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围观!这位作家为宣砚“吟诗作赋”!

近日,省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市健康老人邢少山给咱们旌德的宝贝宣砚创作了《宣砚赋》。

宣 砚 赋

——邢少山

宣砚,源远流长,古之有之。斯发端于东晋,兴盛于唐宋。李白《草书歌行》中云: “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宋代高似孙《砚笺》及明代高濂《遵生八笺》均有宣砚记载。明代《墨光歌》曰: “空斋清昼陈帘里,新水才添白玉洗,宣州石砚雪洒残,翰走烟云儿卤起。”相传,东晋道教学者、炼丹家葛洪是宣砚制作始祖。

宣城产文房四宝,申报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时,宣笔、宣纸与徽墨俱见,唯砚不在,有人疑存,呜呼哀哉!斯时也,旌德黄太海先生铁锤敲玉壁,瓦釜脆生生,取龙潭之石,量材之存。聚良匠陶莹,敲千古之砚韵,制宣砚而出世横空。噫!石破天惊,钟鼓旌旗,飞鸿动京城。嗟夫,旌中華於天地兮,德潤坤靈之堅。 宣道行於艰途兮,砚神伟力之雄。黄太海,一个普通企业家,天生睿智,砚田柔情藏侠骨,续弛宗风。绵绣云霓中国梦,誓将片石补苍穹。2014年6月19日,“中国宣砚之乡”授牌仪式举行;5月9日,旌德县被授予 “中国宣砚之乡”。“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宣城”终因宣砚复出而实至名归。嗟夫,异哉春色别,重见旧花荣; 缺月再重圆,花技色更浓。

砚者,研也,研墨使和濡者。形带石岩圆,光随文发锦。砚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天然巧琢,风雅庄重,滋熙於精。砚有儒者之风,“用行舍藏”或“用舍藏行”;砚内兼素雅之美,色调造型,造化陶蒸;砚收博大之怀,心斋、坐忘、化蝶,面对纷繁而心静。砚亦称砚田,唯尔倶与之终身伴侣。身外无余事,唯有砚笔耕。圆毫促点声清新,石砚宽顽何足云。墨花磨碧涵鼠须,玉方舞盘蛇与龙。

今日之宣砚石,石产旌德白地镇龙潭山中,山上承日月之光,下汲深壑之水。壮斯厚土,承奇伟而无伦。石以乌黑为主,兼有青绿。分溪流子石、水坑料和山坑料3种。子石质地细密,纯净如玉,脉壮净匀;水坑玉声沉静,细浪柔毂,入手泽生;山坑石肌润腻,品纹奇簇,文典炳麟。诸为稀世之宝,藏量丰盛。斯石坚柔强硬,可深刀、浅刀、斜刀,刀刀入理;能细刻、线刻、缕空,雕法炫空。此稀世之石,可制稀世之作,可留稀世之品。

于是呼,一批意境深远、技艺精湛 、做工精细作品相继诞生。君不见《云水禅心》耳畔何须弦九曲,春花秋月最当怜。彼岸温馨如海市,禅心缱绻流年吟。《昭君》黄昏风雪虐腮边,怀里琵琶弦不停。 羯鼓敲时众赏意,胡笳响处有歌行。《国色天香》葩开四月蕾苞红,雨润花枝朵朵红。一花怒放独秀胜,百卉艳芳众心倾。《香远益清》山花傲立香远秀,骄姿古风出雅韵。不蔓不枝蕴花洁,犹若随芳入天庭。君不见《一叶知秋》叶落草丛,工艺精湛,纹理奇工;《“徽”字砚》依材定形, 精雕细刻,施艺形因;《文房四宝》线条清晰,务修均匀 ,剔透玲珑……君不见,诸如以上作品,累累获奖,枝压芳群,或祟其品,或感其灵,或悟其德,或得其灵,受世人青睐与收藏,一悉独宠。

壮哉,宣砚大作,显历史之悠远,寻妙玉探胜;彰底蕴之厚重,发古韵新声。四宝传承添雅韵,宣砚绽放颂杰英。建安风骨巍然在兮,李谢诗魂绽丽容。伟哉,宣城历史文化名城,人杰地灵,文化璀璨,经济飞腾。非遗文化传薪火,欣逢盛世聚精英。复兴圆梦开伟业兮,骑射留香踏古风;美哉,古木春正近,山川秀气盈。黄金百炼独全真兮,黑玉三投始见珍。文化自信中国魂,德以旌贤纳富荣。噫嗟,笔砚兴狂小康行,香灯旌智谋创新。洗砚修良策,挥毫拟素贞。朵朵花开淡墨痕,吾等洗砚洪川村。

速围观!这位作家为宣砚“吟诗作赋”!

速围观!这位作家为宣砚“吟诗作赋”!

速围观!这位作家为宣砚“吟诗作赋”!

速围观!这位作家为宣砚“吟诗作赋”!

速围观!这位作家为宣砚“吟诗作赋”!

小资料

中国宣砚:古名“宣州石砚”,始产于东晋,闻名于盛唐。与龙尾歙砚相比,色相近,质更纯,硬度、密度和润度更加优化合理。传说由姜子牙斩龙坠地所化,由东晋葛洪采石炼丹发现起用,由唐代诗仙李白《草书歌行》极力赞颂而名垂青史。只是到了清代,砚乡不断遭受洪水、战争和泥石流灭顶之灾 ...

安徽宣砚文化有限公司:位于“中国宣砚之乡”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白地镇,是全国唯一一家集宣砚生产、研发为一体的综合型专业发展文化企业。公司成立于2012年10月,独家拥有宣砚龙潭山矿脉资源,以振兴千古名砚为己任,紧紧依托宣城“文房四宝之乡”和徽宣文化同宗同源的独特优势,高投入、高起点、高质量地进行古老宣砚的设计生产、研究保护与开发推广。

黄太海:安徽宣砚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全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会副理事长、安徽省工艺美术促进会副会长、宣城市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宣砚文化研究会会长,“大国徽匠”匠心人物,宣城市政协委员,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

邢少山:男,祖籍安徽当涂县。1965年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1968年起到宣城工作。曾任宣城二中校长等职,现任市敬亭山诗词学会副会长。省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市健康老人等。上世纪70年代起在《文汇报》《散文百家》《三月三》《中华诗词》等省级以上文学报刊发表作品,出版《诗酒飘冮城》《荷塘疑趣》《水乡渔子歌》《敬亭山诗词赏析》等著作10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