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風說」形派風水漫談(10)

《砂形善惡論》選句:“端莊之地,人多福壽;秀穎之地,人多輕清;溼下之地,人多重濁;高亢之地,人多狂躁;散亂之地,人多遊蕩;尖惡之地,人多殺傷;頑硬之地,人多執拗;平夷之地,人多忠信。”


“端莊之地,人多福壽”:房子五行正體(上面提及的五體)不傾斜,不亂不散,看上去或方正,或完圓,或橢圓,門正窗正,平衡美感,為端莊。

此地居住之人,一般都是有福有壽。

「益風說」形派風水漫談(10)

▲端莊之地,人多福壽

“秀穎之地,人多輕清”。“秀”,有秀麗、秀美等意。“穎”:有新奇、新意等意。“輕”:在此有淡泊名利、身材飄逸等意。“清”:有清白、清醇,淳樸之意。

“輕清”一詞出現在《三國演義》第八十六回:“昔混沌既分,陰陽剖判;輕清者上浮而為天,重濁者下凝而為地。”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玉川子》:“至於浣衣尤更潔白,則水之輕清益可知矣。”

綜上,“秀穎之地,人多輕清”,大致是指:居住地環境秀美,奇妙如畫,居住人大部分都是淡泊、淳樸、清白之人。

「益風說」形派風水漫談(10)

▲秀穎之地,人多輕清

“溼下之地,人多重濁”。“重”:粗重、俗、蠢、臃腫之意。“濁”:有糊塗、不清白之意。

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三折:“俺生活不重濁,不住的運水提漿,炊湯時燒柴撥火。”此八個字大致可以解釋為:居住地處於潮溼或者低窪之地,居住人大部分是粗重、有點糊塗的人。

「益風說」形派風水漫談(10)

▲溼下之地,人多重濁

「益風說」形派風水漫談(10)

▲溼下之地,人多重濁(類似於)

“高亢之地,人多狂躁”。“狂”:在此大致是高傲、鄙視人、不切實際等意。“躁”:心、心緒變化比較快,生活節奏變快。

綜上分析:居住地太過高懸,則居住人大部分容易高傲、輕視他人、心不穩、生活節奏變快。

「益風說」形派風水漫談(10)

▲高亢之地,人多狂躁(主要指較高層居住者)

“散亂之地,人多遊蕩”。“散”:風水當中為氣散之意。陽宅大致可以解釋為,散是說周圍居住之人不集中,東一處西一片的。

“亂”:周圍建築物或者山峰不整齊,沒有美感。形狀或大或小,或長或短、或進或遠。

“遊蕩”:四處遊走、不固定居所、心不穩定而好高騖遠、難以掌控自己的發展方向。

綜上分析:居住地散亂,居住人大多是四處遊走、好高騖遠、難以掌控自己發展方向的人。

「益風說」形派風水漫談(10)

▲散亂之地,人多遊蕩

「益風說」形派風水漫談(10)

▲散亂之地,人多遊蕩

“尖惡之地,人多殺傷”。“尖”:尖銳。“惡”:犯罪的事、兇狠、兇惡、不好等意。“殺”:結束、消減、敗壞、擠兌。“傷”:受損、受傷、妨礙、悲哀、得罪。

綜上分析:居住地周圍有太多尖銳的事物,或者常有犯罪的事、兇狠的人、令人厭惡的事物,則居住人容易有搬遷、被擠兌、受傷害、財產受損、被人妨礙等情況發生。

「益風說」形派風水漫談(10) ▲尖惡之地,人多殺傷

“頑硬之地,人多執拗”。“頑”:有愚蠢、不容易被制伏等意。“頑硬”:表象是指周圍的形體太過堅固、無變化。引申可指周圍有太多愚蠢、固執、頑固之人。

綜上分析:當居住地周圍有堅固、無變化之事物,或者你周圍有太多愚蠢、頑固之人的時候,居住人大都會變得偏執、執拗。

「益風說」形派風水漫談(10)

▲頑硬之地,人多執拗

“平夷之地,人多忠信”。“平”:不傾斜、均等、安定。“夷”:平安(如化險為夷)、無法用眼睛能看得見的東西,我們把它叫做“夷”。語出《老子》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

大致可以理解為:當居住地四周的高度比較均等,也沒有傾斜的事物,處於安定狀,而且正眼望前方平坦而讓人舒暢、視線可以一望無夷的時候。居住地的人一般都是忠厚、講信譽之人。

「益風說」形派風水漫談(10)

▲平夷之地,人多忠信

「益風說」形派風水漫談(10)

▲平夷之地,人多忠信

(待續)

下期看點:

射心水的制煞方法是什麼?

花圃原來還有這樣的作用?

怎麼解釋山的有情和無情?

-END-

文章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