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7年的英法聯盟與西班牙帝國的雪崩

導言:哈布斯堡下的西班牙帝國自三十年戰爭後期的一系列挫折開始便再也無法掩蓋自身衰敗的事實,走向難以挽回的中衰之路,然不甘現狀的西班牙君主腓力四世為了重現帝國的昔日榮光,趁法國投石黨亂之際繼續與法國作戰,一度佔據上風,但卻被處於強勢的克倫威爾領導下的英吉利共和國背刺,導致多線作戰,隨著法國結束投石黨亂逐漸恢復元氣,西班牙再現頹勢。1657年3月英法正式結盟,開始聯合打擊西班牙,雙方互相給予對方承諾,事成之後英國得到海權,法國的到陸權。在英法的聯合打擊下,西班牙帝國無力招架,2年後只得求和停戰,英法的這次聯合打擊使歐洲各國徹底的看清西班牙帝國的衰敗。此後西班牙帝國的地位退居二線。而英法的這次罕見的聯盟也很快顯出裂痕,雙方開始了政治角力,但很快將以法國的勝利而結束。


腓力四世的垂死掙扎和延續的法西戰爭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西班牙帝國在進入17世紀後遇到了諸多不順。國家先是在腓力三世的統治下國勢緩緩衰退,面對荷蘭的強勢崛起和法國的復興,西班牙除了消極應對幾無良策。腓力四世繼位後,雖有中興之志卻並無大才,他的行為只是短暫的讓西班牙帝國迴光返照了幾年,很快便又在荷蘭人的打擊下重新衰退。隨著唐斯之戰和羅克魯瓦之戰的謝幕,西班牙帝國已無可挽回的走向衰敗。不甘失敗的腓力四世在1648年借法國內部投石黨亂和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與各國修和的良機,收縮戰線全力與法國作戰,一度兵臨巴黎城下,乍眼一看西班牙似有回升的跡象。但西班牙糟糕的經濟已無力支撐其西班牙長期的戰爭,加之西班牙國內矛盾聚集爆發,此時縱有百年難遇的明君也難以挽回西班牙帝國的頹勢。而在1654年後隨著法國結束投石黨亂,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對西班牙的戰事中去,西班牙已開始逐漸喪失優勢。而不久英國人也將加入到對西班牙的戰爭中去。

1657年的英法聯盟與西班牙帝國的雪崩

巔峰時期的西班牙帝國勢力範圍

英國的背刺與克倫威爾的西進方針

在穩定國內,征服愛爾蘭和蘇格蘭又在第一次英荷戰爭大勝荷蘭的英吉利共和國在克倫威爾的領導下正處於強勢。野心日益膨脹的克倫威爾隨即將戰爭的矛頭指向西班牙,目的旨在打破西班牙在加勒比海的壟斷地位。昔日英國與西班牙的戰爭中,一平一敗,還使英國差點陷入深坑,這次克倫威爾在一切準備就緒後開始了西進計劃,於1654年10月任命海軍上將佩恩為遠征艦隊司令,當年12月又任命維納布爾斯將軍為遠征軍陸軍司令併兼任美洲英屬殖民地行政首腦。次年1月,英國遠征艦隊主力達到巴巴多斯島,在奪取海地受挫後,轉而進攻牙買加並沒收了西班牙在該地的所有財產。1655年10月雙方正式宣戰,11月3日英法簽訂和平與貿易條約,戰爭迅即全面展開。

1657年的英法聯盟與西班牙帝國的雪崩

奠定近代英國崛起基石的重要人物——克倫威爾

西班牙面臨海陸被英法夾擊的窘境。殘破的西班牙海軍在強大的英國海軍面前是如此的不堪,幾乎招架之力。西班牙的海上貿易線將成為英國任意劫掠的對象。1656年英國海軍名將布萊克指揮英國艦隊封鎖加的斯港並在期間捕獲攔截西班牙珍寶船隊,捕獲兩艘價值20萬英鎊的寶藏船。次年4月,又在聖克魯斯-德特內里費海戰中重創了又一支西班牙珍寶船隊,致使西班牙財政受到嚴重打擊,戰爭中西班牙不但不能迅速出兵增援西屬美洲,且也無法保護海上生命線,使歐洲各國都明顯的看到西班牙日暮西山的事實。

1657年的英法聯盟與西班牙帝國的雪崩

為英國贏得頂尖海上強國聲譽的聖克魯斯-德特內里費海戰

英法的正式結盟

1657年3月,英法通過《巴黎條約》正式建立聯盟。英國出兵進入法國配合作戰。英法聯軍在陸上佔盡優勢,但戰爭的進程卻很快進入波折,因為參戰三方都互相有著密切往來,英法互相猜忌,只得靠不斷的借條約維持同盟。1658年在沙丘戰役和敦刻爾克戰役的決戰後,西班牙無力再戰,敦刻爾克由英軍佔領並管轄。也有效的制止了敦刻爾克私掠船對英國航運的打擊(戰爭中敦刻爾克私掠船捕獲1500-2000艘英國商船)。

1657年的英法聯盟與西班牙帝國的雪崩

法國陸軍再次確立歐陸優勢的決戰——沙丘戰役

聯盟的破裂

隨著戰果越來越大,英法的戰爭目的也都逐步達到,雙方開始準備隨時出賣對方,法國方面馬薩林不願看到英國奪取新大陸,英國方面克倫威爾也不願看到路易十四的法國稱霸歐陸。於是兩邊都瞞著對方與西班牙議和。但作為外交官出身的馬薩林還是佔了先機,而克倫威爾又不巧的在1658年9月逝世,英國的大權轉移到了小克倫威爾手上。1659年法西簽訂《比利牛斯條約》,法國大獲其利,繼續了投石黨亂後中斷的法國霸業。而《比利牛斯條約》也使流亡在歐陸各國多年的查理二世得以返回英國,復辟斯圖亞特王朝,結束小克倫威爾不得人心的統治。

1657年的英法聯盟與西班牙帝國的雪崩

1659年法西雙方簽訂《比利牛斯條約》

1662年查理二世為感謝法國將敦刻爾克以40萬英鎊的價格賣回給路易十四。復辟的斯圖亞特王朝與法國開始了10年的時斷時續的暖昧關係。英法爭霸亦因克倫威爾的早逝推遲了30年。而英法在1657年的貌合神離的同盟也是英法歷史上最不歡快的同盟之一。與多年後的1716年英法再次組建的維持歐洲均勢秩序的同盟(旨在針對西班牙與俄國),亦是英法歷史上最融洽的同盟時期,前後形成鮮明反差。

但他們的同盟卻再一次嚴重打擊了處於衰落中的西班牙帝國。加之葡萄牙的獨立,西班牙的日不落帝國已經結束。歐洲各國都已完全看清西班牙帝國衰敗的事實,此後半個多世紀的西班牙如同大國眼中待宰的羔羊,任人宰割。1665年腓力四世因無力承受闌尾炎折磨而病逝。殘破的西班牙基業被交給了年僅四歲且疾病產生的近親兒子——有“中魔者”之稱的卡洛斯二世,西班牙帝國將在17世紀的剩餘35年時間裡跌入萬丈深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