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芯式造假再現 山東名企用日貨充自家產品

漢芯式造假再現 山東名企用日貨充自家產品

山東常林機械集團近期進行破產重組。有陸媒披露,這家所謂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過去8年拿到了1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科研經費,其科技成果卻涉嫌造假。其中一款是拿塗去招牌後的日本產品冒充自家研發的東西而通過鑑定,被指是當年“漢芯事件”的再現。

常林集團2014年曾以超過50億元的主營業務收入,名列年度中國大陸機械工業百強企業。但2016年底,該集團申請破產。今年6月1日該集團發佈公告,為常林集團及關聯公司等19家公司的破產重組招募投資人。

大陸澎湃新聞近日披露了常林集團積蓄已久的在科研、財務等方面的多個疑點。其中提到,2010年以來,集團獲得國家專款資助的項目至少有13個,累計取得資金近15億元,而獲資助的省級與國家級項目中,至少有8個與液壓技術相關。2009年成立的該集團子公司中川液壓,就以液壓元件開發為重。

2012年8月7日,一場名為“高端液壓元件新產品及產業化發佈會”的會議在常林集團舉辦後,經與會大陸專家評議,中川液壓的高端液壓產品通過了國家級鑑定。

但報導援引三名常林集團前員工的話指,其中的一款液壓泵是模仿日本川崎設計的。常林集團戰略事業部前高管曹軍甚至說,“這個泵是將日本川崎的泵油漆塗掉,換上中川標牌就通過了鑑定。”

此消息傳出後,在大陸網上引起轟動。有網民說,“上面好大喜功,下面弄虛作假,皆大歡喜,雙贏”等。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王元豐撰文指,常林集團以日本川崎產品冒充自己產品的手法和當年“漢芯”造假的手法是一個模式,應該反思國家科技資助政策。

“漢芯事件”是指,2003年時任上海交通大學陳進教授的“漢芯一號”芯片造假事件。其經打磨去掉摩托羅拉芯片的標籤後,在摩托羅拉的芯片上印上“漢芯”的標籤,聲稱發明了“漢芯”,並通過了包括數名工程院院士在內的專家組成員的評審鑑定,騙取了高達上億元的科研基金。

據媒體披露,陳進在負責研製“漢芯”系列芯片過程中存在嚴重的造假和欺騙行為,涉及鑑定專家、上海交大、研究團隊、地方政府和有關部委。但並沒有任何相關責任人因漢芯造假案而受到法律追究。而陳進消失一段時間後,後來又成為上海硅X晶元有限公司和上海新X通訊的實際控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