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首日「破發」 雷軍:從低點開始未必不是好事

7月9日上午9點30分,在600餘人的見證下,雷軍敲響了開市鑼,也宣告創辦近八年的小米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同時成為港股第一家“同股不同權”的創新試點。

小米當天的開盤價為16.6港元,較發行價17港元下跌2.35%。截至收盤,小米報收16.8港元/股,跌1.18%,振幅5.88%,最新市值為3759.19億港元(約479億美元)。

面對股票破發,雷軍在上市現場回應稱,短期股價不是最重要的,長期表現才是。小米IPO從低點開始,未必不是好事。

西南證券電子首席分析師陳杭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採訪時表示,小米破發其實是在預期之中,因為整個市場行情都比較差,所以小米此時上市,估值肯定也受到壓制。

硬件OR互聯網

4月30日,修訂後的香港主板《上市規則》正式生效,這為小米的赴港上市鋪平了道路,僅三天後,小米便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

按照港交所新規,小米的股東構成中被允許存在A類和B類兩類股份股東,其中,A類股份每股有10票投票權,B類股份則只有1票。在此架構下,雷軍持有股票的表決權將超過50%,為小米的實際控制人。

雷軍對小米公司的定位,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IoT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但是,在小米2017年1146.25億元的營收中,智能手機業務收入805.6億元,佔比70.3%,而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及其他業務佔比分別為20.5%、8.6%及0.6%。

手機業務的過高營收佔比,也讓外界覺得雷軍口中的“小米是互聯網公司”有些站不住腳。但是,雷軍認為,小米身上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特徵,即小米是全球罕見的既能做硬件,也有深厚互聯網基因,還是一家有電商基因的綜合性企業。

為了去掉小米的“硬件公司”標籤,雷軍此前還承諾,小米每年整體硬件產品(包括智能手機、IoT及生活消費產品)的綜合淨利率不會超過5%,以此表明自己更看重互聯網業務發展的決心。

在陳杭看來,硬件業務接下來仍然會是小米保持高增長的關鍵。“儘管手機市場增速開始放緩,但小米的超低價、超低毛利率、超高週轉率的商業策略,在存量市場上會非常有效。”

除此之外,陳杭還認為,小米手機產品的商業模式也可以複製到生態鏈的產品,所以接下來生態鏈產品在各個品類,也大概率會保持高增長。同時,小米海外市場也已經開始發力,這些都將成為小米業績增長的保障。

而對於小米公司到底值多少錢的問題,陳杭告訴記者,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看小米,即商業模式、價值觀和平臺經濟學,與之對應的標的公司則分別是蘋果、好市多和亞馬遜。

“這三個角度所對應的估值也有所不同,這同時也是小米發展的不同階段。”在陳杭看來,“現在小米正處在脫離蘋果公司的估值體系,往好市多的新零售方向發展,而離亞馬遜還有一段距離。”

雷軍的新徵程

7月8日,雷軍發佈一封全員信,稱創業至今,小米的歷程是由勇氣和信任支撐的奇蹟。據其回憶,小米2010年4月6日成立時只有13名員工,除了他、林斌、黎萬強和黃江吉等四名聯合創始人之外,還有範典、劉新宇、王海洲、李明、屈恆、秦智帆、李偉星、孫鵬和管穎智這9名創始團隊成員。

現如今,這9位員工依然活躍在小米的各個重要崗位上。上市當天,有170多位小米員工來到了上市儀式現場,記者從小米內部獲悉,這些人中,除了創始團隊成員悉數到場外,剩下的名額則由工號前500的員工抽籤來決定。

小米12號員工李偉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8年前加入小米的時候,沒有想到公司會發展成今天的規模,雖然當時也聊到了期權,但總覺得上市還很遙遠。

“當初面試時雷總描繪公司未來,我覺得能達成10%就很厲害了,但現在,已經完成了不止10倍。”李偉星說,“他(雷軍)平時沒有太大架子,也經常跟我們一起溝通業務,2018年之前,只要沒有其他安排,他每個月都會拿出兩個半天跟我們一起開會。”

多位小米員工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證實了雷軍“勞模”的說法。“現在移動辦公很方便,所以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景下,都能看到雷總勤奮的身影。有一次雷總去國外出差,看到行程感覺很誇張,晚上坐紅眼航班,白天調研市場。”一位小米員工告訴記者。

八年前創辦小米的時候,雷軍已經實現財富自由,他還說小米是他創辦的最後一家公司。雷軍表示,世界會默默獎賞勤奮厚道的人。通過這些年的奮鬥,小米公司實現了很多創舉,而與之一起成長的員工,也將得到豐厚的回報。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截至6月14日,小米已經向超過7126名承受人(包括集團高管和其他僱員)授出了購股權及獎勵,合計約25.12億股。

雷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小米上市是對我們獎賞的一部分,但這一切只是剛剛開始。可能十年後回顧今天的時候,大家會說,我終於看懂小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