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與專業孰更重要

每年臨近高考時,選擇院校還是專業成為了困擾家長和師生的熱門話題。要想搞清楚怎麼選擇,我們就需要明白什麼決定了院校或者專業的重要性。

無論是選專業還是選院校,都需要對應的分數做評判標準。每一所院校或者專業的提檔線由三方面決定;段內分數、報考人數和招生人數、錄取規則。

在當今高考院校接近普及的時代,考多少分就去多少分的院校成為了大家的口頭禪,每年都有興高采烈的,除了因為高考發揮出色外,還有因為報考運氣好衝進了一個好院校。同理,也都有黯然神傷的,原因之一是平行志願有多個選擇機會,卻只有一個志願決定了你去哪所院校,而你去的院校恰巧是你兜底保的院校,也是你沒有穩住去了你最不希望去的院校。因此滋生了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的填報技巧。個人覺得一個成功的志願填報不是去了第一志願,也不是最後的第五志願,而是第三或者第四志願決定了你去的院校。

衝穩保依據的是往年的數據,再結合自己的分析判斷得出的結果。因此如果靠衝的運氣進院校的話,專業大概率被調劑。如果靠實力分數的保進專業的話,院校難免不如人意。院校和專業之間需要平衡和再平衡。

兩權相害取其輕,那麼這個權的選擇就是你想要的答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性價比。


如果你以求職為導向,就需要社會認可度高些的名校做彰顯,此時名校加地域更重要。

比如說公務員招生考試,選調生平臺等等都在驗證一個道理;出身比專業更重要。這種情況下,你最次需要一個211以上的院校,才有可能邁進主流大軍的門檻。而211又因為良莠不齊而滿足不同需求的考生,至於說邁進門檻後能不能如願就不好說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一般來說分數決定的院校層次與求職機會多少成正比。關於211院校的好與孬,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我的上一篇文章【985、211、雙一流名單與關係】

如果你以求學為導向,就需要主業清晰,那些跨專業考研的基本上等於四年大好青春時光停滯不前了,因此專業更重要。

比如說,大學學的是機械,考研的時候考金融,那麼你即使如願考取了金融碩士,畢業後證書的含金量在HR人的眼裡也是帶有不用言說的蔑視。即使你是一流大學學的是數學,考研想考一流院校的金融,希望都是非常渺茫的。道理很簡單,雖然數學和金融有很多的相通性,但金融本科生考研的都在排隊等候,怎麼可能從數學專業中選擇?關於這個結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一流牛校考研的招生章程中的報考條件即可。

如果你的目的地很明確,那麼專業和院校都不重要,地域最主要。

這個目的地指的是院校所處的地理位置,是打算將來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城市的包容性、第三產業佔比、生活成本的承受能力是吸引外來流動人才的三大法寶,也是考生和家長參考的視角。一般來說壓力與機會成正比,看個人選擇。如果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我之前的文章

在這裡,提供一些建議供參考。

1;當家長建議孩子報考某個專業而孩子卻不喜歡時,家長要給孩子講明白這個專業的學習內容、工作領域、職業發展等,以理服人;對於孩子喜歡、家長不贊同的專業,家長也不要急著否定,要跟孩子一起了解這個專業以及所在行業 ( 或將來從事的職業 ),多向業內人士或高校老師進行諮詢,分析利弊,共同探討。其實,家長在孩子報考過程中給予必要的建議和指導,是對考生負責的表現。家長的愛子之心可以理解,但前提是必須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不可越俎代庖,替孩子決定。而考生也需充分尊重父母的人生經驗,不可一味逆反,在聽取父母建議的同時,綜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做出最終的選擇。

2;社會對不同專業畢業生的需求並不平衡,這些專業的供求狀況 , 在不同學校、不同學歷層次的表現不一樣 , 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那麼,考生家長就要對某專業社會需求情況有一個前瞻性的瞭解,還要著重瞭解欲報考院校某專業的就業率及就業質量。下圖是幾年前的數據,僅供參考。

院校與專業孰更重要

3;對考生而言,要將身體條件、能否順利完成學業、順利進入工作崗位、承擔相應工作任務等因素綜合起來考慮和評估。如果考生確實受限不能報考某些專業,也不要鑽牛角尖兒,因為即使勉強讀了這個專業,也會在將來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更何況,高校在入學時有複檢環節,如果在入學後被查出有隱瞞病史的情況將做退學處理,考生將面臨無校可讀的情況。

4;觀今宜鑑古,前車之鑑或許能夠讓我們茅塞頓開,拋磚引玉把2014年黑龍江(理工,本科)(大慶市實驗中學)1到300位次(校位次)的考生被錄取的情況表分享到這裡,以供參考。

院校與專業孰更重要

院校與專業孰更重要

院校與專業孰更重要

院校與專業孰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