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荔枝故事之:千古荔歌 千古传奇

茂名荔枝故事之:千古荔歌 千古传奇

根子贡园

在荔乡采访,记者听得最多的,是茂名荔枝的传奇故事。

茂名种植荔枝已达2000多年历史,荔枝文化积淀深厚, 时至今日,茂名境内还保留着多个原生态古荔枝园,这些千年荔园分布在高州根子、泗水,电白霞洞,茂南羊角禄段等地。当地人们世代相传园内荔枝古时上贡朝廷,是贡品,故称“贡园”。在这些古色古香的“贡园”里,记者听到了一个个美丽的荔枝故事。正是这些千古传奇,使茂名荔枝平添了许多传奇色彩,也证明了茂名荔枝是世之珍品,为世人所向往。

根子贡园 高力士苦心飞骑送荔枝

每当白糖罂、妃子笑等早熟品种开始上市,根子贡园就充满欢声笑语,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今年荔枝季伊始,茂名晚报记者来到贡园,只见满树鲜红的荔枝格外诱人,商贩在树头摆卖荔枝果、荔枝蜜,游客兴奋地品吃着鲜果,谈着贡园的传奇故事,根子贡园里交融着现代文明气息和古老荔枝文化。

根子贡园位于高州市根子镇柏桥岭腰村,成园于隋唐年间,被誉为“荔枝博物馆”。该园中树龄超过500年老荔枝树有39棵,其中超1000年的有9棵。这些古树荔果比普通荔果更加清甜可口、肉质爽脆、果大核小。坐在荔枝古树下,轻剥荔壳,果肉晶莹剔透、光洁无瑕,遥想当年杨贵妃品尝荔枝的情景,令人陶醉。在这里,人们一直口口相传着高力士于此采荔入宫的故事:

唐代著名宦官高力士是高凉人士,本名冯元一。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第六代孙。高力士一生忠心耿耿,与唐玄宗不离不弃,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他不仅对皇上忠诚,还十分热爱自己的家乡。

当年杨贵妃酷爱吃荔枝,每年派人到民间寻觅荔枝极品。据传,有一年,高力士回高州省亲,得知浮山岭下有个荔园,即如今的根子贡园,荔枝品种众多、质量上乘,遂前往考察。一入荔园,仿如置身于仙境,一尝荔枝,连声赞叹味道妙极。他马上想到要将家乡的珍宝——荔枝推广到皇宫里,进贡给杨贵妃品尝。可是,转念一想,荔枝摘下后的保鲜期只有两三天,家乡到京城长安路途遥远,一路上怎么保鲜呢?

当地有一个这样的讲法,为了使荔枝新鲜,高力士派人遍访当地,终于得到一位老果农的指点。高力士一听,乐了,心情豁然开朗,连忙买来大批瓦罐,依照老果农的保鲜术,将新鲜荔果以湿草纸包裹后放进瓦罐中,用蜡封罐。

就这样,一罐罐荔枝装到马背上,高力士率领马队日夜兼程赶往长安。一路上,马匹劳累不堪,每到一个驿站,就得换一批快马接力驰骋。经过长途跋涉,沿途磕磕碰碰,不少瓦罐都破碎了,最终只有少部分荔枝完好地送到了杨贵妃那里。第二年起,高力士改用竹筒代替瓦罐来封装荔枝,较好地解决了荔枝长途运输存储问题。

从那以后,这个荔园就被当地老百姓称为贡园,高力士为杨贵妃送荔枝的佳话世世代代流传至今。

禄段贡园 鸳鸯古荔雌雄同体成趣闻

禄段贡园位于茂南区羊角镇禄段村委会境内,历史悠久,镶嵌在农田、村庄之间,古荔枝树主要集中在妙义、西瓜地、水牛坡等村,分布为武馆园、车田园、龟尾园、门口园、大塘面园等古荔园。

茂名荔枝故事之:千古荔歌 千古传奇

禄段贡园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记者走进西瓜地村一处古荔林里。古老的大树形态独特,粗糙的树皮记录了千百年的时光。有的古树已被岁月掏空了树心,剩余半边躯干支撑起满树繁枝茂叶。有的古树枝杈高低起伏,犹如水墨画般清淡高雅又妙趣横生。古荔林中传来“啾啾”鸟鸣声,枯黄的落叶铺满地面,古朴的老树仿佛可以带人们穿越时光回到千百年前的历史生活中。

禄段贡园里流传着许多奇闻轶事。在西瓜地古荔林有一棵奇树,其中一个分枝从不结果,任凭其他分枝开花结果、硕果累累,它就是无动于衷。果农赖金兰说:“从前人们就认为这是雌雄同体的古荔枝树,给这棵古树起名为鸳鸯树,又称夫妻树,这不结果的分枝是雄枝,能开花结果的则为雌枝。由于古树十分神奇,以前有的夫妻为了求子,还会到这古树前烧香拜祭。”不过,现在这雄枝不仅能结果,还能结白腊、糯米糍、妃子笑、桂味等十几个荔枝品种的果实,因为果农给这古树的雄枝进行了嫁接。

据说,早在约600年前,当地的果农就懂得了嫁接技术,所以这里许多荔枝古树都是“一树多品种”的,即同一棵荔枝古树,可以结出白糖罂、挂绿、进奉等多个品种的荔果。老树结硕果,不但清甜,风味尤胜一筹。赖金兰颇为自豪地说,贡园里所出荔枝色香味俱佳,品质优异,其中一棵树所结的果还曾获得省级以上奖励。

在武馆园里,婉转动听的鸟叫声与焦急的狗吠声缠绕在静谧的古老荔树之间。在此清幽的老林里,留下了一段动人的历史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传承着高凉大地的爱国爱家的“好心”精神。明朝时期,何积善与兄弟来到此地开设武馆,收徒弟教武术。后来何积善定居禄段,娶妻生子,开枝散叶。何积善即禄段何氏始祖。正德年间,何氏兄弟率领众人顽强抗倭。他们过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们而建了一间庙拜祭他们。虽然这段故事已经远去,但历史的印记仍在,据闻,古贡园内现在仍可挖出大量明代砖瓦。

霞洞贡园和滩底贡园 老树发新枝, 荔果特清甜

霞洞贡园即电白贡园,是指霞洞新河古荔园。进入此园,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千年古荔树,有的如孔雀开屏,有的如老鹰扑地,有的树上长满了“灵芝”。有一棵古树,令人啧啧称奇,它的主干中间已经空洞,仅剩苍老的表皮,树洞可以藏人避雨,但这棵古树依然枝繁叶茂,荔果满树。

茂名荔枝故事之:千古荔歌 千古传奇

霞垌贡园

在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故事:秦汉时期,当地百越人将原本生长在浮山深处的野荔枝改良,并引种到沙琅江畔,那些荔树繁衍生息,形成了今天的新河古荔园。园里原有古树上万棵,其中有粤西最大的荔枝树,那棵大树占地一亩多,树荫下曾容纳四个班学生上课,曾一年结果47担。可惜在上世纪中期这些古树大部分被毁,现存1000多棵,许多树龄在1500年以上。

新河荔枝有黑叶、白腊、进奉、大造等多个品种,其中老树黑叶荔枝肉质结实,味道清甜纯正,进奉荔枝则果大、肉厚、色红,令人喜爱,其得名据说和进奉皇宫有关。

滩底贡园位于高州市泗水镇滩底村,这里有着美丽的神话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滩底村久旱无雨,村里的荔枝树都奄奄一息,行将枯萎,当地老百姓愁得直掉眼泪。有一天,八仙要去为王母娘娘祝寿,腾云驾雾经过滩底村上空时,目睹村中遭遇旱灾,甚为同情。在寿宴上,八仙奏明滩底村的情况,王母娘娘让南海观世音为滩底化解旱灾。于是,南海观世音往滩底村洒下几滴露水,村子里顿时水源充足,荔枝树重新焕发生机。从此,滩地村的荔枝树每年都结果非常多,其荔果还特别清甜。

千古传奇有出处 且听专家细道来

诗歌传颂

“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荔枝六月熟高凉,七日飙轮达建康”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让杨贵妃笑尝的荔枝到底是哪里的呢?由于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历来有多种说法。我市很多专家学者综合史料分析推断,认为当年杨贵妃所尝荔枝很可能是出自古高凉(辖今茂名高州、电白等地区)。

茂名市委党校行政学教研室主任郭柳纤告诉茂名晚报记者,首先大量史料文献证明贡荔来自岭南,《岭南荔枝谱》考证了众多史料,指出杨贵妃所食荔枝“皆岭南所产无疑矣”。

茂名荔枝入京朝圣,有一个关键人物——高力士。“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清朝历任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的阮元有诗云:“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

高力士祖籍高凉(辖今茂名高州、电白等地),本姓冯,名元一,被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后改名高力士,是唐玄宗身边的重臣,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第六代孙。

阮元辖下的粤东、粤西、珠江三角洲以及桂东南诸郡都是有名的荔枝产地,而他在这首词里却只字不提其余地方,只说高力士和他的家乡,意指通过殿前高力士,贵妃尝到了最佳风味的荔枝,那就是来自高力士家乡的佳果荔枝。

清朝江南布政使、两江总督樊增祥《石甫自高州送荔枝至赋此谢之》,也证明了当年杨贵妃笑尝的荔枝确实来自广东茂名。“荔枝六月熟高凉,七日飙轮达建康;拾得环妃牙后慧,拈来玉局指头香。”开宗明义第一句就直截了当地点出“荔枝六月熟高凉”。

茂名地处热带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优质早熟品种在农历三月就上市,比珠三角、闽南、桂东南的普遍早熟20天左右,比贵州、四川等地早熟一个月以上。而茂名独特的土壤条件,使得荔枝色味双佳更带香。茂名荔枝有早熟优势和上佳口感,所以“最将风味念家乡”的高力士,必在家乡荔熟时节,就早于其它地区把家乡的最佳风味引荐给朝廷,惹得贵妃带笑尝。

石刻留痕

根子贡园一石画刻面呈现竹筒装荔枝、飞马送荔枝,贵妃喜开颜的过程

然而,荔枝含糖份多,保鲜期短,白居易《荔枝图序》说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而古高凉地处岭南路途遥远,怎能按期到达?现如今,在发达的交通环境下,人们尚且要千方百计保证荔枝新鲜,古人何以能做到?

我市学者张光认为,人类的创造才能是难以估计的,今人不懂的东西未必古人不懂,比如埃及金字塔、河北赵州桥、敦煌莫高窟等,这些奇迹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人类祖先就创造出来了,今人绞尽脑汁还弄不明其中奥秘,谁也难以断言盛唐时期人们没有办法把新鲜荔枝从茂名运到长安。

《新唐书·杨贵妃传》说“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可见唐代荔枝尚在保鲜期内即可抵达京城。又《荔枝史话》有载:“用大麻竹筒(口径十多厘米)把一球球连枝叶整理好的荔枝,用湿草纸(竹子制的)包裹放进去,再用蜡封口。包装之后,通过皇家驿站,用加急千里马日夜兼程,换人换马飞送长安。因未离枝,所以送到长安历时四、五天还很新鲜。”荔枝又名为离枝,不离枝保鲜期会有效加长。

为使贵妃吃到上好的新鲜荔枝,朝廷必不计成本、不计人力物力,想尽保鲜办法,专设驿道,快马飞送。我市各地贡园都流传着飞马送新鲜荔枝的故事与传奇。在高州根子镇贡园,有一幅石刻画,画面呈现竹筒装荔枝、飞马送荔枝,贵妃喜开颜的过程。当地妇孺皆知高力士把荔枝带到长安宫中的掌故。在电白霞洞坊间有一种说法,认为当时人们是整株运送荔枝,通过水路北上。

资料印证

苏东坡曾写“永元荔枝来交州”,茂名正属当时交州管辖范围

张光在《关山越万里 贡果出岭南》中指出,苏东坡曾写“永元荔枝来交州”,永元是汉和帝的年号,距今1800多年,其时交州出产的荔枝就已成贡品,远早于唐朝时。而汉和帝时交州下辖南海、苍梧、合浦等郡;汉武帝时设置高凉县,隶属合浦郡。毫无疑问的是,今日的茂名正属当时交州管辖的范围。“既如此,1200多年前唐朝天子爱妃尝到来自古高凉辖区茂名出产的新鲜荔枝,就不值得大惊小怪。其实在那个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作为贡品的荔枝,来自任何产区都有可能,来自茂名也顺理成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