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見炮火的前線,柯潔們的宿命

聽得見炮火的前線,柯潔們的宿命

“若是當初第一個與alphago對弈的人是我?結果到底會是如何?今夜未成眠…… ”

去年11月凌晨,柯潔在微博上發出如上感慨。

聽得見炮火的前線,柯潔們的宿命

當日,他“很艱苦”地終結了名為“符合預期”的圍棋AI的41連勝,感嘆其實力“應該已經遠超當時與李世乭對弈的alphago”,不由設想如果當初是自己首戰AlphaGo……

2016年3月,DeepMind的圍棋AI AlphaGo對決韓國棋手李世乭,這場舉世矚目的人機圍棋大戰以人類4:1告負終了。

圍棋因其計算複雜度,向來被視為機器最難超越人腦的一項競技,在人類世界冠軍輸給機器後,掀起了從頂尖科學家到普通市民的全領域世界性討論,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由此而起。

彼時微博上一個叫“柯潔大棋渣”的網友放出豪言說李只有5%的勝算,傳奇終要落幕,並稱,“就算阿法狗戰勝了李世石,但它贏不了我”。敢叫板天才世界冠軍?他很快引來網友一通群嘲。

隨後,“柯潔大棋渣”如願自曝身份:“看來圍棋盲還是不少啊,在這裡我簡單介紹一下自己:我叫做柯潔,97年出生。現在暫時是世界圍棋第一人(特地用了暫時,謙虛是美德)正式比賽我是單盤8:2碾壓李世石(他贏得這兩盤沒有任何作用)世界冠軍獲得過三次(此年齡如此成績前無古人)大小國內賽事冠軍數次我本來真不想提這些得因為我是一個低調的人,是你們逼我的。”

聽得見炮火的前線,柯潔們的宿命

低調?謙虛?真不想提?這番少年豪言讓柯潔從此走進公眾視野,人們才意識到他是現在世界排名第一的職業棋手,是刷新李世乭紀錄的,圍棋史上最年輕的三冠王。

再之後,2016年底,柯潔輸給了AlphaGo的升級版Master,輸棋之後,生平第一次住院;再過半年,萬眾矚目的烏鎮對決,他0比3輸給了不斷升級的AlphaGo,第三局中途,這個20歲的年輕人站起來,躲到攝影機照不到的宣傳板後,隱忍而剋制地哭了。

聽得見炮火的前線,柯潔們的宿命

現在,“柯潔大棋渣”變成了“棋士柯潔”,他像同齡人一樣曬美食、曬風景,偶爾自戀一下,只是跟AI不斷過招的這兩年,豪言少了,感慨多了。他評價兩年前的自己,是個“把熱血漫畫主角套進現實中、極度中二的圍棋少年。”

在柯潔忍不住假想的這條微博下,一個叫“你老家媽媽會哭”的用戶評論:“有些傳說是你的,有些不是。和alphago正式對弈的第一個棋手叫李世石,他輸了四局,贏了一局,你可能覺得由你來下結果會更好,但這是註定只屬於他的故事,就像你也有註定屬於你的故事一樣。”

聽得見炮火的前線,柯潔們的宿命

20年前,也有一場人機大戰被稱為世紀決戰。

參與者後來回憶說,他失敗的那一刻被媒體解讀為“人類的挫敗”,當時人們的恐慌,比近20年後李世乭向AlphaGo投子認輸更甚。

說這話的是卡斯帕羅夫,這個智商高達190的天才會講15國語言,自1985年,22歲時拿下人生中的第一個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後,他再沒下過王座,直到20年後退役。

就是這位國際象棋領域的絕對王者,1997年5月11日,在對陣IBM“深藍”系統的第六局決勝局,走了19步後雙手掩面,然後起身聳了聳肩,一臉無可奈何地離開了棋室,以2.5:3.5的比分宣告認輸。

聽得見炮火的前線,柯潔們的宿命

多年後,卡斯帕羅夫說,在那之前,他其實贏過深藍一次,1996年,他在與深藍的六局戰中4:2獲勝;再之前,他贏過深藍的前身“深思”;他還跟Genius、Fritz軟件對弈過,對前者先敗後勝,後者一勝一和。

但人們記得的只有機器戰勝人類棋王的那次。

卡斯帕羅夫後來開始研究和AI相關的社會學和教育學。

他在TED 2017大會上解釋說,“既然打不贏它們(AI),那就加入它們”。

知乎上現在有個熱門問題是“柯潔那麼年輕,有沒有可能轉行搞人工智能”,除了卡斯帕羅夫,還有用戶在下面提到AlphaGo之父、DeepMind創始人兼 CEO 哈薩比斯。

哈薩比斯是又一個國際象棋神童,9歲時擔任英國國家隊“11歲以下組”隊長,13歲時達到大師級,同年齡段世界排名第二。不過人家那時候就在想“為什麼不用我們的腦力去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情”,後來接觸到編程就去做了程序員。

聽得見炮火的前線,柯潔們的宿命

哈薩比斯

2017年,他在卡斯帕羅夫發佈新書《深度思考:人工智能的終點和人類創造力的起點》後,撰文回憶了“深藍之戰”對他的影響:

“差不多 20 年前,我很榮幸和前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玩了一局友好的快速國際象棋。那真是一段難忘的回憶;他的競爭精神和創造性天才是顯而易見的。那時候我剛成立Elixir Studios,專注於人工智能(AI)遊戲開發,而我的理想是進行該領域的前沿研究。那天,人工智能縈繞在我的頭腦裡:卡斯帕羅夫在幾天前剛剛和深藍(Deep Blue)超級計算機進行過比賽。”

卡斯帕羅夫輸棋,讓哈薩比斯驚奇的卻不是機器的能力,而是人腦的能力。那時候他就注意人腦在跨領域通用性、適應性和學習能力上遠超AI。他把那場比賽稱為“人工智能和一種非凡技術專長的分水嶺”。

這個前國際象棋棋手後來帶著他的AlphaGo四處征戰,大殺一眾圍棋棋手。

聽得見炮火的前線,柯潔們的宿命

1月24日深夜,柯潔發佈文章《職業棋手與人工智能的差距》。

說起第一次被AI讓一手的滋味,苦楚?無奈?“可我還是想去挑戰”。最後結尾是:“在AI面前,尊嚴是什麼?能吃嗎?我只知道我喜歡下棋。我熱愛圍棋。”

這番話的背景是柯潔在圍棋平臺上和騰訊AI “絕藝”對弈,被讓兩子贏了一盤。之前讓柯潔感慨艱難取勝的“符合預期”後被證實為絕藝最新版。

聽得見炮火的前線,柯潔們的宿命

柯潔原文裡的自拍

2018年1月9日,“絕藝指導A”出現在某圍棋平臺,與職業棋手廝殺。首殺陳昱森四段,後兩日,連下李成森四段、蔣其潤五段、陳玉儂四段、黃靜遠四段,而後職業棋手們輪番上場。1月12日到16日絕藝完成14連勝,至1月17日晚八點,共弈31局27勝4負。

1月17日當晚,柯潔九段首戰絕藝,接受讓兩子與之交手,儘管那一次柯潔僅弈77手便認輸,但卻首開先氣之風,而後廣大頂尖高手接受讓子,輪番上場。

那之後,在跟前赴後繼的職業棋手對壘中,絕藝再下創紀錄的17場連勝。

直到1月24日,範蘊若六段中斷其連勝紀錄,兩天前絕藝連勝數字刷到14之際,也是範蘊若出手遏止。兩分鐘後,柯潔對戰絕藝,僅用72手即逼迫其認輸。緊接著,連笑九段自押全部身家上場,再下一成。17連敗後,頂尖棋手們回以AI大快人心的三連勝。

事實上,現在圍棋平臺上已湧現出各路AI棋手,早就是人機的白熱化混戰。

1月28日,柯潔發微博說:“今天靠模仿棋連贏了兩盤AI 。越來越多的AI出現,每一款都有碾壓人類的實力...與AI的對抗我漸漸的感到...力不從心嘛...?”

其中的模仿棋就是他與圍棋AI“舞者”對弈時的戰術,即以步學步。他一直在探索與AI對弈的方式。

聽得見炮火的前線,柯潔們的宿命

人們熱衷於談論人類VS AI,之所以用一定的篇幅描述圍棋平臺上的人機混戰,是因為這些棋手們無疑是走在人類與AI交鋒最前線的那些人。

有人會說,這些行為有一點幼稚、可笑、無用,對他們自己有多大意義呢?

但就像那個在柯潔微博下留言的網友所說,在這場人工智能帶來的技術變革中,每個人都註定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萬眾矚目的高處,如柯潔、卡斯帕羅夫、哈薩比斯有,低一點,不那麼知名的棋手,甚至於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有。

第四次工業革命真正發生,技術變革會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該怎麼去面對它?

國際象棋並沒有因為深藍的出現而衰落,相反,它的影響面日益擴大。棋手們關注AI,是因為對圍棋的熱愛,還有跟AI對弈的好奇和樂趣。

他們輸得很多,但是失敗了嗎?

柯潔們在跟AI的交鋒中經歷興奮、焦慮、困惑,成長,思考著該如何和這個劇變的時代相處。

卡斯帕羅夫在1996年2月首遇“深藍”時,已穩居世界冠軍超過10年,經過數以百計場較量,能夠從對手的肢體語言中判斷他們的下一步。

但他坐在“深藍”對面時,感到嶄新和不安,“我無法預測它到底能做什麼”。

聽得見炮火的前線,柯潔們的宿命

人們熱衷談論AI對就業、傳統行業等方面的威脅,但從人類歷史上經歷的數次變革來看,這更可能是文明與技術發展必經的過程。

至於人類自身,卡斯帕羅夫說:“機器的勝利一如既往是人類的勝利,這是人類被其創造物超越時一個常常被忽視的事實。而唯有人類能做的事情,就是夢想。”

他預言,在機器取代人類勞動之後,我們可以更關注人類的本質,即內心,智能機器將繼續推進這樣的過程。

跟AI對弈完的柯潔說:“在夢中...我夢見最多的...就是棋局。但是夢終究是會醒的,我要堅定的繼續走下去,我必須再一次超越自我。無論是人生的路,還是圍棋的路。

我們總是害怕時間、害怕被遺忘,害怕技術、害怕被淘汰,然而總有一些獨屬於人類的東西,超越時間,不以技術的發展變革而改變。

本文為未來圖靈(futureturing)獨家文章,轉載請申請授權並註明來源。

聽得見炮火的前線,柯潔們的宿命

聽得見炮火的前線,柯潔們的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