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故事①」一骑红尘妃子笑,原是茂名荔枝来

在中国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中,有一条编号G65的包茂高速,它北起内蒙包头市,向南经西安、重庆直抵广东茂名。

茂名有佳果,名叫荔枝。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堪称史上最会吃的诗人,他曾有诗句赞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宋徽宗赵佶则夸赞荔枝“玉液乍凝仙掌露,绛苞初结水晶丸”。

「荔枝故事①」一骑红尘妃子笑,原是茂名荔枝来

岭南佳果数荔枝,荔枝之最在茂名。茂名是世界上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全球每5颗荔枝就有1颗产自茂名。为什么茂名荔枝甲天下?是因为茂名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茂名地处热带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22.3-23℃,年日照率35.6%以上,大面积山地丘陵属微酸红壤,具有生产荔枝的最佳条件。茂名荔枝农历三月就已经上市,比省内珠江三角洲和闽南、桂东南普遍早熟20天左右,比贵州、四川等地早熟一个月以上。因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茂名的荔枝品质上乘、品种齐全,白糖罂、妃子笑、白腊、桂味、糯米糍,光是名称就令人心驰神往。

荔枝为媒,早在一千三百年前,就有一条古驿道将茂名与当时的都城长安连接起来。这条被称作“荔枝驿道”的路,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中传唱了一千多年:“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和杨贵妃当年吃的荔枝就来自茂名,这与当时他们的贴身心腹、一代名宦高力士大有关系。

「荔枝故事①」一骑红尘妃子笑,原是茂名荔枝来

岭南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茂名市委党校行政学教研室主任郭柳纤指出,诸多史料文献对岭南贡荔进行了记载。早在西汉高祖和汉武帝时,岭南荔枝就成为贡荔。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在皇家园林修建“扶荔宫”移植岭南荔枝,几经波折依然无法种活,此后下诏令岭南每年都要进贡荔枝,证明那时就可以将新鲜的荔枝从岭南运到长安。《新唐书·后妃传》:“杨贵妃嗜食鲜荔枝,岭南节度使张九章乃置骑传送,奔走数千里差至京师。”杜甫在《病橘》中记道:“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又写《解闷》诗说:“炎方每续朱樱献,皆是岭南贡荔枝”。杜甫亲眼看见这些事,因此,唐开元年间所进贡的荔枝是岭南所出产就更为确实了。

坐落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保南乡山西村的高力士墓是唐玄宗李隆基“泰陵”的陪葬墓。专家在研读详述高力士生平的墓志铭时,意外发现当年驿马传送进宫供杨贵妃享用的荔枝是一种产自高力士家乡潘州的名为“白玉罂”的优质早熟荔枝。可见,通过高力士力荐,茂名荔枝由南逾北,终为朝廷贡品。

高力士是唐时潘州人,即今茂名高州人。清朝人称“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的阮元写过一首《岭南荔枝词》:“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清朝江南布政使、两江总督樊增祥《石甫自高州送荔枝至赋此谢之》,也证明了当年杨贵妃笑尝的荔枝确实来自广东茂名。“荔枝六月熟高凉,七日飙轮达建康;拾得环妃牙后慧,拈来玉局指头香。”概括了茂名荔枝从成熟采摘、进贡朝廷及至杨贵妃笑尝的全过程。

史书上也多有记载说杨贵妃吃的荔枝来自岭南,甚至直说是来自茂名高州。唐人李肇的《国史补》记载,杨贵妃“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每岁飞驰以进。”司马光《资治通鉴》载:“妃欲得生荔支,岁命岭南驰驿致之。”

「荔枝故事①」一骑红尘妃子笑,原是茂名荔枝来

事实上,在高力士的老家高州就有一个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荔园——贡园,现今还有不少千年古荔枝树,而“妃子笑”就是这里的一个早熟荔枝品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