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鬼臉

感動世界的父子真情

暢銷世界的不朽傑作

漫畫世界璀璨的明珠

短暫一生,留給愛子無盡父愛

父亲的鬼脸
父亲的鬼脸

連環漫畫《父與子》是德國幽默大師埃·奧·卜勞恩的不朽傑作。作品195個生動幽默的小故事都是來自於漫畫家在生活中的真實感受,父與子實際上就是卡勞恩與兒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實寫照。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畫面閃爍著智慧之光,無言地流瀉出純真的赤子之情與融融天倫之樂,永遠地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父與子

父亲的鬼脸父亲的鬼脸
父亲的鬼脸父亲的鬼脸

全綵,雙語,研讀幽默故事的同時,體會英語對話的魅力~

父亲的鬼脸父亲的鬼脸
父亲的鬼脸父亲的鬼脸
父亲的鬼脸父亲的鬼脸

濃濃的父子深情

《父與子》中生動幽默的小故事均取材於卜勞恩日常生活中的真實體驗,是卜勞恩與兒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實生活寫照。其一幅幅小而精湛的畫面跳躍著智慧的光芒,簡單的線條裡流淌出純真的父子之情與融融的天倫之樂,直指人心。本作品自20世紀30年代傳入中國後,成為家喻戶曉的漫畫。

漫畫世界璀璨的明珠

《父與子》自問世70多年來,已出版數十個版本,流傳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發行量超億冊,每一個閱讀過的人,都能從中獲得開懷的笑聲,感受到誠摯的真情。《父與子》已經超越國界,成為全世界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父亲的鬼脸
父亲的鬼脸

父 親 的 鬼 臉

父亲的鬼脸

放眼媒體世界,母親總有著極高的出鏡率:善良、包容、犧牲……引動人們珍惜的悲憫和淚水。而父親則走不出嚴厲、深沉、孤傲的刻板形象,他的柔情遙遠如千年前的楔形文字,神秘而費解。

也有例外。一個扁腦袋,一件小馬甲,他是最完美的父親;一頭亂髮,一個小不點兒,他是最幸福的兒子。這就是溫暖全世界近一個世紀的漫畫《父與子》。《父與子》是時事漫畫撰稿人埃·奧·卜勞恩(原名埃里斯·奧塞爾)的巔峰之作,以作者和兒子克里斯蒂安的生活為原型,以他童年居住的城市卜勞恩為筆名,從1934年12月到1937年12月連續3年刊載於《柏林畫報》。經魯迅、豐子愷等文藝先鋒傳入我國後,集合這組漫畫的全部篇章,加以現代電腦著色技術,才有了今天明淨、透亮的彩色典藏版《父與子》全集。

還記得第一次翻開《父與子》的朗朗大笑嗎?父親做兒子的寶馬,嘚兒——駕,爬下樓梯,見人脫帽,見狗狂叫,只為小不點兒不哭不鬧;父親和兒子揪光全身的扣子,耷拉著腦袋,提扯著褲子回家,只為和夥伴“賭釦子”中扳回一局……每一個孩子都會豔羨兒子,有父親的陪伴、父親的寵溺,還有突然泛起的澀澀嘆息?聖誕節父子互贈禮物。夜深了,父親依然睡不著,戴上兒子送的手套、拿著兒子買的柺杖,在鏡子前反覆把玩;兒子呢?竟然也戴著父親送的帽子,扛著父親給的槍,抱著父親買的自行車,睡得香甜。再怎麼比天高、比海深的愛,只要有這一刻的“懂得”和“珍惜”,為人父母,足矣。還有,很多很多:找到被打跑的兒子,父親愧疚的淚水;蒙上頭套、貼上鬍子,兒子學父親的樣兒呵斥……一切如此熟悉,那是每對父子說不完的故事。一切又如此奢侈,在這個父親早出晚歸、賺錢養家的年代,在這個真愛不在乎朝朝暮暮的世界。

再後來,父親和兒子成了時人追捧的大明星,走在大街上,處處是以他們形象製作的玩具、服裝,甚至面具。他們坐在公園的長椅上發呆,第一次無所適從,孤獨和恐懼撲面而來。他們手牽著手,走向郊外,走向夜空。六個星期後,他們變成了會做鬼臉的圓月亮和六角閃光的小星星。莫名哀傷的尾聲透露了埃·奧·卜勞恩——這位天才漫畫家的不祥預感。就在《父與子》完稿後的第七年——1944年,讀者來信依然如雪片般飛至,“父與子”畫像繼續印遍大街小巷,“父與子”故事還在舞臺和廣播中不斷重播的時候,卜勞恩正面臨一次生死抉擇。

原來,《父與子》風行的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納粹政治籠罩著整個德國,而卜勞恩早就被寫進了希特勒的黑名單。1944年3月,他和朋友克瑙夫因咒罵希特勒和戈培爾,被鄰居告發,臭名昭著的“人民法庭”判處他們死刑。為了給朋友開脫,卜勞恩承擔了全部指控,在開庭前夕自殺於牢房。在給妻子瑪麗加爾德的訣別信中,他念念不忘的還是兒子克里斯蒂安,希望他能在母親的哺養下成人。

“當我的聲音因死亡而沉寂時,我的歌仍將在你活潑潑的心中唱著。”卜勞恩選擇了死亡,留給兒子、乃至整個納粹德國的,是一本《父與子》,如同沙漠裡澄澈的綠洲,陰霾下滑稽的鬼臉。在這裡,沒有戰爭、沒有歧視、沒有獨裁,只有一個慈父、一個稚子,默默地安撫著無數絕望的靈魂。在這張父親的鬼臉裡,埋藏著堅定的意志和從容的摯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