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中醫教育先驅李斯熾

人物丨中医教育先驱李斯炽

人物丨中医教育先驱李斯炽
人物丨中医教育先驱李斯炽

文 • 桑瑜

圖 • 網絡

成都中醫藥大學,前身為1956年創建的成都中醫學院,為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我國最早的四所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學校是全國首批中醫藥學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首批臨床醫學(碩士、博士)專業學位試點單位。2017年9月被教育部確定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截至2017年12月,成都中醫藥大學共有溫江校區、十二橋校區、人南校區、汪家拐校區四個校區。

人物丨中医教育先驱李斯炽

成都中醫大學(十二橋校區)

學校首任院長李斯熾先生是我國著名中醫學家、中醫教育家、我國首批中醫教授、四川中醫教育的奠基人。

成都中醫藥大學首任院長李斯熾先生雕塑

李斯熾,名煐,祖籍河南閿鄉,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生於成都。父熟先,清末遊幕四川,定居成都,後以私塾授徒自給,與成都名中醫董稚庵交厚。董善書法詩辭,尤精醫術,李斯熾以世誼關係,自幼從董受學。在董稚庵的影響下,李斯熾決意以主要精力從事中醫事業,實現“不為良相,當為良醫”的願望。

人物丨中医教育先驱李斯炽

李斯熾先生

1906年,李斯熾入成都府中學堂,1912年入成都高等師範學校(川大前身),1915年畢業留校作理化助手,並在幾所中學兼任教職。

1929年,國民黨南京政府召開中央委員會通過了廢止中醫藥的提案,引起全國中醫藥界強烈反對,李斯熾懷著“興滅繼絕”的悲憤心情,辭去所有教職,投身於拯救中醫的活動。

1932年秋,成都霍亂流行。李斯熾約集中醫同道以及尚未成年的兒子李又斯等27人,組成“壬申(歲次壬申)防疫隊”,由私人出資,採用民間驗方,製成“防疫避瘟丹”,連同其他有效中成藥,深入舊皇城壩、御河街等勞動人民聚居、發病率最高的地區免費治療病人;同時散發有關衛生防疫常識材料,發動群眾滅蠅滅鼠,對控制疫情,減少死亡,起了積極作用。

1934年,李斯熾正式開業行醫。1936年,為反對國民黨廢止中醫中藥的政策,李斯熾在成都聯合中醫界同仁,呼籲請願,並組成“四川醫藥改進會”,創辦《醫藥改進月刊》,為維護中醫事業而奮爭。

人物丨中医教育先驱李斯炽

《醫藥改進月刊》

與此同時,又與賴華峰、楊白鹿、鄧紹先、何伯壎等人,創辦了“四川國醫學院”。李斯熾先後任教務長、副院長、院長。此後,又與趙源章、王旭光、傅啟初等籌辦了中醫院和新中醫療養院,作為國醫學院學生的實習基地。

人物丨中医教育先驱李斯炽

四川國醫學院教職員工一覽表

由於國民政府對四川國醫學院不予立案註冊,學生畢業不發給行醫執照,李斯熾為爭取學院的合法地位而四處呼籲,不辭辛勞;並通過法律途徑,請律師,上法庭,對有關當局提出控告,據理力爭。又因辦學經費困難,他只好與同道採取社會籌募、自身捐獻、義務上課、借貸典當等辦法,將四川國醫學院維持到解放前夕。他為辦學欠債如山,但毫不後悔。四川國醫學院開辦10餘年,為四川地區培養造就了一大批中醫棟樑。

1950年8月,李斯熾赴北京參加了第一屆全國衛生會議,得到了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人的接見。1951年,人民政府為李斯熾償清了他解放前辦學欠下的債務。他備感共產黨和政府對中醫事業和對他本人的關懷,工作更加不遺餘力。1956年9月,成都中醫學院成立。1958年2月,李斯熾被國務院正式任命為院長。1959年,李斯熾當選為第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同年獲衛生部頒發的金質獎章。此後,李斯熾先後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並任中華醫學會顧問,中華醫學會四川分會副會長等職務。

晚年,李斯熾身患較嚴重的貧血和低血壓症,仍堅持工作,對中醫事業忠心耿耿,鞠躬盡瘁。1978年,李斯熾被授予中國第一批中醫教授職稱。1979年2月28日病逝於成都。

李斯熾的主要著述有《實用內科選》、《中醫內科雜病講義》、《醫學三字經淺釋》、《金匱要略新詮》、《醫學歌訣三種》、《李斯熾醫案》等20多種。

人物丨中医教育先驱李斯炽

《李斯熾醫案》

2010年秋,成都中醫藥大學開始開辦特色中醫人才培養班,命名為“李斯熾班”,以紀念李斯熾先生的卓越功勳。

人物丨中医教育先驱李斯炽

成都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李斯熾班”

人物丨中医教育先驱李斯炽

成都中醫大學(溫江校區)

金牛區數字方誌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