宮復歸寂靜——七女起思凡二心,留連在鵲橋,但很無奈——大姐回返贈難香助七妹下凡,從而出現轉機……

第一場戲抒情十分優美,四贊是歡樂的,凡是抒清的,大姐贈難香是轉機又給全劇留下伏筆。偷偷下凡使第一場圓滿結束,又為後面戲進行了鋪墊。可以說,《天仙配》開場就有戲。

第二場,七女下凡二後與董永路遇,戲的看點是:看聰明活潑的七女怎麼與憨厚的董永打交道。此時七女不怕失禮站在路中與董永左碰右撞,從而構成了喜劇色彩。當董永無奈答應願與七女結合而強調要有媒證時,戲似千被卡住了,誰料槐蔭樹開口講話,不僅令人皆大歡喜,又頻添了許多神話色彩。《路遇》這場戲衝突是喜劇式的,又完全是從人物性格中拕掘而來,毫無編造的痕跡,神奇而自然。

第三場“上工”本無多戲可做,然而出現了一個傅公子,其父還要他責打董永,此時,七女搖動仙扇,反而使傅員外捱了棍棒。爾後,傅員外要挾七妹一夜織成十匹錦絹,否則延長工期。傅員外這種不合情理的要求,使得戲劇情節簡短而明決,不僅刻劃了其人物本性,又為下一場構建了懸念。也讓觀眾輕鬆了一把。待到“織絹”這一場,七妹用上了難香,眾姐妹下凡連夜織絹為七妹解決了難題。織絹這場戲同樣是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與歡樂的色彩。

《天仙配》中《滿工》一場戲是七妹與董永興奮至極的一場高潮戲,因而誕生了“樹上的鳥兒成雙對”那一段膾炙人口的滿工對唱,戲到這裡全劇急轉,高潮再推。玉皇命七妹速速歸天,否則要董永命喪黃泉。這時觀眾的心絃似乎瞬間被緊緊扣住。爾後的戲從董永上場開始,可謂是字字如血,聲聲是淚。真正的悲情戲也是從這裡開始。一曲“董郎前面匆匆走”沒有一次不使觀眾落淚,感嘆萬千。在這裡,我們又怎能不讚嘆成就《天仙配》的作者與藝木家們,對舞臺的神奇把握與精準的設計呢!

《天仙配》劇情不僅曲折多姿,而且是精煉之極,毫無累贅。它那些質樸而自然的唱段,毫無雕鑿痕跡的

緒起伏,無處不令人回味無窮。這也是神話戲劇本創作中難能可貴的基本法則。有些神話傳奇戲既無生活,又無邏輯,純屬作者隨心所欲,觀眾看後一頭霧水,自然難以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