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的无上清凉

炎炎夏日里,

给自己泡杯茶吧,

一席坐、一杯茶、一个人……

沉浸的光阴总有极尽的美好,

就像晴朗的天空,

静下来便看到辽阔的蔚蓝。

夏日里的无上清凉

周作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夏日里的无上清凉

清代《芥茶笺》提出饮茶当有“十三宜”:

一无事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一年四季都有其独特美,不同的是人未必常有雅兴,原因是俗务缠身,根本没有品茶的工夫,何况是品茶的心情呢?

身为凡夫俗子只可待到无事之时,自由自在,悠然自得地品味一番茶的韵味。

二佳客

就是要有趣味高尚,懂得欣赏茶之“三昧”的茶客。

茶是一种艺术,需要有知音,否则就如同对牛弹琴,虽有“高山流水”之雅意,而无伯牙子期之相知;虽有无上妙品之佳茗,却只能暴殄天物于“牛嚼牡丹”之俗客。

三幽坐

心由境造,境由人造。饮茶要有幽雅的品饮环境,令人处于一种心平气静、无忧无虑的心境之中。处于芝兰之室,人们往往向恬淡娴雅处想,悠悠的时光中,任思绪熏醉、阑珊。

四吟诗

古人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以诗助茶兴,以茶启诗兴。

夏日里的无上清凉

五挥翰

挥毫泼墨,将千思万绪付之于书画丹青。有时候,诗歌仍不能尽兴,就需要以另一种艺术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古人说的“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饮茶时兴致来了,更需题字作画。

六徜徉

闲庭信步,时饮时啜,体会古之品茗者的闲情逸致。也就是跟着感觉走,完全不用意识去主宰,自由自在,身心完全放松,这样的状态品茶是最舒服的。

七睡起

酣睡初醒,饮一杯微苦回甘的香茶,顿觉心旷神怡。

八宿醒

宿睡未解,头脑昏沉,神志朦胧,则少饮香茗,定能破除睡意,使神清气爽。

九清供

茶属素,佐茶者必素食,果品清鲜,卷黄灯青,苦茶素斋有僧道隐士的淡泊。

夏日里的无上清凉

十精舍

雅静的茶室,不一定要多么高档华丽,氛围应以淡雅、宁静为主,宁可竹林茅屋也不要富丽堂皇,唯其如此才能体现茶的韵味。

十一会心

茶中三昧是要人们用全部心神去品味才能得到。一人独坐,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妙不可言,二人对饮,于我心有戚戚焉而不必说破。

十二赏鉴

仔细品味,慢慢把玩,茶之“色”、“香”、“睬”、“韵”沁人心脾,耐人寻味。

十三文僮

就是文静伶俐的茶僮,宛如一条清澈活泼的小溪在幽静的山谷流淌。如果没有眉清目秀、聪明伶俐的侍茶童,整个氛围虽清幽,不免有点枯燥。

夏日里的无上清凉

品茶的人生是笃定的,

看尽朝夕、落日、红霞……

在悠悠的时光中,

任思绪熏醉、阑珊,

听闻那场落花陨落了心事,一朵一朵地谢,

还有破晓的鸟鸣,清脆地声声入耳,

直至取来一段佳音入眠。

夏日里的无上清凉

这样的人生有无端的安好,

只一席、一茶、一人,足以。

夏日里的无上清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