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要創辦經濟特區?

創辦經濟特區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實行對外開放的一項重大決策。

為什麼要創辦經濟特區?

經濟特區(也叫出口特區、出口加工特區)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劃出一定範圍,在對外經濟活動中採取特殊政策,用減免關稅等優惠辦法吸引外商和外資,以達到一定的經濟目的。其中包括允許外國人及其公司、企業直接投資設廠,或同他們興辦合營企業和旅遊等事業。1980年5月,中央決定在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省的廈門設置經濟特區。在當時創辦經濟特區主要是基於以下原因:

為什麼要創辦經濟特區?

第一,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設置經濟特區,是借鑑了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設置經濟特區的經驗。世界上一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和一些社會主義國家早就辦了各種不同形式的經濟特區。其中有的叫“自由港”,有的叫“自由貿易區”等名稱。有的國家辦經濟特區,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了。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這種特區的設立又有了新的發展,不少發展中國家辦了許多“出口加工區”。1980年,各種類型的經濟特區遍佈於全世界75個國家和地區,總數350個左右。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先後建立了自由關稅區和自由港。

為什麼要創辦經濟特區?

第二,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設置經濟特區,是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而作出的重大決策。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下,人們解放思想,放眼世界。這時,人們發現,世界上許多國家或地區發展經濟的成功經驗、特別是設置經濟性特區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鑑。為了加快我國生產力的發展,建設一個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除了對國民經濟實行進一步調整,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外,還要大力發展對外經濟活動,採取各種形式,最大限度地吸收外國資金、設備和科學技術。在少數地區設置經濟特區,實行特殊政策和採取靈活措施,正是為了適應這種需要。

為什麼要創辦經濟特區?

第三,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設置經濟特區,是考慮到經濟特區作為全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內地與國際經濟聯繫的“橋樑”和“窗口”。對於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來說,不僅有利於吸引外資,增加外匯收入;有利於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等重要的經濟作用外,而且還有利於增加群眾收入,改善人民生活,穩定沿海邊防;有利於穩定港澳人心,促進臺灣迴歸祖國等政治作用。

為什麼要創辦經濟特區?

創辦經濟特區是中國共產黨和政府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借鑑世界上許多國家或地區設置經濟性特區發展經濟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實際情況的需要而做出的重大決策,是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什麼要創辦經濟特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