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沒錯了,小兔今天就來聊的就是這部《超級馬里奧兄弟》!

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在1985年遊戲發售後,超級馬里奧兄弟的名號迅速火遍全地球,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

將這個大IP電影化賺(quan)錢,成了美國人心中的“一招秒棋”。

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在不算十分痛苦的前期籌備後,超級馬里奧兄弟電影化項目正式啟動,這也是迪士尼和任天堂歷史上少有的幾次合作之一。

影片有著在90年代初非常慷慨的4800萬美元成本,還有這任天堂的授權和認可,特效技術也說得過去。

不過效果麼……咱們直接看片就知道了。

影片一開始先介紹了世界的背景,6500萬年前一顆隕石砸向了地球,滅絕了恐龍。

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叔知道你已經知道這些了,但在電影中,這顆隕石還為地球創造了一個平行世界!

在這個平行世界中,恐龍並沒有滅絕,而是和人類的祖先一樣演化,最終成為“人”。

叔知道這樣設定很扯,但90年代美國電影中這樣大開腦洞的科幻設定比比皆是。

20年前,一位神秘的女子將一枚恐龍蛋放到了修道院門口,還附上了一枚水晶。

這枚蛋在修女的眼前孵化,從中誕生出一位新生的女嬰。

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20年之後,生活在紐約布魯克林的馬里奧兄弟經營著一家公司,業務自然是下水道疏通啦。

哥哥馬里奧忙著為公司拉活,而弟弟路易只顧著看電視上關於幻想世界的節目,是個愛做白日夢的“家裡蹲”。

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兩人乘車去修水管,卻發現被老對手搶了活,回家的路上車還壞了。

不過路易在路邊卻偶遇了女大學生黛西,一見鍾情。

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隨後兩人送黛西回到“工作地點”,原來黛西是學考古的,他帶領的大學勘探隊正在紐約一處繁華工地發掘恐龍化石。

哥哥馬里奧趁機慫恿路易請黛西共進晚餐,清純的黛西帶著一絲羞澀答應了。

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不過這時,由於考古耽誤了工地的建設進度,建築方老闆已經派出了手下綁架黛西。

吃完晚飯黛西帶著路易去看考古現場,不過發現了兩個壞人,他們破壞了管道打算水淹考古現場。

兩人叫來了馬里奧,終於修好了破損的管道,但這時黛西也被壞人抓走了!

她被壞人拖入了一處連接兩個平行世界的岩石,馬里奧兄弟隨後跟入(此處有遊戲中馬里奧進入管道的音效)。

兩人來到了一處空氣汙濁的擁擠城市,到處生長著真菌(對應遊戲中的蘑菇)。

骯髒的都市中到處都寫著庫巴的名字,比如這個庫巴廣場(對應現實中的時代廣場)。

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而這個庫巴,就是馬里奧在遊戲中靠風騷走位打敗的那個怪物。

不過在電影中,他成了一個西裝革履的大魔王。

而且,怎麼看怎麼都像特朗普……

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庫巴手中有一種神秘武器,可以把任意物種進化或者退化。

比如這個倒黴蛋,就被退化到了6500萬年前。

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被退化的生物大腦會變小,成為庫巴說什麼就做什麼的白痴。

而他們的形象,玩過遊戲的人一定會覺得眼熟……

這特麼不就是遊戲裡面那些笨笨的烏龜麼!

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庫巴之所以尋找黛西,是因為她就是20年前被送出王國的公主,脖子上掛有6500萬年前那顆隕石的碎片。

如果把碎片放回隕石,就可以讓兩個世界合併,進而“入侵”現實世界。

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而馬里奧兄弟,在經歷了追車大戰之後得到了彈簧鞋幫助彈跳,還“為了偽裝”穿上了工作服……

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擁有了遊戲中那樣誇張彈跳能力的紅綠水管工進入城堡,營救公主。

最後,兩人用退化射線把庫巴退化成了恐龍。

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然後又由恐龍退化成了一灘爛泥,估計就是單細胞生物吧。

兩人拯救了公主,讓平行世界重回平靜,扳倒了大獨裁者。

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即便叔只是簡單描述了影片,你也一定會發現這片拍得太爛了!

《超級馬里奧兄弟》在1993年上映,口碑和票房雙輸,4800萬美元的投資只收獲了2000萬美元的票房。

雖然影片借用了大量遊戲元素,並強行為遊戲角色設置了背景故事。

但拍攝者沒有弄明白的是,這些遊戲元素其實很難拼湊成一個成熟的電影故事。

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超級馬里奧兄弟帶給人的是橫板過關遊戲的爽快感,被電影借鑑的任何元素都是讓玩家容易理解遊戲而設置的。

比如烏龜、比如跳躍方式、比如吐火球、比如庫巴的形象等等,蠢萌又有分辨力。

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但是把這些元素真人電影化就只能造出一個四不像的成品,無論如何都難以滿足觀眾的需求。

其實如果影片把遊戲元素去除,僅僅是兩個平民兄弟意外拯救世界的故事,那也許還不至於那麼糟糕。

但希望靠名聲撈錢的商家並不會在乎成片的質量,甚至在影片的結尾還為續集留了劇情。

而胡編亂造的故事,終究還是會淹沒在歷史的塵囂中……

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說了這麼多,其實大家會發現遊戲給玩家的滿足感和電影給觀眾的滿足感,有著巨大的差別。

玩遊戲的本質是玩家通過操控人物來獲得心理滿足,而電影則更多是用第三者的視角交代故事。

且不說這些故事能不能講清楚,就算可以讓觀眾順利帶入到故事中,將遊戲元素融合進電影場景中也必然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真正像《寂靜嶺》這樣規格比較小,能順利改造成恐怖片的例子還是太少了(《寂靜嶺2》把故事講開了,就完全不成樣子)。

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生化危機》在完全捨棄前兩集的遊戲設定後,把自己推上了殭屍動作片的不歸路。

這種策略一方面讓影片脫離於遊戲複雜龐大的設定,輕裝上陣成為視覺爽片,但另一方面也讓故事成了沒頭蒼蠅,成為觀眾最為詬病的一點。

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至於《刺客信條》這樣的作品,其宏大世界觀是依靠著複雜晦澀的科學設定,以及由古至今兩派勢力的仇恨綜合建立的。

這成了觀眾理解故事的天然門檻,而影片又沒有《魔獸》那樣龐大的人氣,只是希望用動作戲吸引更多非玩家群體的關注。

這樣的結果就是兩面不討好,除了法鯊逼格滿滿的騰躍,走出影院的你也許根本不會回想起影片的其他要素。

80後玩過最多的遊戲改編的這部電影誰看過

如果要小兔用一句話總結,那就是:大部分遊戲根本不適合改編成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