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百合的品種選擇及種球的繁殖

盆栽百合的品種選擇及種球的繁殖

1 盆栽百合的品種選擇

盆栽百合品種選擇,首要條件是植株高度,目前荷蘭供應的盆栽品種,通常植株高度為40~50cm,(切花品種株高為80~120cm),但由於栽培條件及種球處理、植物生長調節劑應用等因素,都會對株高有所影響,因此在盆栽品種不足時,可用切花品種取代,並通過一定的矮化措施壓低株高。其次應選對光照不足敏感度較小的品種,以利室內栽植。

觀賞百合的栽培品種,都是園藝雜種。根據雜交原種的親緣關係,目前商品種球主要有亞洲百合雜種系、東方百合雜種系、與鐵炮(麝香)百合雜種系三個種群。近年國內引進亞洲百合雜種的精靈(Pixie)系列在花形、花色、植株生長狀態各方面都有較好的性狀,另外東方百合雜種由於花形大並具香味也深受歡迎。現將近年引進的主要盆栽百合品種特性簡介如(表1盆栽百合品種性狀)。

盆栽百合的品種選擇及種球的繁殖

盆栽百合的品種選擇及種球的繁殖

表1 盆栽百合品種性狀

2 盆栽百合的栽培管理

盆栽百合的自然生長季節,一般在9~10月種植,鱗莖在盆內度過自然低溫期。冬前鱗莖基部根恢復生長,東方百合與亞洲百合於第二年春開始發芽,鐵炮百合冬前幼苗可出土。大概在5~6月根據不同品種的生育狀性,先後開花。經過低溫處理的種球可以週年種植,在生長溫度20℃左右的條件下,一般亞洲百合自定植到開花約經10~12周,鐵炮百合與東方百合約經15周左右。

(1)盆土要求盆栽百合的盆土,要求疏鬆、肥沃,排水性能良好,亞洲百合與鐵炮百合土壤酸性的pH值掌握在6~7左右,而東方百合應調整為5.5~6。盆土中氯的含量不能超過1.5mmol/L,否則能造成根系傷害。應禁止使用含氟的肥料,百合對氟敏感,容易形成燒葉。土壤缺鈣會使百合葉尖枯黃,應根據實際情況用硝酸鈣補充。

(2)種球選擇種球大小與形成的花蕾數直接成正相關,通常亞洲百合種球周徑達到8~9cm就能開花,作商品球栽培的種球周徑至少要達到10~12cm,每球有花5朵左右。12~14cm的球有花8~12朵,盆栽品種丹尼(Denia)種球周徑9cm,即有花2~5朵。東方百合對球莖要求較高,通常商品種球周徑至少要在12cm以上,具花3~4朵,選用14~16cm球莖才開花5朵左右。鐵炮百合用10~12cm種球有花1~2朵,12~14cm著花3~4朵。為了提高盆栽百合的品質與延長花期,需要選擇較大規格的種球。

(3)種植方法百合除了在鱗莖基部可以發生鬚根外(稱為初生根),在新芽出土後地下莖的莖節部位也能發生許多新根,這些根稱為莖生根,是百合生長期重要的吸收根。因此盆栽百合的種植宜深不宜淺,可以在盆底覆一薄層底土(約1cm厚)後,即栽植種球,使球莖頂部偏向盆外,植後覆土層不少於5cm,並確保土壤溼潤,具體方法如。每盆百合種植的球莖數與栽植盆及球莖大小相關。通常栽植盆口徑10~12cm的花盆,種植12~14cm周徑的種球1個。16cm盆徑植球3個,20cm盆徑可植5個。

(4)管理盆栽百合植後,一般可保持盆土的正常溼度,不宜澆水過多,以防爛根。在新芽出土展葉後適當補充一些豆餅水或尿素,但切忌過濃,過多。顯蕾前可加施磷酸二氫鉀,補充磷鉀肥,也可用0.3~0.5%的溶液在下午3時後作葉面噴施。需要保留種球的在花後再加施一次磷鉀肥。越夏時,百合地上部分會枯黃,球莖進入休眠期。商品栽培可以倒盆後,取出鱗莖,分品種用草質泥炭或砂、木屑等材料分層混合堆積、保溼貯藏,置放於通風蔽陰處,以備秋後再植。家庭栽培可以剪除殘莖後,將原盆置於陰涼處幹貯。於10月前後澆水,促進重新發根萌芽,或翻盆後重植。東方百合的生長期易遭蚜蟲為害後需及時予以防治。

3 盆栽百合植株矮化處理

盆栽百合植株高度(盆口以上部分)與盆高比大體以2:1以內為適宜。百合植株高度除決定於原有品種遺傳特性外,往往還可通過栽培技術來調節。百合植株的高度與葉片的生長量及節間長度相關。通常弱光,長日照,低溫的生長環境會促進百合的節間伸長,而相反強光,短日照,高溫條件會縮短節間長度。日間溫度在20~30℃範圍內,每升高5℃,株高大約可降低10cm;在現蕾前後4~5週期間,每天延長或縮短光照時間,對百合長度的有效調節範圍為10~16cm。亞洲百合種球低溫處理不足,或貯藏期過長均會使植株矮化。國外百合盆花生產通過DIF(低日溫/高夜溫)的反常規(Dif-method)方法來調節溫室晝夜溫度,控制植株高度已取得一定效果,節省了使用生長調節劑的費用。

在利用切花百合盆栽時,為了控制植株高度除上述調整栽培環境外,國內外都有使用藥物處理促進植株矮化,常用的有多效唑(PP333)、稀效唑(S-3307)矮壯素(CCC)、比久(B9)和嘧啶醇(Reducymol)等促進植株矮化。使用矮壯素與比久,可在植株高10~15cm左右時用300~800倍稀釋液進行葉面噴霧,每7~10d一次,共3~5次,也可進行根灌。利用多效唑除進行葉面噴霧外可以用25mg/L濃度的溶液對種球作浸種24~48h處理,也有在出苗後,按每球用多效唑0.05~0.1g的用量,溶解於水進行根灌。

4 盆栽百合的週年栽培

自然生長的百合開花期在5~6月,而商品盆花的熱銷在國慶節到春節前後,家庭盆栽也熱切希望在1~3月期間有吉祥花卉的裝飾。通過相應的栽培技術措施,可以改變百合花的自然花期,而做到百合的週年盆栽。其要點是打破鱗莖的自然休眠與創造百合生長的適宜環境,現簡述如下:

(1)鱗莖的休眠與休眠解除百合的野生種源在系統發育過程中,為了抵禦外界惡劣的環境條件延續生命,在地上部分枯萎後,以地下鱗莖休眠的方式渡過難關,然而在第二年重新萌芽發育生長。在鱗莖的自然休眠期,即使給於合適的溫度與水分條件,鱗莖也不會發芽,這種現象稱為鱗莖的自然休眠。要改變百合的這種自然習性,促進發芽,進行週年栽培,必須通過人為的低溫處理,來解除休眠。低溫處理的溫度與處理時間的長短與百合的種群及品種特性有關。一般亞洲百合低溫處理溫度為5℃左右,處理時間為6~8周,東方百合為2~5℃,處理8~10周;鐵炮百合為7~10℃,處理6~7周。通常百合花的商品種球,經銷商已經進行了低溫處理,購買時必須詢問明白。經過低溫處理與未經低溫處理的種球,同時進行露地栽培,低溫處理的種球,冬前會萌芽,越冬時易受凍害,因此通過低溫處理的種球秋冬盆栽必須在保護設施條件下進行。一般盆花經銷商購得未經低溫處理的種球,可以利用蔬菜保鮮冷庫進行低溫處理,促進休眠解除。家庭盆栽可以將種球放置於家用冰箱的保鮮櫃內,此處大體溫度為5℃左右。

在按排盆栽百合週年生產時,有時需要將種球貯藏較長的時間,以排開播種期。這可以在球莖經低溫處理後再轉入更低溫度的凍藏處理。較長時期的冷凍貯藏亞洲百合用-2℃低溫,可貯藏一年;東方百合與鐵炮百合為-1.5℃貯藏7個月。凍藏期過長會減少種球花芽的形成與出現落蕾現象,鐵炮百合超過7個月會出現發芽而受凍害。凍藏的種球出庫前,應用10~15℃溫度過渡。同時種球解凍後必須立即種植,不能再重複作凍結處理。

百合種球低溫處理的時間長短,應根據品種性能與栽培要求而確定,一般情況下低溫處理的時間越長,種球自栽植後到開花的時間越短。通常10月定植已經低溫處理的盆栽百合,亞洲百合大體經8~10周在1~2月開花,東方百合與鐵炮百合定植後需經10~12周後開花,要春節開花應選早花品種或將定植期適當提前。

(2)環境條件的調控盆栽百合的反季節栽培,對環境條件應重視溫度與光照的問題。

①溫度。定植時土溫應低於15℃,生長溫度在3~4周內,不宜過高,大體掌握在12~13℃左右以利髮根。在種球髮根後亞洲百合溫度可調整到白天20~25℃,夜間10~15℃;東方百合白天溫度為20~25℃,夜間溫度要大於15℃,在低於15℃情況下會出現葉的黃化與落蕾情況;鐵炮百合對溫度要求較高,白天掌握在25~28℃,晚間室溫宜大於18℃。盆栽百合的夏季栽培要重視降溫措施。

②光照。冬季栽培百合要選擇對光照不足與光照長度影響較小的品種,一般冬季每天保持16h的日照,光照強度達到12000勒克斯時有利開花。光照不足可用100W白熾燈補光,每盞燈的有效範圍約5m2,光源離植株保持1m距離。夏季栽培要遮光,通常亞洲百合與鐵炮百合的遮光度為50%,而東方百合的遮光度要達到70%。

5 百合花家庭盆栽種球的繁殖

盆栽百合的商品生產,種球一般由球根生產體系提供,這有利保持種球的質量與盆花的商品價值。家庭盆栽的種球可以對球莖重複利用,並用小鱗莖擴繁。

盆栽百合在花後,應摘除殘花防止結實,保留光合作用的有效葉片,並提高光合效能,此時需增加磷鉀肥,常用磷酸二氫鉀追施或葉片噴霧,一個20cm口徑的花盆用肥1.5~2g,在土面加施後澆水。葉面噴霧施肥,用0.1~0.2濃度的磷酸二氫鉀於下午噴於葉面,特別要注意噴到葉背部位以利葉片吸收。追肥共2~3次。花後鱗莖的發育很快,管理良好鱗莖收穫時其大小可以大於原來種球,第二年開出更多的花,這個球可以重複使用2~4年。

在盆栽百合地上部分的基部,在花後到莖葉枯萎時會萌發出許多出土或不出土的小鱗莖,有的帶葉或不帶葉,通常鐵炮百合發生較多,亞洲百合次之,東方百合很少。這些小鱗莖稱為莖生鱗莖,也有在母鱗莖的底部分櫱出小鱗莖。這批小鱗莖都可以另行進行盆栽或地栽,再培育種植1~2年後成為開花種球。

家庭盆栽百合在莖葉枯萎後,如果在原盆保持種球,則第二年花期都在5~6月。如果要想在春節前後見花,可以在6~7月將盆內鱗莖倒出。使母鱗莖與小鱗莖分離,用塑料袋開孔盛裝母鱗莖後,置家用冰箱保鮮層內,作低溫處理,於9~10月定植,可在元旦到春節前後開花。

盆栽百合的品種選擇及種球的繁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